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产业兴 党群联动筑富路

发布时间:2025-09-30 09:24  浏览量:1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持续深化拓展“党建+产业”模式,通过强组织、重引领、聚合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组织联建夯实发展根基

走进高台县宣化镇贞号村智能化精品果蔬种植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只见满目葱茏,一串串小巧玲珑的果实掩映于翠绿之中。“第一批10吨西红柿陆续成熟,经过分拣、称重、打包和冷链运输,将以最新鲜的状态被端上市民的餐桌。”基地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基地通过村企“联手”构建起了贯通产销的产业链,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协同”的转变。

近年来,高台县紧盯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镇域区位优势,从优化组织、集聚要素、强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打破镇村行政界限,灵活设置产业链党组织,横向在地域相连、产业相近的镇村采取强带弱、大带小、企带村等方式,组建制种玉米、设施蔬菜、基础母牛等10个产业联合党委,纵向聚焦辣椒和人参果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需求,采取“职能部门+关联企业”“中心村+联建村”方式,组建了两个产业链党组织。

高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产业链党组织的作用,高台县全面推行产业链党组织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制度,常态化组织镇、村、企开展产需对接,精准梳理出资源、需求、项目清单60多项,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带动近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和70多家市场主体抱团发展。

先锋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南华镇成号村党员赵海曾经走南闯北跑长途运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蜜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19年开始,他筹集资金110多万元,牵头成立果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蜜瓜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甜蜜致富路。目前,合作社的蜜瓜种植规模已达1000多亩。

赵海的创业之路,只是高台县实施村干部和党员创业带富行动的典型事例之一。高台县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行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组建80多个党员突击队、攻坚党小组,围绕制种玉米、高原夏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培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创业致富典型1200多名。高台县着力深化结对帮带机制,将党员产业大户与普通党员群众通过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三带”模式结成850多对创业带富对子,构建起“村党组织—党员示范户—普通党员—群众”四级联带创业带富机制,真正实现攥指成拳、抱团发展。

着眼破解村干部带富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难题,高台县深入实施村级带头人队伍“雁阵培育”计划,探索村级带头人队伍“集中培训+导师帮带+练兵比武”培养机制,鼓励支持村干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县81.6%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村干部中创业致富能人占到85%以上。

党群共富共享发展成果

近几年,高台县骆驼城镇前进村党支部通过“村党员干部主动集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农户入股”模式筹措资金320万元,引进鲜食糯玉米生产线,并带动农户种植糯玉米2500亩,吸纳周边30余名村民进厂务工,走出了一条村、企、民共同致富的路子。

高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高台县深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村级党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多家,培育打造精品辣椒、西甜瓜等党群共富产业基地17个,带动1.6万多户群众创业致富。全县共组建镇村级集体公司42家,发展滴灌带加工、鲜食玉米、食醋等产业,吸纳周边110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搭建起“村党组织+集体公司+村民”发展共同体,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

为了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高台县各村的村集体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改善民生。骆驼城镇新建村每年重阳节为6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巷道镇东联村全额承担村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自来水费,每年为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800元,每天免费向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半斤鲜牛奶,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见习记者 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