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丈夫“亲热”前写300元欠条,10年后离婚,要求结清20万欠款

发布时间:2025-09-29 08:04  浏览量:2

1

陈先生和李女士的故事,始于十年前一个略带戏剧色彩的夜晚。

那是一个夏末的周末,陈先生和几个朋友在市中心的一家酒吧消遣。

霓虹闪烁的灯光中,他第一次看见了李女士。李女士妆容精致,举手投足洋溢着自信与风情。

在陌生的环境里,她的笑声带有几分特别的魅力,陈先生被这种气场所吸引。

几杯酒下肚,两人聊起天来,话题从工作延伸到兴趣爱好。时间在交谈中悄然流逝,看似一场普通的邂逅,却悄然拉开了一段婚姻悲剧的序幕。

短暂的交往期里,李女士表现得既体贴又热情。陈先生觉得自己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朋友们曾提醒过他,爱情来得太快未必稳固,但沉浸在热恋中的陈先生,哪里听得进去?相识不到一年,两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礼当天,陈先生兴奋又紧张。他掏空多年积蓄,拿出了28万元彩礼,加上婚礼开销,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他觉得,这一切都是为了成就一段美满的婚姻,值得。

然而,新婚之夜,李女士的一句话,却彻底颠覆了陈先生对婚姻的美好幻想。

“如果你想要亲热,必须先写一张300元的欠条。”这句话如同一桶冰水,从天而降,泼灭了陈先生心中的热情与浪漫。

起初,他以为这只是开玩笑,但李女士神情冷漠,态度坚决:“这不是玩笑,这是我的底线和保障。

只要你一直对我好,这些欠条以后就算作废,但如果有一天你变心了,我至少可以拿这些欠条,证明自己付出了什么。”继而得知妻子受童年经历影响,其父亲背叛致家庭破裂,有着严重的情感创伤,对婚姻关系极度缺乏安全感。

面对妻子坚定的眼神,陈先生内心复杂。他无奈地在纸上写下了第一张欠条。

那一刻,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纸小小的承诺,将会成为日后压垮婚姻的沉重枷锁。

2

从那以后,这个“规矩”便融入了他们的婚姻生活之中。每一次亲密接触之前,陈先生都必须写下金额为300元的欠条。

积少成多,短短几年,李女士已经为此专门准备了一本记账簿,工工整整地归档保存。

一开始,陈先生还怀抱一丝侥幸心理,认为妻子也许仅仅是心理上的“安全感需求”,过了一段时间,或许就会放弃这种形式化的要求。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李女士对此越来越认真,甚至将这些欠条视为婚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次平淡的夜晚,陈先生终于忍不住开口:“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我们是夫妻,夫妻之间的亲密应该是出于感情,而不是金钱和欠条。”李女士头也不抬,正把新签好的欠条收进账本,冷冷回应道:“这是我的保障。

有一天如果你变心了,我至少不会一无所有。”简单的几句话,却在陈先生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他在怀疑,李女士究竟是真的爱自己,还是始终在用一套算计来经营婚姻。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

十年间,欠条数量越来越多,金额逐渐累积,接近20万元。每次签下欠条,陈先生都觉得自己像在完成一份冷冰冰的交易。

他曾试图和妻子沟通,甚至提出“撕掉欠条,重新开始”,但李女士始终坚守她的所谓原则。

这些年的心酸和矛盾,慢慢削弱了陈先生对婚姻的信心。

他曾经是一个开朗而乐观的人,可渐渐地,他开始变得沉默,朋友聚会也很少参加,整个人像失去了活力。

他的内心充满压抑和无声的痛苦。

2022年的一个雨夜,终于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天,陈先生因业务应酬喝了不少酒,回家后与妻子发生了争吵。

酒精的刺激让他压抑多年的愤怒彻底爆发,他声音低沉却坚定地说出一句话:“我要离婚。”

离婚诉讼开始后,李女士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项要求:在离婚之前,陈先生必须结清这十年来积累的“欠条”,总额近20万元。

她拿出厚厚一摞欠条,放在法庭上,坚称这些是“陈先生亲手写下的借据”,具有法律效力。

面对这一要求,陈先生忍不住苦笑。那些本应象征夫妻情感的点滴时刻,早已被如此赤裸裸地物化为金钱。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耻辱与荒谬。

3

然而,最终法庭的判决结果让李女士始料未及。

经过审理,法官明确指出:夫妻之间的正常夫妻关系和感情生活,不应与金钱挂钩。

所谓的“欠条”并非真实的民间借贷行为,而是李女士单方面的约束与附加条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院支持了陈先生的离婚请求,同时认定这些欠条无效,不予支持。

听到判决的那一刻,陈先生如释重负,而李女士眼中则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和理解,婚姻的基础若是建立在怀疑、算计或者过度的防范之上,再美好的开始也终将变质。

李女士所谓的“保障”,最终只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把原本浪漫的亲密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它也让人思考着婚姻观念的偏差,有人把婚姻看作是一种附加值的获取,希望通过婚姻获得经济利益的保障,但忽视了感情最核心的互相尊重和真心付出。

没有感情作支撑的婚姻,再精心计算,最终也会坍塌。夫妻之间的亲密行为本是基于感情和人伦的自然需求,任何以此为条件的金钱“欠条”,在法律上基本不会被认定为有效债务。

爱情和婚姻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一旦将其异化为金钱债务,便失去了最纯粹的意义。十年的婚姻,本该见证彼此携手走过的风雨,却因一张张小小的欠条,最终走向分崩离析。

对陈先生来说,这十年或许是一段教训,也是一段成长。他明白,婚姻绝不是一纸合同,更不是金钱的算计,而是相知相惜的陪伴。

而李女士,也许在失去婚姻之后,才会真正意识到:再厚的一本账簿,换不来一颗真心;再多的钱财,也填补不了感情裂缝。

婚姻不是交易,而是两个人共同的信任与守护。失去了信任,婚姻的城墙必然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