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25 17:50  浏览量:1

9月20日下午,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徽商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对接会在合肥举办。本次对接会是自2018年以来,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中第7次以徽商为主题举办的专项活动,致力于打造成为安徽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高质量推进“双招双引”的重要平台。

当下,徽商已不仅是一个群体的称谓,更是一个工业文化符号,代表着一种力量。

数百年前,在古徽州走出一群人,他们没有被当地的崇山峻岭桎梏住追梦的脚步,怀揣梦想与希望,奔向他们的“诗和远方”。他们以诚实守信的理念,在广宇之下的大地上,蹚出一条条商贾之道;他们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波澜宏阔的商业蓝海,拼出几百年商业传奇。由此,一代一代的“徽骆驼”,从皖南的名山秀水,走向世界。

如今,新一代徽商又扛起“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大旗,赓续徽商精神,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辉煌。

在徽商分享环节,广州紫为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友良发表了《“人工智能+”与应用场景创新》的演讲。顾友良认为,人工智能与多产业融合将催生新方向,如“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体+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巨大市场潜力。只有把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以及土地、人才、技术、资金、数据要素一体化融合,才能推动新经济形式落地。人工智能的未来是能在线下可交互的数字产业园区,应以新科技推动新产业、新产业改变新生活,新生活推动新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玮发表了题为《面向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落地路径》的演讲。游玮认为,机器人的本质是人类的“市场工具”,其核心使命是服务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载体,二者的完美结合应首先落地于制造业。应给机器人开发一个专用系统,让机器人从传统功能机时代变成智能机时代,用智能机器人解放人类生产力,让人人会用机器人,厂厂都装机器人,家家都有机器人。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球首席执行官夏迎松发表了题为《AI赋能智能制造·共创高质量发展》的演讲。夏迎松认为,如今的制造业竞争,已从“比产能”转向“比智能技术应用能力”———谁能高效生产、降本增效、灵活应对订单变化,谁就能抢占先机。

安徽是发展智能制造的“风水宝地”,已是“中国汽车第一省”,同时身处长三角有利位置,能与上海的芯片、江苏智能设备、浙江工业软件无缝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智能制造从来不是“独善其身”的竞赛,而是“利他共生”的征程。夏迎松呼吁:少一点“技术壁垒”顾虑,多一点“互通有无”胸怀;少一点“单打独斗”坚持,多一点“协同共赢”行动。

上海易航海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明星作了题为《AI 驱动下的农业:从生产革新到产业升级的探索》的分享。高明星认为,AI是当前最前沿的科技力量,与农业融合,可以实现从一粒种子到绿叶菜、包装、加工的全程自动化,每天都有菜收。AI对农业生产的革新体现在AI精准决策,让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重新定义农业效率。同时,AI可以赋能产业集群打造,通过大数据将流通端、生产端、消费端三端联结,实现三端融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关键在于构建农业产业集群新生态。

当日,会上发布的《徽商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各类徽商组织566家;2024年,徽商回归总投资额211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5.1%。

“十四五”以来,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营收由2020年的3.8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5.49万亿元,位次由全国第12位提升到第6位,占全国比重由3.6%增加到4%,迈入了“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这些进步的背后,有徽商企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奇瑞、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知名徽商企业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

徽商的发展已经与安徽的未来紧密相连。

近年来,徽商回乡成为一股热潮。早在2013年,安徽就将推动徽商“凤还巢”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于当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徽商“凤还巢”。

徽商心系乡梓,家乡厚植热土。

对接会上,芜湖市、铜陵市、黄山市、东至县、当涂经济开发区相关领导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区位交通优势、最佳营商环境和双招双引政策等作了精彩推介。同时,徽商“凤还巢”投资安徽制造业代表性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六安市、铜陵市、池州市、黄山市、萧县、当涂县、东至县等市县的多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这些项目的落地投产,将为推动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徽商“凤还巢”再添浓墨重彩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