虚惊一场!前首富王健林限高被取消,王思聪“不帮爹”另有原因

发布时间:2025-09-30 01:52  浏览量:1

9月28号,网上传出一则新闻,说前首富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了,消息一时间炸开了锅。不过,过了一天,这个限制又被取消了。

就摆在眼前的,不打算扯别的,只要回想当年他说“先赚一个小目标”的时候,那自信满满的模样,现在看看这个局势,差距可真是挺大的。

更令人感叹的是,同期有人曝出他的近照,71岁的人瘦得差点认不出,和以前那个身体富态、精神十足的模样一比,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

这边王健林忙着应对麻烦,他37岁的儿子王思聪在日本那边,也没少传坏消息,一会儿说卖豪宅卖不出去,一会儿又被拍着在外面玩乐,网友们吵来吵去,都在说这父子俩的日子咋差这么多。

债务把“首富范儿”磨没了

2017年那会儿,万达的债务危机突然全都爆发开来了。

那会儿,网上到处刷屏,消息满天飞,都是说万达在甩卖旗下的文化旅游项目、酒店啥的,还包括一些非核心资产,股权也转手了不少。

那会儿,王健林还豪气放话,说“万达所有产业都能卖,但万达广场不能动”,站在现在来看,这话有点像是当时的“硬撑”了。

毕竟债务压得紧,光靠卖一些非核心资产,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些钱顶多是应付眼前的困难,算不上长远之策。

到了2024年下半年,王健林是真的扛不住啦。

之前老说不能动的万达广场,现在也是一座接一座地开始卖了。

后来查到,2024年万达在核心城市一共卖出了12座万达广场,收入大概83亿左右。这笔钱没干别的事,全都用来填补债务的缺口了。

说实话,我以前一直觉得“大佬”解决债务就像签个字那么简单,直到看到王健林的样子,我才明白,就算是曾经的首富,欠了钱也得真刀真枪地想办法还,自己一辈子辛苦积攒的心血,就这么一点点从手里流走,他心里肯定不好受。

2025年,对王健林来说,可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八月份的时候,网络上传出他去新疆调研项目的消息,很多人还觉得万达要抓住新机遇,重新崛起一把。

没过多长时间,9月8号,北京金融法院就公布消息,万达集团已经被执行了4亿多块钱。

还没完呢,到了九月末,又传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消息。

再加上2025年2月,万达集团已经被冻结了60亿,再算上9月份的4亿,再遇上限高令,网友们都在猜:“万达这次还能挺得住吗?”

再来看王健林的模样,网友们晒出的近照里,他的身形瘦得挺明显,脸也变得凹陷不少,脸色看上去没以前那么红润,整个气色也不像曾经的“首富范儿”,反倒多了一份疲惫的感觉。

起初还以为只是拍照角度不好,后来一看好多朋友都晒出了差不多的照片,才发现是真的瘦得不像样儿了。

71岁那年纪,说实话,换做别人早都在家享清福了,可他却还在一线跑项目、谈合作,就是为了帮万达渡过难关。

有些房企老板一欠债就偷偷跑掉,卷款不见了影儿,可王健林能留在国内想办法,还扛着责任。这份担当确实不容易,难怪有人评价他是“算良心的企业家”。

幸好到今天,有网友发现,王健林的“限高”措施已经取消了。

网友吵他“为啥不帮爹”

王健林这会儿正忙着拆东墙补西墙,而他的儿子王思聪在海外的生活,却跟他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鲜明对比。

到2025年7月的时候,网上就传出王思聪打算出售他在上海徐汇滨江的那套豪宅。

那套房子差不多400平米,一开始标价1.2亿,买家都没反应,价格又调低到9800万,可还是没人接手。

我特意问了个房产中介的朋友,他说到2025年上海挂牌的千万级别豪宅特别多,中产们想买又怕后续有风险不敢出手,有钱人倒是更青睐地段更优越、户型更漂亮的房子,结果王思聪那套就卡在中间了——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又买不起,中产也不敢尝试。

说实话,起初我也挺纳闷的,爸爸那边都快撑不住了,作为儿子怎么还能在外面玩得那么洒脱?后来查了下才知道,王思聪一开始根本就没碰过万达的核心业务,之前的投资大多都在他感兴趣的电竞、娱乐圈,跟房地产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算现在让他回去帮王健林,估计他也搞不明白门道,能不惹事就行了。

到2025年9月左右,王思聪的麻烦还没完。

就在9月20号那天,网红“懒懒”在直播,结果他还送了不少大额礼物,之前传的那些“分手传言”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没几天,9月26号的时候,在新加坡机场有人偶遇他,照片里他染了红头发,穿得挺随意的,看着有点不修边幅,网友还调侃他“没以前那么有气质了”。

挺巧的,就两天不到,王健林被限制身高的消息就传出来了。父子俩一个忙得连脚都没空踩地,另一个则在国外谈情说爱、逛机场,反差简直大得不能再明显。

网友们议论得也挺热烈,有人说“老爹一屁股债,做儿子的难道不能少点花?”也有人说“王健林就算再吃不下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早就给王思聪留了点财。”

其实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挺有道理的,不过更重要的是,王思聪这货和“富二代”还有“创二代”其实还是有点区别的。

以前见过不少“创二代”,拿着家里的钱去搞投资,几亿都扔进去了,结果一点动静都没有,最后赔得一干二净。

王思聪尽管会花钱,但起码没有盲目投资,把家产败光。从这个角度说,他确实算是在“矮子里拔将军”的那一拨了。

据说王健林很早就把财产分得清清楚楚,把老婆和孩子都分离了。就算万达遇到麻烦,王思聪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了保障。这大概也是他能在国外过得轻松自在的一个原因吧。

王健林限高背后还有“信息差”

看看王健林和王思聪这两年发生的事儿,其实里面藏着不少门道,不光只是他们家里的事,还能看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以及王健林被限制高升背后的一些“隐情”。

先说说房地产行业,这两年确实不好过。

不只是万达,像恒大、碧桂园这些曾经的龙头房企,也都在变卖资产、进行债务重组。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房企合计出让资产金额超过1200亿,大家都在拼命想法儿回资金还债。

和其他房企比起来,万达有点特别——别人可能有所谓的“躺平”,能拖就拖,但王健林一直在积极想办法,卖掉万达广场、跑新疆找新项目,就算已经71岁了,也没打算歇下来。

可是债务压力太沉重,累计被执行的钱超过64亿,再加上资产变现变得愈发缓慢,他想要救回万达的路也变得越来越难走。

再说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事儿,起初我还以为是他故意不还债,后来查了一下法律条文才知道,按照相关规定,只要没在法院规定的时间内还款,就可能被限制高消费。

不过有人在业内说道,这次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原因其实是“信息不对称”——比如万达和债主在还款细节上没谈妥,比如什么时候还款,或者用什么资产作为抵押,双方的意见没有统一,才会走到法院执行的程序去,而不是万达有意拖延还款。

如此看来,这事儿还存在商量的余地,万达也不是完全没机会解开这个困局。

还有一个挺值得探讨的地方,就是大家对“商界接棒”的看法。

王思聪的情况其实挺典型的,很多富二代从小没接触过家族核心业务,长大之后也没兴趣接手,就算硬接,也没那个能力。

大家常想着“我有困难,孩子应该帮忙”,可就忽略了每个人能力的限制。

要是王思聪真不会玩房地产,硬要回来帮王健林,搞不好反倒把事情变得更糟糕。

搞不明白的是,大家光盯着他“不给力”,倒没琢磨他“到底有没有那个本事帮忙”。

说实在的,王健林从“先赚一个小目标”到被限制高楼,再到从富态企业家变成瘦骨嶙峋干项目,而王思聪也从“国民老公”掉到卖豪宅困难、被喷没气质,这对父子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商场的风云变幻,也折射出富二代的真实难题。

万达能不能扭转局面还不好说,但王健林那股不逃避、不认输的劲头,加上王思聪不乱花钱、不胡来这底线,甭管怎样,都比不少人靠谱多了。

总结一句吧,不管是王健林想自救,还是王思聪现在的处境,都在提醒咱们:没有谁的日子能长久不变,就算是曾经的首富和他的儿子,也得面对生活的挑战。

咱们平常人在凑热闹的同时,也能领会点道理——做人做事啊,踏实最关键,无论有钱没钱,都得有自己的底线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