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绘天山丨中国电信新疆公司70年 数智“花开”书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25 11:16 浏览量:1
当第一缕晨光拂过天山山脉,伴着木卡姆的悠扬乐声,美好的一天拉开序幕——
在和田县,200 余所学校覆盖VR 全景教学,学生们正戴着设备“云端逛故宫”;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油田,石油工人依托5G网络,实现远程操控智能钻机;在新疆博州畜牧产业园里,牧民古丽娜尔轻点手机,就对牛群位置与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在喀什古城,香妃茶馆的艾则孜·玉苏普通过5G-A网络与家人视频通话,屏幕里的笑脸清晰如晤;在海拔3600米的乌拉其村,牧民买买提·艾力与乌鲁木齐专家进行一场跨越天山的5G远程问诊……
一天一天,日月轮替,连成了一年又一年的光阴。
70载改天换地。时代变迁中,从“信息孤岛”到数字高地,如今的新疆,信息天路飞架天山南北、信息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数字创新赋能千行百业,昔日“家底”贫寒,而今处处新颜。
70载砥砺前行。岁月更迭中,从手摇电话到5G时代,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自治区发展战略、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宗旨,久久为功、风雨兼程,为2600万名各族儿女铺就幸福之“路”,为166万平方公里大美边疆铺就跨越发展之“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以高质量发展交出优异答卷。
红色电信,初心如磐担使命
“每天至少要通过手摇电话和站里保持3次通话,两次是测试线路是否正常,一次是报平安。”1961年参加工作,现已85岁的新疆电信哈密长途传输局退休职工郭振岺,仍清晰地记着那段戈壁岁月。
1955年,为保障新疆唯一的长途电信线路畅通,苦水护线巡房在戈壁设立,维护人员守护 67公里线路、1340 根电杆,年攀爬高度相当于6.5次珠峰,并创造了6年无障碍的“苦水神话”。
苦水旧址位于新疆哈密市以东135公里处,因此处有一眼苦涩的井水而得名。1955年,原哈密长途电信线务站为维护兰州至乌鲁木齐长途通信线路在此设立了护线巡房,确保新疆唯一一条长途电信线路畅通。注:国务院国资委近日举行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信息通信行业)名录发布活动,20个工业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电信新疆哈密长途传输分局苦水旧址。
2025年4月4日,新一代苦水班成员在曾经的苦水旧址向苦水前辈做传承红色电信精神宣誓,深情告慰前辈
如今,20名“90后”组成的新一代“苦水班”接过接力棒,肩负9635公里光缆、19个机房、852个基站的维护重任,凭借硬核实力获得“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从“手攀电杆”到“智能守护”,从67公里到近万公里通信网,技术与范围在变,但“苦水精神”未变,并在70年的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这正是中国电信新疆公司践行红色电信精神的生动注脚。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明确其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特殊战略地位。作为百年央企,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始于1893年,正式开通电信通信让这片广袤大地有了“千里传声”的纽带。上世纪30年代,“半部电台”化作“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红色电信事业由此起步。百年时光淬炼,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始终如一,肩负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责任使命,让红色电信精神在传承中发展。
2015 年,在曾见证“电波穿云”的原昌吉发信台旧址建成云计算基地,开启从传统通信向“数据上云”的转型,让红色旧址焕发数字新活力。2018 年,其响应“云改数转”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今,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已建成全疆“1+16+X”天翼智能云架构,云池规模居行业首位,从“半部电台”到“云上新疆”,让承载红色记忆的土地在数字时代愈发熠熠生辉。
新时代的中国电信新疆公司传承红色电信精神,已建成创新领先、能力一流、社会认可的空天地一体化应急网络和保障体系,数次承担突发事件、重大保障、社会服务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成为应急通信保障的国家队、主力军。
2007年6月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在某重要活动保障任务中的现场图
作为国家在西北地区战备应急通信业务的主体单位,中国电信新疆公司保持“铁军”本色,多次出色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际军演、全国两会及玉树、汶川地震等各项重、急、险、难救灾活动通信保障服务,践行红色使命。为守护通信“生命线”,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积极构建覆盖陆海空天的一体化、数字化的应急保障体系,在全疆率先推出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实现空天地多域协同接入。
利用科技创新推动网络安全发展,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已构建面向个人、家庭到行业的安全产品体系,自主掌控网络安全、云安全等核心技术,防范和化解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致力于为全疆提供安全的数字化转型保障,为民众提供安全的智能信息服务,进一步筑牢建设网络强国的坚实屏障,让红色基因在守护数字安全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中国电信新疆公司还将央企担当绘进民族团结的“同心圆”里,写进万里边防的信息服务里,融进乡村振兴的长期帮扶里…一幅幅“同心筑梦”的生动图景在大美边疆徐徐展开。
70年来,党旗高举,堡垒牢筑。从戈壁护线到数字赋能,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始终以红色电信精神为指引,让初心在边疆大地上持续扎根,让使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光芒。
打破“孤岛”,翼心“织”网惠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通信极度匮乏——每分钟仅能传输20个汉字的人工电报机,唯有军政要员可使用。195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电话容量较1949年翻倍至1451门,长途通信仍依赖短波无线电报维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话多为单位或集体安装,普通百姓依旧“一话难求”,拨打电话还需经县、市、自治区多级总机转接。“最远的乡邮所,打一次电话得中转三四次,喊得嗓子冒烟。”当时在乌鲁木齐邮电局任职的接线员赵全红,每日要手动插拔通信塞绳上百次。
新疆农牧区地处偏远,地域广袤,农牧民长年不通通信,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全面推进电话村通工程,让农牧民得以更便捷地与外界连通。
2008年,一位牧民正在通过电话与远方的亲人联系
电信工作人员在牧区帐篷前,耐心向牧民讲解5G应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如今只需轻点屏幕,通话便能“秒达”千里之外。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亚喀艾日克村,62岁牧民买买提・艾沙感慨这一变化:“年轻时给儿子办满月酒,得骑骆驼走一天一夜去县城发电报;现在家有喜事,点几下手机,连北京的亲戚都能视频喝喜酒!”
位于新疆喀什叶城县165公里外的西合休乡长年电话不通,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员工翻越海拔高达3150米的阿卡孜达坂,克服严寒等恶劣条件开通了5G基站,解决了新藏线沿线村民的通信问题。
2023年12月中国电信新疆公司装维员工正在进行通信基站维护
从“骆驼电报”到“云端互联”,通信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步履铿锵。
从上世纪50年代建成较完善的无线通信网,到80年代初步形成立体化传输格局;再到90年代亚欧光缆、南北光缆工程落地,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打破一座座信息“孤岛”,搭起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为西部新疆大开发、大开放筑牢根基。
进入21世纪,新疆与内地的“数字鸿沟”持续缩小。2004年实现乡镇及多数行政村通电话,2012 年全面达成“乡乡通网络、村村通电话”,3G网络广泛覆盖。如今,新疆5G基站近3.5万个、千兆光端口近千万,所有行政村通光纤宽带与4G,所有乡镇通5G,一张高速泛在、云网融合的智能化数字网络,已深植新疆发展肌理,成为“数字新疆”的坚实底座。
新疆,地域辽阔,长路难行。70年来,作为通信“国家队”,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在荒漠沙海、高山盆地间,织就贯通天山南北的立体化“信息天路”,让“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化作边疆百姓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
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实现了先进的5G-A全覆盖,为新疆文旅插上数智新翼
“以前卖畜产品得托人带下山,哪能想到现在手机能逛‘巴扎’、电脑能卖牛羊、上网还能学技术!”喀什塔什乡阿潘多克村党支部副书记依明托合提・买吐孙的感慨,道出了各族群众数字生活的蝶变。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面向屏幕谋发展”,如今,该村小学靠“班班通”对接北京名师,牧民麦格提直播卖出高山冷水鱼,村医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连线三甲医院专家解疑难——“幼有所学、中有乐业、老有所医”的愿景,在昆仑山深处的阿潘多克村落地生根。
一条条信息“天路”架进越来越多的阿潘多克村,不仅输送着通信信号,更输送着教育公平、致富机遇、医疗希望……书写发展速度与民生温度交织的新篇章。
70年来,党旗高举,数字为民。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信息化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让“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从愿景照进现实,以数字之力为稳边、固边、兴边注入强劲动能,让各族民众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硕果盈枝,万里征途“为疆来”
玛纳斯万亩棉田里,无人机正低空作业,棉农老马感慨“空中铁鸟’一小时干了几十人一天的活”;乌鲁木齐至塔什库尔干县的“天翼无人机物流中心”,将急件运输从48小时压缩至6小时,2025年上半年已运货超200吨;库尔勒机场内,巴州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一中心三站” 随无人机升空落地……这些鲜活场景,正是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深耕低空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积极推进信息化农业设施建设,在新疆玛纳斯(巴州等地)通过5G +物联网技术让播种、采收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助力棉农高效丰收。
新疆棉田采收季现场,5G赋能的自动化采棉机在雪白棉海中穿梭作业,技术人员站在田间监测设备运行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算力支撑。2024年10月,中国电信携手哈密国投、华为打造的全疆首个1000P 集装箱式智算中心在哈密点亮交付,为新疆低空经济及数字产业发展筑牢算力底座”。
2024年10月中国电信在新疆哈密实现了哈密国投算力场1000P项目首期成功点亮及投运,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算力动能。
“数算国力赋能哈密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哈密国投算力场1000P项目首期点亮及投运仪式现场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基础。紧跟国家战略与自治区号召,中国电信新疆公司以通信基建与技术创新为抓手,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将5G、物联网、AI等新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让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串“首创”答卷:
全球首例AI辅助咽喉手术机器人,打破空间限制实现5000公里超远程精准操作;5G赋能世界最长高寒高海拔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加速各族民众“向崇山要通途”的夙愿;全疆首个“5G + 北斗”智慧农业示范区落地和田县,让戈壁荒滩长出“数字庄稼”,告别“靠天吃饭”历史;建成南疆首个“空天地一体化” 智慧矿山,以“无人化、少人化”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率先在霍尔果斯市政府企业服务平台部署全疆首个口岸城市 DeepSeek大模型,精准匹配“一带一路” 沿线服务需求。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积极以信息化助力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建设,实现了 5G信号全覆盖,并依托“5G+物联网”技术达成施工人员安全定位、挖掘信号实时回传等智慧建造应用,为超级工程注入数字动能。
中国电信施工人员正在隧道内调试5G设备
70 年来,党旗高举,风雨兼程。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的发展“年轮”始终与边疆信息化进程同频共振:
从1893年建成首个连接北京与边疆的有线电报网,到1958年开放无线电传真,再到1984年首次开通北京至乌鲁木齐卫星电路,边疆人民和首都人民的心连得更紧了;从1996 年自主建成当时最大的通信工程——南北疆光缆,到2002年构建“五环双出疆”光缆骨干网,实现几代电信人的夙愿;从2012年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挂牌,到2020年在中蒙“红山嘴—大洋”口岸开通首个4G通信基站,夯实“一带一路”信息基础设施……
中国电信新疆公司用一次次历史性突破,填补多项发展空白,让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新疆发展的“加速器”,持续为边疆社会进步、经济腾飞与民生改善注智赋能。
“新疆的发展为了人民,新疆的发展依靠人民,新疆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党的领导下,新疆从百废待兴走向百业兴旺,从偏远闭塞迈向开放前沿。新征程、新起点,中国电信新疆公司以数智之力绘就向“新”征途,为日新月异的新疆注入动能,续写数智为民新篇。
70载山河巨变,当信息天路铺进雪山戈壁,当信息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当数字浪潮奔涌而来,占祖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正书写着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壮阔答卷。作为发展新疆、建设新疆、服务新疆的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将继续扛起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使命责任,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以“儿子娃娃”的拼劲和韧劲,只争朝夕、实干为要,与各族人民携手共绘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