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山地步兵战史(二)
发布时间:2025-07-17 13:18 浏览量:8
挪威的山地
1940年4月9日早餐时分,哥本哈根和奥斯陆市民惊讶地看到了天空中的德国飞机。德国入侵北欧的“威悉演习”开始。第3山地师第139山地步兵团的2000名士兵分乘10艘驱逐舰,在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登陆。第138山地步兵团的1700人则分乘“希佩尔”号等4艘巡洋舰来到特隆赫姆港。德军登陆行动本身是顺利的,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英军的反击。4月10日,张伯伦首相向挪威内阁发去电报,声称“我们立刻就来”。当天天黑之前,在以厌战号战列舰为首的英国舰队的攻击下,纳尔维克港内的10艘德国驱逐舰全部被击沉,使第3山地师与本土的联系被彻底切断。
4月14日,英法联军在纳尔维克登陆。德军不仅在兵力和装备上居于双重劣势,还缺乏冬季需要的补给,撤到中立国瑞典的道路也被挪威陆军“北极”师切断。虽然德军后来通过空降的方式,将第1空降团的1个营以及一些补给投送至纳尔维克,但对于前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此时,德国式的坚韧精神和英法军队对战争的生疏开始共同发挥作用。德军将被打沉的驱逐舰上的2500名水兵也集合起来参加战斗。德国的山地步兵对挪威的冰雪和崎岖地貌并不陌生,他们在阿尔卑斯山的老家到处都是这种景色,所以打起仗来也很能适应。而不列颠的部队对于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的作战技术却一无所知,这是英军战术操典里完全没有提到过的陌生东西。
“山地海军部队”--在纳尔维克战役中,从被击沉的驱逐舰上登陆作战的海军士兵。右侧和他谈话的是迪特尔将军
在丘吉尔的回忆录中,对这一段历史有如下感慨:“德国人在计划、执行和力量方面显然占有优势……他们某些方面,尤其是小队组织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在纳尔维克,一个混合的,临时凑集的德国部队,为数仅6000人,竟能抵抗盟国部队20000人达6个星期之久,后来虽被我们从该城中逐出,但他们最后仍坚持到我们的部队被迫撤出。”
到了5月,英法联军和挪威军队在制空权上的劣势使得他们无力招架德国人的空中打击,士气一落千丈。一些挪威部队在同德军签订休战协定后复员回家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英法联军被迫从挪威中部的昂达耳斯内斯和纳姆索斯两地撤退。德军主力部队得以从陆路北援纳尔维克第2山地师和第3山地师的其余部队于当月5日从纳姆索斯出发援救纳尔维克德军。他们向北挺进了200多公里,突破了英军在莫绍恩的防御,逐步接近纳尔维克。与此同时,英、法、波兰联军也在做最后的努力,向纳尔维克投送三个旅。此外两个仍在战斗的挪威旅也通过沿着瑞典边界的高山荒地打出一条通路。完全靠数量上的优势,盟国军队终于在5月28日傍晚攻占了纳尔维克、将第3山地师部队赶到了山上。这是开战以来德国人在欧洲吃的第一场败仗。
但是,自从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动总攻以来,挪威北部的战役就只是一种意义不大的军事行动了。法国和低地国家的战争更为重要,一切盟国的物资都优先供应那里。纳尔维克的英军缺乏船只,法军则缺乏士兵,挪威军队则面临说不出的苦楚德国人已经被赶到瑞典边境,然而形势却不允许他们接受德国人的投降。纳尔维克的英法联军原定于6月8日进行总攻,一举歼灭德军部队,但此时荷兰已经沦陷,比利时已经投降,德军已经越过索姆河,快要抵达巴黎城下了,后院起火的联军被迫于7日至9日从纳尔维克撤回英国。6月10日,德军占领挪威全境。
挪威战役后,第2、第3山地师组成了“挪威”山地军。而纳尔维克战役时的主要指挥官,希特勒在“啤酒馆暴动”时代的老朋友迪特尔将军(他也是始终深受希特勒信任的少数国防军将领之一)则被授予德国陆空三军中的第一枚橡叶骑士十字助章,并被任命为该军司令,直至苏德战争爆发。而在战争初期大出风头的第2山地师此后也一直驻守在挪威和芬兰北部的拉普兰地区,直至1945年。
在西线战场、未参加挪威战役的第1山地师作为预备部队,被编入龙德施泰德的A集团军群。但是在曼施坦因制订的西线作战计划中,西线方向的主攻兵力是A集团军群,尤其是可以在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快速穿插的装甲兵以及伞兵部队,山地部队只是辅助兵力。所以在德军发动西线战役后,第1山地师改为隶属于博克的B集团军群,参加了西线右翼的进攻。该师越过马斯河进入了法国本土。
爱德华·迪特尔(1890-1944)历任第3 山地师师长、挪威山地军司令和第20山地集团军司令
虽然第1山地师在法国战斗未遇到太大的抵抗,但在试图突破埃纳河运河时遭到了法军的猛烈阻击,被迫停滞了1周有余,后在己方炮火支援下强渡成功。此时法国战役已经接近结束,第1山地师被调至里昂以南,以便随时支援意大利这个“纸糊的盟友”。喜好趁火打劫的意大利军队神气活现地入侵了法国,但是却被那些德军的手下败将打得焦头烂额,最终只得同维希政权签订和约,占领几小片领土了事。第1山地师在法国的战斗至此结束。
法国战役之后,第1山地师被调到瑞士边境,准备参加可能发动的对瑞士的进攻。由于瑞士在武装部队总司令亨利·吉桑将军的领导下及时地完成了总动员,更由于入侵瑞士并非德国迫在眉睫的战略需求,所以进攻行动最后被取消。后来该师又被“海狮计划”和“费利克斯计划”所关注,预备投入到进攻英国本土和直布罗陀的行动中。直布罗陀半岛差不多是一整块大岩石,这样的地形最适合山地师大展身手,但是这些计划后来都因种种变化莫测的原因被取消了。第2和第3山地师则继续留在挪威。
巴尔干消防队
欧洲的战争在进行中,新的山地师也在不断组建。1940年10月23日,第4山地师在巴登南部的黑森林地区成立、驻地在休贝格,隶属于斯图加特的第5军区,所属部队包括第13山地步兵团、第91山地步兵团、第94山地炮兵、第94自行车营,第94山地反坦克营、第94山地工兵营、第94山地通信营。人员以德国人为主,也有一部分奥地利人,大多是从正在改编的德军第25步兵师和第27步兵师转来的,该师在德国内地进行山地战训练,一直到1941年春才形成战斗力。
第5山地步兵师于1940年11月1日正式组建。驻地位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师长是参加过纳尔维克战役的著名将领尤里乌斯·林格尔,所属部队包括第85山地步兵团、第100山地步兵团(从第1山地师转隶而来)、第95山地炮兵团、第95自行车营、第95山地反坦克营、第95山地工兵营、第95山地通信营等。该师组建后,在阿尔卑斯山区进行了数月的山地战训练。
第6山地步兵师于1940年6月1日在奥地利的兰德克组建,属第18军区。该师成立后先前往法国执行占领任务,后被派往波兰,隶属第12集团军。该师下属部队包括:第141山地步兵团,第143山地步兵团,第118山地炮兵团、第157山地摩托车营、第157山地反坦克营,第91山地工兵营、第96山地通信营。
就在德国人精心策划对苏联的进攻时,墨索里尼再次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盟友的充分价值”。这位先生未同德国协商,又擅自进攻了希腊,企图挣回在法国丢尽了的面子,结果招来巴尔干形势的巨变--虽然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加入柏林-罗马轴心,保加利亚也同意了德军的进驻,但在南斯拉夫却发生了反德的军人政变。此时正值“战无不胜”的意大利部队接连败于希腊军队手下,被迫退入阿尔巴尼亚境内(战败的法国人嘲笑意军的无能,在法意边界树立了牌子:“希腊人,止步,这里已经是法国")。
希特勒本想让希腊同墨索里尼停火议和,但是英军作为受邀请的盟友进入了希腊,对德国的侧翼造成了威胁。无奈之下,希特勒下令东线部队先行人侵希腊,解决巴尔干问题。由于巴尔干国家地形崎岖多山、所以正适合山地部队作战。第1山地师从奥地利,第4山地师从保加利亚进攻南斯拉夫,这两个师隶属第2集团军,第5、第6山地师则编人第12集团军,从保加利亚进攻希腊。
1941年4月6日,德军入侵南斯拉夫。由于塞尔维亚人的民族沙文主义政策,南军中的克罗地亚和其他民族士兵反戈一击,随第49军团进入南斯拉夫的第1山地师基本上没有进行战斗,反而受到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德意志少数民族手持鲜花的狂热欢迎。编入第11军团的第4山地师则为从保加利亚的索非亚到贝尔格莱德之间的道路扫清了障碍,使德军坦克部队于4月12日攻占了贝尔格莱德。希特勒对山地部队在此役的表现颇加赞扬,此后,第4 山地师又在南斯拉夫执行了很长时间的占领任务,后来东线吃紧时,被送往苏德战场南线的高加索山区。
与散漫的南斯拉夫战线不同,希腊战线进行的是一场真正的残酷战斗。在希腊战场、第5、第6山地师隶属于弗朗茨·伯梅将军的第18山地军。他们受命从正面攻打马其顿地区的梅塔克萨斯防线。而德军装甲部队则避开防线,从南斯拉夫境内快速地绕过去。这条以三、四十年代希腊的独裁总理梅塔克萨斯将军命名的防线,被称为“世界上最雄伟的防御工事之一",坐落在马其顿的高山之上,将许多险峰要隘连接在一起,是希腊军队在其老对头--保加利亚国境以南构筑的一道坚固屏障。该防线有几个重要的筑垒地域,其中伊斯特比山一段最为坚固。该山扼守着斯特鲁马河谷,而这条河是从东马其顿地区前往希腊最大海港萨洛尼卡的必经之路。
希腊的工程师将山体挖开,构筑了25 个大型混凝土地堡,周围环绕着地雷、铁丝网以及壕沟,地堡间则由迷宫般的交通壕和地下通道相连接,一个地堡被攻克后,里面的士兵可以很快地转移到另外的地堡继续作战。在地堡的后方,是旋转炮台和炮兵阵地。山坡上的树木也都被欣光。希腊驻军物资充足。对于保加利亚人来说,要穿过这条防线而吞并觊觎已久的整个马其顿地区,其难度不亚于骆驼穿过针眼。即使对最精锐的德国山地步兵来说,这也不是一桩轻松的任务。4月4日,林格尔的第5山地师从保加利亚靠近南斯拉夫的边境小镇佩特里希出发,赶着装运弹药和物资的马车,沿着盛开苹果花和杏花的乡间道路前进,直到他们抵达梅塔克萨斯防线的脚下。
4月6日凌晨,第5山地师向希腊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早上5 时许,德军的山炮和反坦克炮向上方的希军堡垒开火。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随即出现在淡紫色的天际,向希军阵地狂轰滥炸。但是钢筋混凝土的希腊堡垒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俯冲轰炸机炸坏的。第5山地师的士兵们用克丝钳剪断围绕着这一片军事禁区的铁丝网,开始向山上攀登,绕到希腊人地堡的侧方和上方,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来消灭地堡里的希腊士兵,不少士兵在攀登的过程中被地雷炸死。到中午时分,希军堡垒中的大炮发动了反攻,又炸死炸伤了不少德国兵。一些希军地堡的炮火极其猛烈。
德国工兵使用炸药包炸开希腊地堡的入口
山地士兵不得不匍匐着潜行到交通壕旁,用手榴弹消灭里面的士兵,然后跳进去,抵达地堡的人口,同时还要提防被上方地堡的人发现。到达地堡的铁甲门之后,工兵将炸药包集中起来将其炸开,然后向地堡内投入炸药包和手榴弹。还有一些士兵发挥了爬山的特长,借助坚固的登山靴,背负着沉重的作战背包,绕到希军没有布防的地段。这样的地段通常是最险要的且常人无法接近的。他们从这里绕回希腊人地堡的上方,趴在射击孔的上面,向里丢入炸药包。有些炸药包被地堡中的希腊士兵及时推了出来,但是山地师的士兵发现用石头和泥土堵住射击孔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他们以此封锁了数座地堡的火力。
傍晚时分,增援部队赶到了伊斯特比山。工兵部队用整整一晚的时间,一个一个地炸开残存的地堡。第二天黎明,伊斯特比山顶最大的一个观察和指挥用的炮台被工兵部队炸毁,伊斯特比山的希腊守军失去了指挥和联络的手段。4月7日临近中午时分,希军指挥官投降。大批德军从这个缺口汹涌而入,向南方的平原地带前进。
但是,伊斯特比山周围其他筑垒地域的战斗还在持续着。顽强的希腊士兵同进入战壕德军展开了肉搏战,双方往往揪斗在一起,一同滚下山坡,用拳头或者匕首结束对方的生命。直到4月9日,德军才攻克了鲁佩莱斯科山上的最后一个堡垒。第5山地师用了4天的时间,采用包括火焰喷射器到刺刀的一切方法,终于突破了这段最艰苦的防线。德军沿着斯特鲁马河前往萨洛尼卡的道路打开了。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第5山地师阵亡160人,比整个南斯拉夫战役的德军损失还多出9人。
被攻克之后的地堡、撕破的伪装网和被堵死的射击孔
第5师陷入白刃战的时候,位于其右翼的第6山地师发现了一条轻松得多的路线。他们爬过一座7000英尺高的雪山,只用了1天的时间便绕过了这条防线。从南马其顿地区进入希腊本土后,该师与同属第18山地军的第2装甲师协同作战,轻松地向南驱逐希英联军。4月9日,第2装甲师和第6山地师占领了萨洛尼卡港,希腊第2集团军投降。第6山地师随后于4月16日抵达卡泰里尼,同防守那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英军和新西兰部队进行了最后一场激战。
第2装甲师从正面进攻关隘,第6山地师则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绕到守军的侧翼和后面,歼灭了固守那里的一个新西兰团。随后他们又占领了希腊中部重镇拉里萨、缴获了大批的燃料和粮食。4月23日,第2 装甲师和第6山地师采用同样的战术攻克了著名的温泉关。与此同时,第5山地师越过了科林斯地峡,俘虏了没来得及通过那里的几千名盟军士兵。最后于4月26日占领了雅典。 希腊的英军新西兰部队从伯罗 奔尼萨半岛南端的几个港口逃往往克里特,希腊本土的战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