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商标全是假的!全球科技先锋陨落,百年巨头沦为贴牌工厂

发布时间:2025-07-11 01:16  浏览量:1

想当年,飞利浦一句刮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青春。凭借优秀的广告词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大街小巷的商场都是飞利浦的身影。

可现在,这个百年品牌却成为了卖商标挣钱的贴牌公司,标签泛滥, 不少商品就假的不能再假了。

有人调侃,现在的飞利浦好像欧洲南极人。

飞利浦是生产灯泡起家的,和日本松下电器合作,拥有十万项技术专利,努力钻研小家电行业,从灯泡做到收音机、电视机到电唱机,可以说是世界知名的小家电之王。

我们最熟悉的应该还是飞利浦剃须刀了,市场知名度估计只有美国的吉列能跟他对比,依靠着旋转刀头的发明,全球累计销售超过两亿只。

飞利浦还在不断更新,比如录音带、咖啡机、吸尘器,飞利浦基本上都有。

老话说的好,盛极必衰,原本蒸蒸日上的飞利浦在2018年之后营收逐渐降低。

市场上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老对手西门子、通用电气在不断更新给他压力,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松下、索尼都在崛起迅猛。

随着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这也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飞利浦的年亏损额已经高达10亿欧元。

为了在市场上能够活下来,飞利浦只能断臂求生,将旗下的几十个业务赶紧抛离出去,包括大量半导体公司的股份和PC显示器、电视机制造业务。

没想到一系列操作,自己淡出了各种业务市场,也给别人做了嫁衣,冠捷科技和台积电业务现在都成了行业龙头。

直到2016年,飞利浦照明业务的上市,象征品牌的小家电板块也出售给了高瓴资本,从那之后飞利浦彻彻底底转型成了健康医疗企业。

为了赚钱,飞利浦却走出了最坏名声的一步,利用品牌授权,让制造商用飞利浦的商标生产出售相关商品。

虽然飞利浦当了甩手掌柜,可以轻松实现高盈利,可惜产品质量都很垃圾,坑害了消费者。

而买飞利浦的原因就是,国内很长时间以来,大家就认定国外的大品牌一定代表着高质量。

当然飞利浦也一样,都用这么多年了,潜意识中认为飞利浦品牌就是好使,耐造。

有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父亲就买了好几个飞利浦产品,不过都是贴牌的,一问就是,二十几年前的国际牌子了,特别好使。

网友也很无奈,明明是贴牌产品,父亲只看牌子,买的时候有种迷之自信。

就是这样,厂家掏钱就能带来很高的销售量,飞利浦也能借机狠狠地捞钱,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可得擦亮眼睛了,飞利浦现在就剩下一部分剃须刀的产业了,其他基本上都是贴牌,得不到保障。

在去年演《小兵张嘎》的嘎子哥带货中,他强烈推荐大家买飞利浦手机,原价接近8999,直播间1999,短短几分钟就卖了一万多单。

可怜了无辜的消费者,有网友查到,同款手机在其他厂家只需要一千八百多,就是这样贴牌产品,官方也没有定价,最后让嘎子哥轻松的把直播间观众给糊弄了。

后面中国监管部门就出手了,检验出飞利浦贴牌的电吹风、电烤炉等产品不合格,甚至还有辐射。

消费者才明白,自己花高价钱买的飞利浦产品,实际上跟原品牌一点关系都没有,果断放弃该品牌。

有网友评论,百年品牌飞利浦似乎成了出租车招商的牌子,谁给钱谁就能用。

但是飞利浦可能是觉得无所谓吧,反正把牌子卖出来钱都到手里了。

就开始专心研制自己的医疗健康领域,想要通过医疗的高利润业务重新实现辉煌。

打出的广告语就是,做让人放心的医疗设备,从出生到死亡的健康管理流程自己要全部覆盖。

随后他收购了20多家医疗技术公司,各种心脏超声、健康检查的高端设备不断推出,很多人以为飞利浦要重新崛起了。

毕竟医疗的利润可比小家电高的多,优秀的C光机、CT机设备不断研发,飞利浦转型似乎成功了,在中国医院市场榜单排名第三。

仅次于通用和西门子。

没想到,飞利浦又塌方了。美国监督局以最高级别召回飞利浦旗下的多款呼吸机产品,因为该产品已经有900多起医疗事件发生,导致了7人死亡。

经了解,被召回的呼吸机主要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症状,而飞利浦的产品质量并不过关,有时候报警装置失效,治疗一旦中断,患者通气不足就可能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更后怕的是,经过国内相关机构抽样检测,发现里面有致癌物质。

瞬间,消费者对于飞利浦的信心丧失,股价暴跌,飞利浦转型的最后一个赌注,医疗健康行业,也陷入了危机。

毕竟医疗行业是需要持续研发和严格的质量监管,没有做到位的飞利浦最终还是失败了,没有恢复之前的优秀品牌能力。

原先飞利浦依靠多元化占领市场,业务范围从电器、音响到照明,似乎所有赚钱的行业,飞利浦公司都有涉及。

但是市场变化之后,飞利浦没有及时转变回来,也就导致他样样通,样样松,特别的尴尬。

就算更换了5任CEO,也没有挽救回来他的名声,从财富五百强跌了出来。

现在飞利浦虽然是百年品牌,但是技术创新却很少,市面上的飞利浦产品大多是中国代工厂的贴牌产品,飞利浦只提供品牌授权。

这种模式降低成本的同时,弊端也很明显,几乎没有自身的专业技术。

如今的飞利浦更像是运营商,而不是做出过硬产品的产品制造商。大家过去盛赞的工匠精神放在现在的飞利浦身上似乎有些嘲讽。

未来就看接下来飞利浦能不能做出好产品,把产业转型成功了。

参考文献

中国质量新闻网——飞利浦一产品被查出问题 曾因“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