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图形 / 组合商标,哪种注册通过率更高?内行人教你选
发布时间:2025-09-28 14:56 浏览量:1
“提交商标申请3个月被驳回,再改再申又等半年,眼看品牌要上线,商标却没着落。” 这是很多创业者的真实困境。
商标作为品牌的 “第一张身份证”,选对类型直接决定注册成败,文字、图形、组合商标究竟哪种通过率更高?
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藏着不少内行人都在用的门道,今天就一次性说透。
一、文字/图形/组合商标三者有何区别?
文字商标是最常见的注册类型,由纯汉字、字母或数字构成。
这类商标的优势在于识别度高,比如"可口可乐"的中文商标,消费者能直接理解品牌含义。
图形商标则是通过图案传递品牌信息,像苹果公司的被咬一口的苹果图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组合商标则是文字与图形的搭配,比如星巴克的绿色美人鱼图标搭配"STARBUCKS"文字。
从审查标准看,文字商标主要核查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文字,图形商标需要比对整体视觉效果,组合商标则要同时审查文字和图形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图形商标常因缺乏显著性被驳回,比如简单的几何图形或常见装饰图案。
二、通过率大揭秘:为什么文字商标更高?
根据行业统计,这3类商标的通过率大致为:文字商标>组合商标>图形商标。
文字商标:通过率大概在60%--68%,因为审查时只需比对数据库中的文字记录,系统能快速筛查是否与已有商标“文字相同/近似”。
比如你想注册“奶茶小铺”,若已有“茶小铺”“奶茶铺”等近似商标,可能被驳回;但如果是“柠季”(假设无重名),通过概率就很高。
图形商标:通过率约为50%-53%,是3类中最低的,原因很简单:图形没有“文字”那样的明确检索标准,审查员需要人工判断“这个图案是否具有显著性”。
比如你设计了一个“蓝色圆形加线条”的图案,若和某品牌的背景装饰高度相似,就可能因“缺乏显著性”或“近似”被驳回。
组合商标:通过率约55%--60%,处于中间档。但它的风险更隐蔽,审查时文字和图形要同时过关,任意一部分被拒,整个商标就作废。
比如某餐饮品牌注册了“logo(图形)+店名(文字)”的组合商标,结果图形部分和某连锁店的旧logo相似,文字部分倒是没问题,但整体还是被驳回了。
三、不同场景下的选择建议:新手老手各有策略
场景1:初创品牌,优先选文字商标
如果你刚起步,品牌还没形成强视觉认知,文字商标是最稳妥的选择。
尤其是核心品牌名,比如你的店叫“小张烘焙”,直接注册纯文字商标,通过率高且法律保护明确。
注意避开这些坑:别用行业通用词(比如做奶茶别注册“香浓奶茶”)、别选太常见的字组合(比如“好运来”可能已被注册)、尽量用2-4个字的独特搭配(比如“茶颜悦色”就比“好喝的茶”更容易过审)。
场景2:成熟品牌,图形商标辅助强化
如果你的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或者设计了一个独特的logo,可以单独注册图形商标。
但建议先查重:找专业设计师确认图案是否有“独特元素”(加入品牌首字母变形、特殊线条组合),避免和常见图案撞车。
比如某咖啡品牌,它的logo是一个“骆驼驮着咖啡杯”的图案,因为骆驼的姿态和杯子的设计独一无二,通过率就很高。
场景3:追求全面保护,组合商标分步走
如果你既想保护文字,又想保护图形,不建议直接注册组合商标,而是“先文字后图形”分开申请。
比如先注册纯文字商标(确保核心名称安全),等品牌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单独注册图形商标(强化视觉识别)。
如果一定要用组合商标,务必提前做“图文分别检索”:确认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都没有近似商标,再提交申请。
没有绝对“最好”的商标类型,只有“最适合”的选择,注册前做好检索,可以用专业商标查询工具,设计时突出独特性避免跟风常见图案,才能提高通过率,给品牌穿上更坚固的“法律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