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王夫人藏在大观园的女子,让贾府走上绝路,让王夫人悔断肠

发布时间:2025-09-24 22:10  浏览量:2

贾府的大观园就是一个“女儿国”,这里有贾府自己的姑娘,各个亲戚家的女儿,还有伺候各个主子的丫头们。跟随她们而来的,还有一个同贾府任何人都没有关系的女子。

她一直都被王夫人藏匿在大观园中,她的来历成谜,在后期贾府遇难时,她也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神秘的女子就是在贾元春要省亲前,大观园落成之后,她才被请到家里来的,听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是知道她便是妙玉。

妙玉的身份,似乎在简单中藏着不简单。

妙玉来到贾府的契机,就是元春省亲贾府在大观园里修建了一个栊翠庵的“家庙”,庙宇自然就需要请尼姑、道姑来念经诵佛,还需要一个主持管理她们。管家林之孝家的接管了找人的差事,妙玉就这样被找到了。

原文18回林之孝家的是这样请示王夫人的: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在京城里想要请一个尼姑到贾府住着修行,贾府的待遇好谁都知道,这可是一个极好的工作,可是就偏偏轮到了没有回到苏州的妙玉,而且她轻易还不肯入贾府,王夫人得知后不仅不生气,反而还让下个“帖子”请她。

能够让贾府下帖子邀请而来的人,没有一点身份的话,也不是不太可能的。

再看妙玉平日里的生活用度,似乎一点都不逊色于贾府,她拥有的奇珍古玩比贾府的东西都要好上许多。

有一次,妙玉单独请黛玉、宝钗和宝玉一起喝茶,她给黛玉和宝钗都用了珍贵的杯子来喝茶,她用自己喝过的杯子给宝玉倒茶,宝玉一开始还有些嫌弃她“厚此薄彼”,但是妙玉却说了一句“你家未必找得出这样一个‘俗物’”。

妙玉此言就是假意贬低实则夸赞她自己的茶具好,贾府都比不上。这样的“嚣张”,她家必定是有些“底蕴”在的。且看她后来,直接就把刘姥姥喝过一口的“成窑杯”不要了送给她了,这可都是价值不菲的东西。

如果妙玉家中只是普通的“读书仕宦”之家,未必有的起这样的家底,能让妙玉对贾府不屑一顾,视钱财如无物。

贾府对于妙玉的态度也很好,妙玉的性格属于“万人都不入她眼”的地步,就是她对谁都看不顺眼。

黛玉已经属于“世外仙姝”的类别了,可她居然说黛玉“大俗人”;她对大少奶奶李纨等人都不买账,可是她们都不说她,只是懒得和她打交道而已,就连贾母,她都敢不想招呼就罢了,她离开她都不起身来送一送。

细想之下,真的觉得妙玉“嚣张的过分”了,因为还没有人敢这样对待贾府的众人的,关键她都不算是贾府的亲戚,她只是算是到贾府来“打工”的,她属于为贾府服务的人。

可是,贾府里的人不仅没有人要给她“立规矩”,惩治她一下让她懂得尊卑,反而人人都有些“让”着她,就是不和她计较,大家最多也就是不和她玩罢了。

诸此种种,都让人在疑惑,妙玉到底是什么人?有人说她是坏了事的忠义老亲王的女儿,她到贾府来本就是故意安排的,想要让她在贾府待着避祸。妙玉待在贾府的目的属于避祸不假,但是她的身份未必有这么高。

而且也确实说过妙玉是有亲生父母的,所以妙玉的家世应当就是同贾府差不多或者略高的人家,类似林家。

妙玉在很多方面都与黛玉很像,她的脾气性格与黛玉如出一辙,她幼时的经历就和黛玉一样,只是黛玉没有出家,如果黛玉出家了没准就是妙玉,妙玉留在世俗的话就该是黛玉这样,多了一分人间烟火气。

妙玉就是黛玉在佛堂的一个分身,那么她的家世与黛玉应该是差不多的。贾府对于林家是认可的,甚至都是愿意联姻的家族,所以妙玉的家世最少与贾府都是应该齐平的。

只是妙玉到贾府的目的也是为了藏起来,因为她连贾府都出不去,其他人压根也无法找到她的所在,她躲避的目的多半也是因为她的身份,她就是罪臣的家眷。贾府将来注定会被抄家,可是收留妙玉这件事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