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野战部队战史38 发起察绥战役,配合东北决战
发布时间:2025-09-28 03:55 浏览量:1
随着华北野战部队主力兵团分别在南、北两线作战的胜利,华北战 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南线集团在徐向前、周士第指挥下,横扫 晋南、晋中,兵临太原城下;北线集团在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的指挥下, 出击热西、冀东、保北,陷傅作义部主力于平津保地区疲于应付。1948 年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鉴于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决定首先在东北发起大规模战役,歼灭关外国民党军。为拖住关内蒋系和傅系军队不能抽兵出关,全力配合东北野战军的辽沈决战,华北野战 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决定抽主力组成西进兵团远征傅部老巢绥远,同时以一部出平绥路东段进行策应,进一步加速华北解放进程。
一、组织西进兵团
为确保东北野战军主力北宁线作战得手,7月下旬,中共中央军委、 毛泽东采纳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关于"设法派兵围攻大同,将傅作 义部队分散到大同方面,以便我军能各个击灭敌人"的建议,决定以华 北野战军在平绥发动攻势,吸引傅作义主力部队西顾,使华北的国民党 军不出或少出山海关增援东北,从而减轻北宁线作战的压力,并于23日致电华北军区,对西进部署作了进一步明确:“杨成武立即开始组织西进 兵团,担负向绥远作战之任务,此兵团组成为一纵全部、二纵两个旅、 六纵两个旅,共三个纵队七个旅,杨成武为西兵团之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从二十六日起至八月九日止共十五天,为休整时间,八月十日开始西进, 取道大同以南,务于八月二十五日左右到达归绥附近,并相机夺取归绥, 尔后相机向包头、五原、临河地区攻击,占领整个绥西产粮区,或向归 绥以东机动,吸引傅作义至少以一个军西援,以利东面之作战。”并明确规定:“杨成武兵团从午宥起,直接受军委指挥,其后方补给由华北军 区担任,晋绥军区协助之,并以晋西北为后方,并须准备长期在整个绥 远境内作战。华北局应即组织一批地方工作干部随军西进。”
8月3日,中央军委领导在西柏坡召见聂荣臻、杨成武,就华北军 区部队建制调整、杨成武兵团西进绥远、配合东北战略决战等具体问题, 进行了当面部署。中央军委决定:将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由2个兵团编组3 个兵团,分别在平绥路东、西段和晋中地区作战。其中,第1兵团除原 有的第8、第13纵队外,将太岳军区各军分区所属的10个团编组为第 15纵队,仍在南线担负围攻太原任务;第2兵团以第3、第4纵队和第2 纵队第4旅及华北军区2个独立旅组成,以主力出平承线,以一部出平 张线,掩护第3兵团入绥作战和配合东北野战军在北宁线作战;第3兵团 以第1、第6纵队和第2纵队2个旅组成,同时指挥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 内蒙古2个骑兵师及晋西北地区地方部队,主要任务是挺进绥远,牵制 并削弱傅作义集团,并为加速解放华北进程,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在 此作战期间,第3兵团受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据此,华北军区立即对所 属野战兵团、纵队和有关二级军区进行了调整。
第1兵团,除徐向前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漫远为参谋长外, 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梁玉振任后勤 部部长。下辖第8、第13、第15纵队。其中,第15纵队由太岳军区各 军分区所属的10个团编成,司令员刘忠、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司令员方 升普、参谋长熊奎、政治部副主任高德西;辖第43、第44、第45旅,共 9个团,依次为第127团至第135团。原属第1兵团的第14纵队改为直 属华北军区。
第2兵团,除原第二政治委员杨成武调任第3兵团司令员外,其他 领导未变。下辖第3、第4、第8纵队。其中,第8纵队由第2纵队第4旅和冀东军区独立第1、第2旅合编组成:司令员邱蔚、政治委员王道邦、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应棠、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蔡顺礼,下辖第22 旅(原第2纵队第4旅)、第23旅(冀东独立第1旅)、第24旅(冀东 独立第2旅),共9个团,依次为第64—第72团。原第2纵队及所辖第5、 第6旅隶属第3兵团建制。
第3兵团,在河北易县组建。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兼)、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参谋长易耀彩。辖第1(原北岳部队)、 第2(欠第4旅)、第6纵队。其中,第1纵队司令员唐延杰、政治委员 旷伏兆、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副参谋长刘苏,辖第1、第 2、第3旅,共9个团,依次为第1—第9团。第2纵队领导未变,辖第 5、第6旅,共6个团,依次为第13—第18团。第6纵队领导未变,辖 第16、第17、第18旅,共9个团,依次为第46—第54团。
另外,第7、第14纵队直属华北军区。太岳军区除将所属部队编成 第15纵队归第1兵团建制、第5军分区划归中原的豫西军区建制、第3 军分区划归晋绥的吕梁军区建制外,辖岳北、岳南、王屋3个军分区(原 第 1 、第 2 、第4军分区改称)和1个警备团。新成立的晋中军区,由原 北岳第2、吕梁第8、太行第2军分区组成,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贵波、 副司令员萧文玖、副政治委员解学恭、参谋长唐健伯、政治部主任何辉, 所辖第1(五台)、第2(交城)、第3(太谷)军分区分别由以上3个军 分区改称,并将原属各军分区的9个团(支队),组编为独立第1、第2、 第3旅,各团序号依次为独立第1—第9团。
第3兵团进军绥远,是中央军委为配合解放东北而采取的一个重大 战略行动。按照中央军委要求,为了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经中央军 委批准,华北军区决定推迟第3兵团西进时间,并于兵团成立之后,用 了20天的时间进行各项准备。首先,在河北易县远台村组成了第3兵团 指挥机构,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并由聂荣臻作了进军绥远的动员报 告,杨成武传达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随后,兵团所 属部队分别组织动员教育,进行了运动战、攻坚战和打骑兵的针对性训练,并派出先遣支队提前进入绥远,进行现地侦察、架设通信线路和与蒙绥 地方政府进行联络。同时,冀中、北岳军区还动员了400匹骡马、1000 副担架,由民兵、民工携行随军远征。各级后勤保障部门筹措了大量布匹、 银圆,作为进入战区的军需补给。
二、第3兵团远征绥远
绥远是国民党傅作义部的老巢。由于华北军区第2兵团在平、津、 保地区的有力钳制,其绥远地区守备非常空虚,从丰镇至包头约388公 里的铁路沿线,仅有国民党军新编的正规军3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计 2.47万人,加上特种部队1400人及地方保安团队2万余人,总共4.6万 余人。主要采取守点式布防:其新编第7师主力及暂编第2师一部、保 安第5团等部驻守归绥;暂编第2师主力等部驻守包头、和林格尔、凉城; 暂编第5师主力等部驻守集宁;暂编第5师第2团驻守兴和;新编第7师 第19团、保安第2团等部驻守丰镇;骑兵第13旅等部守备萨拉齐、察素齐、 毕克齐一线。
8月26日,杨成武率第3兵团,从河北易县、涞源分两路出发,以 7日行程进至山西朔县、山阴、代县地区,与配属行动的北岳军区部队5 个团及李井泉率领的入绥干部会合。9月2日,第3兵团前委在朔县米昔 马庄召开了有晋绥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听取了第2纵队参谋 长赵冠英的先遣情况汇报,研究了战役计划,制定了征借粮食、建立乡 村政权和地方武装的各项政策,并抽调600余人的军、地干部组成工作 团随进绥远。4日,部队开始向绥远进发(比军委规定时间提前了1天)。 鉴于塞外地广人稀又是新区,为了隐蔽部队行动,进入绥远境内,均改 为夜行军。沿途,广大指战员严守纪律,秋毫无犯,不顾长途疲劳,展 开大量群众工作,使新区群众增强了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信任和拥护。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和绥远地区国民党军情况,第3兵团决心兵 分两路,向绥远发起攻击,主力直取归绥, 一部在集宁以东配合。具体 部署是:西路以第1(欠第2旅)、第2、第6纵队为主,首先以奔袭手段攻取凉城、和林格尔、新堂等地,然后分路挺进归绥,并分别发起攻击, 坚决攻取归绥之新、旧城及车站;东路以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和第1纵队 第2旅及北岳军区部队5个团,同时奔袭集宁、丰镇、红沙坝、隆盛庄 及其附近地区的傅部守军,然后在集宁、丰镇以东选择有利地形,构筑 工事,阻击由东面增援的国民党军,保障兵团主力攻取归绥的作战。
23日晚,第3兵团等部从大同东西两侧地区,分别向归绥以东地区 攻击开进。西路第1纵队经岱岳、吴家窑、左云、新堂、大榆树,进至 归绥城东北地区集结;第2纵队经张家口村、北辛寨、西断川、高家堡、 威远堡、右玉至杀虎口后,分两路经凉城、西沟门、辛盖板及符平、厂 汉板,于归绥城以南地区集结;第6纵队经刘家口、平鲁、七墩镇、山波罗、 砖窑沟、和林格尔、沙尔沁,于归绥城以西地区集结。东路北岳部队在 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1个旅的配合下,迅速北上包围、攻占丰镇,并在 该镇以东地区展开,准备阻援;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经丰镇以西向北推进, 进袭十八台、玫瑰营、台基庙等点后,一部东进并相机占领兴和,主力 则对集宁实施包围、攻歼。
24日,东路两支部队向丰镇、集宁方向攻击前进。当日2时,第1 纵队第2旅攻占隆盛庄,守军一部被歼、大部逃窜。6时,北岳军区部队 攻占丰镇,守军保安第2团、铁甲列车第2大队600余人沿铁路北逃时, 被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骑兵旅截击于红沙坝地区,战至13时,除50人 逃窜外,全部被歼。25日,骑兵旅越过平绥路继续北进,占领集宁西北 之喇嘛囫囵,第8纵队独立第11、第14旅及第1纵队第2旅乘势于26 日2时将集宁城包围。集宁是绥东第一重镇,是张家口、大同通往归绥 铁路的关键一站。该城筑垒坚固,城墙高8米、厚4米、长4000米,护 城河环绕四周。城西有铁军山,城西南有卧龙山,城东南有老虎山,各 山均筑有钢筋水泥工事,居高临下掩护全城。守军为骑兵第12旅、保安 第1团1个营、保警大队等部约2900人。当日18时,第1纵队第2旅 首先向卧龙山守军发起攻击,不到半个小时,就将守军歼灭,尔后迅速 从南、西南两面攻入城内。23时,第8纵队独立第11、第14旅各1个团也相继从北面、西北面突入城内,并一举夺占了守军各个要点。其中, 位于城东南的老虎山守军,在解放军的强大政治攻势下,自动放下武器 投降。巷战至27日11时30分,守军被全部歼灭,俘伊盟警备司令奇玉山、 蒙王以下2000余人,战马700余匹,汽车50余辆。集宁解放后,第8 纵队留守集宁,第1纵队第2旅继续沿铁路西进。
与此同时,西路向归绥方向攻击前进的第3兵团主力各部,齐头并进, 横扫绥南。第1纵队主力攻占新堂,并与该纵队第2旅会合后,于28日, 占领卓资山及白塔以东铁路沿线地区;第2纵队于25日攻占凉城,守军 惧歼北逃,该纵队追进并攻占归绥东南之西沟门一线;第6纵队于25日 以一部占领清水河县城,主力沿水口村、红河岸、白旗窑子向北推进, 当日攻退守军并占领和林格尔县城,26日,进至归绥东南之东西讨速号、 郭家湾子、羊盖板一线,威逼归绥城。
在第3兵团等部北攻集宁及西进归绥作战中,由于这些地区守军多 为骑兵,行动速度快、流窜性大,且情报灵通,尽管杨成武要求所部加 快行军进击速度,以争取突然性,但终究未能大量截歼傅部有生力量于 归绥城外。至此,第3兵团及晋绥军区等部队,解放绥东、绥南广大地 区,歼灭国民党军共计5600余人,控制平绥铁路得胜堡至白塔段240公里, 恢复车站17处,并进至归绥城郊,将其团团包围。为此,美国通讯社惊 呼这是一次“绞杀性的进攻”,使傅作义老巢危在旦夕。
在这期间,东北战场上的辽沈战役已经展开,锦州国民党军正遭受 东北野战军的围攻。为保锦州,南京国防部要求傅作义置华北解放军的 行动于不顾,集中兵力沿北宁线向东攻击。而傅作义认为后顾之忧未解 之前,此令难以执行,遂急忙从张家口、北平地区抽调第35军、暂编第 4军等约10个师(旅)计6万余人的兵力,向西驰援,并以第35军(驻 通县)和骑兵第5(驻康庄)、第11(驻怀来)、第12旅(驻柴沟堡)及 交警第13总队(驻南口)为先头部队,于25日开始出动,至29日先后 到达集宁以东的马连滩、玫瑰营和兴和、台基庙地区。同时,新编骑兵 第4师也于28日自通县经孔家庄进抵隆盛庄、兴和地区。
按照中央军委关于“立即集结主力首先歼灭骑十一旅、骑十二 旅、暂四军之三十二师,控制丰集兴地区,并准备连续战斗,接着歼灭 三十五军”,“对归绥则应以一部举行佯攻,待上述敌军歼灭后,再打归绥” 的电示精神,第3兵团决定:在归绥方向,除留第6纵队、晋绥部队各一 部监视归绥外,主力转向绥东;在集宁方向,留守部队主动撤出。28日, 第3兵团主力以5天200余公里行程,进至丰镇以西以北、卓资山以东 以南地区集结待机。30日,国民党援军第35军第101师进占集宁,骑兵 第5旅向集宁西南方向搜索,第11、第12旅则控制于集宁、玫瑰营之间。 同时,暂编第4军率新编第32师、第210师经柴沟堡、兴和,进至土城 子附近。
10月2日,当北路第2兵团等出击赵川堡,歼傅部暂编第31师主力 后,其第35军所部随即先后东返,并于6日全部抵达张家口;暂编第4 军主力也退到兴和附近。此时,骑兵第12旅位于集宁,骑兵第5、第11 旅位于老平地泉及以东地区,新编骑兵第4师位于柴沟堡以西的西洋河。 乘傅作义东转之际,杨成武决心:除留北岳部队1个团于西沟门在归绥 活动外,集中兵团第1、第2、第6纵队及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和北岳部 队4个团,首先歼灭集宁、老平地泉地区国民党军,尔后在集宁附近诱 歼来援的暂编第4军1—2个师或取兴和。7日,各部开始行动,但集宁、 老平地泉等地守军均先于攻击部队包围前逃退。当晚,第1纵队重占集宁。 8日,逃至官村、玫瑰营子以东地区的骑兵第5、第12旅,向驻玫瑰营 子的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骑兵旅进攻,该旅在第8纵队独立第11旅的增 援下,将其击溃。当日晚,第1纵队向兴和西北之大南海子以南地区集结; 第2纵队由官村向三水岭以东及东北地区集结,第6纵队和北岳部队集 结于张臬及附近地区;第8纵队以骑兵旅控制于台基庙,主力集结于大 南海子以东及东北地区。
为复吸傅部第35军西援,9日,兵团主力逼近兴和,该地暂编第4军遂于当晚北退至西洋河、柴沟堡,仅留地方团队及骑兵一部驻守。10 日晨,兵团主力克兴和、新平堡,次日克西洋河、马市口,各歼守军一 部,余部东窜。鉴于“聚歼不成、诱其不至”的情况,第3兵团前委于 11日在丰镇召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如何落实中央军委赋予的"歼灭国 民党军6个旅”任务和“在1年内经营好全绥远”的问题。会议决定并 报中央军委,除留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独立第14旅和北岳军区部队在集 宁、兴和地区掩护开展地方工作外,集中第1、第2、第6纵队和西北野 战军第8纵队主力西转绥西、绥北,首先攻克毕克齐、察素齐、萨拉齐、 托克托,相机攻取包头,以吸引傅部主力再次西援,尔后寻机歼其一部, 配合北路第2兵团作战,并为夺取归绥创造条件。同日,中央军委复电 同意,并强调指出:“主力到西边后,应确定一个时期内专打中等的及小 的敌人,即用全力攻占毕克齐、察素齐、托克托、陶思浩、萨拉齐、包 头及该线以西以北地区,广占地面,征集粮食。”“归绥城则作为将来之 攻取目标,目前不要理他",力避“又想打大仗又想打小仗两头失塌”。
12日至14日,杨成武指挥第3兵团各纵队及配属部队分路向绥北、 绥西进军。至23日,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主力攻占陶林、乌兰花和武川, 第1纵队攻占台格木、毕克齐,第6纵队攻占托克托、萨拉齐、察素齐 和陶思浩,第2纵队攻占沙尔沁后,于22日向包头发起攻击,国民党守 军第22军新编第11旅2个团及保警队、自卫队等5000余人连夜弃城西 逃。第6纵队及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骑兵旅一部旋即对该股逃军发起猛追, 并于30日在包头以西120公里之哈拉忽洞将其1个团围住并全歼。23日, 第2纵队进占包头后,第6旅第16团进入市区担任警备,主力集结包头 萨拉齐地区, 一部及第8纵队骑兵旅主力向北奔袭固阳、北安、红同、 秦隆;第6纵队及第8纵队骑兵旅一部继续向西进击,乘势攻取长雅店、 公庙店,当晚至长乐店又追歼逃军后卫百余人,并将其压至五加河以西后, 部队东返休整,并准备围攻绥远孤城归绥。至此,西路第3兵团等部挺进绥远地区作战告一段落,发生大小战斗50余次,以伤亡1420人的代 价,获得歼灭国民党军848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近50门、炮弹1万余发、 枪支4000余支(挺)、子弹近30万发、火车7列、汽车140余辆、战马 1530余匹、骆驼410余头等,解放五加河以东之绥西、绥北广大地区的 胜利。
三、第2兵团出击平绥铁路东段
为配合东、西两个方向的作战,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指挥的第2兵团, 在平绥路东段担负着拖住傅作义主力,东不使其出关增援北宁线,西不 使其妨碍第3兵团远征绥远的任务。为达此战略目的,按照中央军委和 华北军区的指示,该兵团即于9月初开始,组织所属部队向平古路南段 及平北地区发动积极攻势,直逼平张、平古两线,以吸引傅作义主力注意。 8日,第4纵队主力连克香河、武清之后,又在冀东军区第14军分区部 队配合下,一举攻克三河县城,歼灭国民党军1300余人。随后又破坏了 顺义至怀柔间的平承铁路,摧毁了沿线的据点、堡垒,并将傅作义集团 第35军及新编骑兵第4师吸引至平承铁路沿线。第3纵队和冀察热辽军 区的3个独立师则向平承铁路密云、通县之间和北平以北地区积极活动, 直接威胁平绥、平古两线,并造成进逼北平之势。
傅作义部为解除解放军对平北地区的威胁,防止杨、罗、耿兵团再 越平绥路,南下平津保地区,14日,不得不以暂编第3军和第16军分由 东西两路向平北山区进犯,以迫使第2兵团主力北靠。至16日,暂编第 3军经永宁、黑河岭进至四海,第16军由怀密线进至渤海所及以北地区。 第2兵团部队则采取运动防御、节节抗退的策略,诱其深入。20日,傅 部第16军经琉璃河、暂编第3军经南天门,会合于宝山寺、汤河口一带, 并已深入解放区境内达90余公里。至此,第2兵团在平北地区共歼灭国 民党军3000余人,并拖住了傅作义部3个军、10个师(旅)的主力,不 仅为掩护第3兵团进军绥远争取了时间,而且也积极策应了东北野战军 在北宁线的作战。
这时,蒋介石感到东北战局吃紧,急令傅作义出兵增援,傅作义也 发觉第3兵团等部已经西进,并在绥东地区展开,归绥老巢受到严重威胁, 遂令进犯平北山区的部队南撤至平绥路沿线待机。21日,暂编第3军和 第16军等部全线南撤。为乘国民党军撤退之际歼其一部,杨得志等当即 令各部展开尾击。22日,第4纵队第11旅追击傅部第16军尾部,至大 水峪北山,以火力将其杀伤一部。第3纵队全部及独立第1旅,以大量 歼灭暂编第3军等部有生力量为目的,主力埋伏于周四沟、九里梁地区, 以一部实施尾追。23日拂晓,暂编第10、第27师轻装向刘斌堡西撤, 10时许至周四沟东西地区,第3纵队即令第7、第9旅和独立第1、第3 旅全线出击。结果因山地观察、通信不便和指挥不力,第9旅和独立第1 旅未能及时发起攻击,第7旅也因动作迟缓而没能截断退路,使其得以 集中,并突围逃脱,虽给予了部分的火力杀伤,但却没能达成聚歼的目的。
25日,傅作义为解绥远老巢之危,置东北于不顾,从平、津、保地 区抽调主力第35军、暂编第4军等约10个师(旅)的兵力,开始向西驰援。 第2兵团为拖其回顾平北,更有力地配合第3兵团作战,决心再向平绥 铁路东段地区发起进攻:先以全力分散在平张间及平古路南段展开破路, 待傅部运转不灵、各点孤立后,再集中力量逐点歼灭。27日晚,第4纵 队第12旅攻占通县以东之燕郊、白庙,并控制白庙大桥。守军为恢复该 桥桥东堡垒,以保安第38团1个营向桥头部队反扑,被歼大部。28日, 冀热察独立第7师攻克赵川镇,歼灭暂编第31师1个营及保安团等1000 余人。第3纵队一部于29日、30日连续破击新保安至康庄段铁路,并 击退自沙城、土木北援的国民党军;主力连夜西进,并于10月2日拂晓, 包围了进驻宣化东、赵川堡西之贾家湾、贾家营的傅部暂编第31师2个 团(共5个营)。之后,第7、第9旅分别围攻贾家营、贾家湾,第8旅 在深沟一带截击、阻援。战至当晚24时,除一小部分乘夜暗西窜外,其 余全部被歼,共毙守军600余人,俘该师副师长以下1200余人。当日, 冀热察部队相继攻克崇礼、尚义两座县城,歼灭国民党军800多人。
第2兵团在东线的钳制行动,使傅作义认为解放军有“进窥张垣”之企图,且深感平张沿线空虚,遂于3日后,以驻怀来地区的暂编第3 军向赵川堡等地进逼,并将第16军主力由平承路调至怀来接防,将暂编 第4军暂编第11师由张宣地区东调。同时,放弃援绥计划,令其王牌第 35军及新编骑兵第4师于4日由绥东回援张家口、柴沟堡、宣化。为进 一步牵其东调,以利第3兵团西返作战,第2兵团于4日将第4纵队由 平古路东调至龙关东南地区,准备集中第3、第4纵队主力和冀热察独 立第7师部队,全力向平张线怀来东西段发动攻势。第3纵队破击怀来 至宣化段,第4纵队主力及第4旅、独立第1旅破击怀来至南口段,第4 纵队第12旅破击南口至昌平段。
9日晚,第3纵队第7旅攻占沙城,歼灭守军第11团1个营;第9 旅第27团于太平堡歼灭守军第22师第64团1个营。至13日,各部队 连续3次大举破袭平绥路,收复新保安、沙城、土木等车站,控制铁路 近50公里,并击退由下花园向新保安反击的暂编第3军2个师,使北平 至张家口间铁路陷于瘫痪。
同时,第4纵队于9日晚发起攻击后,连克西拨子、岔道、青龙桥、 八达岭诸点,歼灭守军第12团团部和1个营,并多次击退康庄守军团以 上规模的反击。12日,该纵队一部在康庄东北之郭家堡,歼灭守军第94 师第280团全部,并击退第35军暂编第26师2个团的增援。14日,康庄 守军暂编第94师2个团及暂编第26师1个团与南口守军第121师一部向 八达岭、青龙桥反扑,兵团遂以独立第1旅扼守该地,集中第4纵队全部 并第3纵队2个旅对其实施包抄歼击,因第3纵队没能及时赶到,且采取 全面包围,经两天激战,虽给予一定杀伤,并将其击溃,但第4纵队亦伤 亡2000余人。15日晚,部队自动撤出战斗,兵团主力在平绥路以北地区 待机,第3纵队转至路南。至此,华北野战军第2、第3兵团在察绥地区东、 西两个方向上互相配合,连续作战2个月之久,以总伤亡4374人的代价, 取得了拖住傅部主力3个军10个师于平绥路沿线地区,歼灭其2.1万余 人的胜利,出色地完成了配合东北野战军进行辽沈战役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