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第一城,为什么是广州?

发布时间:2025-09-28 10:48  浏览量:1

这两天,国内服装圈流行一句话:为了一件衣裳到广州

近日,2025广东时装周开幕,国内半个时装圈的人都跑到番禺了,广州作为“中国衣都”、“世界衣橱”的行业地位,再次得到彰显。

在广州,一件成衣从设计到发货走完全部流程,最快只需一天,这种极致的供应链能力,既培育出一大批像UR、比音勒芬、歌莉娅、骆驼等知名服装品牌,也培育出“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模式,助力希音等跨境电商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

有人说,广州的服装人已经把服装供应链分拆到“原子级”的颗粒度,并实现“像素级”的精准掌控,下面就来展开说说。

01庞大的产业规模

广州的服装产业规模有多大?

数据显示,广州是全国四大服装制造产业集群之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

目前,广州全市拥有187个纺织服装市场(纺织55个、服装132个),7.7万家经营商户(纺织1.9万家、服装5.8万家),形成6大纺织服装市场集群,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大纺织市场集群和全国知名服装集散地流花矿泉、十三行、沙河、石井及新塘服装市场集群。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拥有服装企业及关联企业近5万家、服装服饰品牌7000个以上、服装设计师上万名,具有总体规模大、经营品种多、供货能力强等特点。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州服装商贸集散功能主要集聚于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和荔湾区,生产主要集聚于白云区、番禺区和增城区。

从销售额来看,广州纺织服装销售额约占全国10%,产品辐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广州纺织服装大类商品出口达460.9亿元,成为万亿外贸中的重要支撑。

数据还显示,以服装、美妆为核心的广州时尚产业,已经是万亿级的产业规模,足见广州产业根基的深厚。

02海量的人才供应

庞大的服装产业,需要海量的人才供应,很多外地服装企业搬到广州,就是看中了广州的人才优势。

数据显示,广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设计师群体,广东省服装设计师总人数超过10万名,其中近一半集中在广州。

另外,广州的高等院校也服装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

目前,广东省开设服装相关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超过35家,在校生约3万人,每年为行业输送8000多名专业人才,其中三分之二选择留在广州发展。

03极致的供应链效率

业内一致认为,广州服装产业最令人惊叹的优势在于其极致的供应链效率。

当下的广州服装产业,已构建起一套覆盖全链路的产业生态:从面料辅料的源头供给,到设计研发的创意输出,再到打版试产的精细打磨、规模化生产加工,乃至终端的展示销售、品牌发布,最后到物流运输的高效配送,每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形成了360度无短板的供应链闭环。

依托这个强大的供应链,境电商巨头希音还打造出独特的“小单快反” 柔性供应链体系:一件成衣从设计师笔下的概念图,到完成生产、打包发往市场,最快仅需24小时便能落地。

一件成衣从设计到发货,最快只需一天,这种极致的响应速度与高效的协作模式,在其他城市难以复制。

值得一说的是,广州服装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并非刻意规划的结果,而是一套自然生长、自发成型的产业分工生态在支撑。

在海珠、番禺、增城等产业集中区域,大大小小的服装工厂各有专精、各展所长:有的潜心钻研针织工艺,有的专攻梭织服饰生产,有的则聚焦牛仔洗水这一细分领域,共同织就了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网络。

04上海服装企业转战广州

更关键的是,这里的协作不是远距离的产业链对接,而是 “楼上裁剪、楼下缝制”、“左邻供面料、右舍做印花” 的街坊式联动,无需复杂协调便能高效配合,这种高度集中与极端紧凑的产业生态,也是很多城市不具备的。

比如,在中大门布匹市场,七大功能板块联动3000家商户、3500名设计师,以及6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500多家制版工作室等全产业供应链资源,打通“从一块布到一件衣”的全流程。

有人说,广州这是把服装产业的供应链,分拆到“原子级”的颗粒度,并实现“像素级”的精准掌控。

相比而言,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服装产业的上下游往往是分布在不同的城市,需要多城协作,难以像广州这样可以在一个城市、一个区甚至一条街道就可以完成。

在这次的行业沙龙上,深衣集团合伙人就分享了广州“货拉拉10分钟服装生态圈”的诱惑,因为广州服装产业的高效性,他们跨越了千里从上海转战到广州扎根,开始了大码女装的创业之路。

从生态链来看,广州已形成汇聚平台、卖家、物流、园区、支付、营销、海外仓等全要素的服装贸易生态,构建起一个快速响应、自我迭代的“雨林式”跨境电商生态。

今年开始,广州跃升中国直播电商第一城,就离不开服装产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