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关系里,总爱拒绝“看见”的人都怎么了
发布时间:2025-09-24 20:09 浏览量:1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在亲密关系中,相爱的两人同样需要明亮的眼睛,看见对方的付出、看见自己的感受、看见细微的小事。
在《卡皮巴拉不内耗》一书中,作者沈万九说:“爱情,可以说是人世间最大的一场冒险;婚姻,更有着太多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做一些功课,而不是简单地把命运交给运气,或所谓的缘分。
婚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只有睁大双眼、努力寻找,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看见幸福的模样。
01
看见对方
《卡皮巴拉不内耗》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包括亲密关系在内的所有社交关系,其第一大动力是“存在感”。
而所谓“存在感”,就是人人都渴望自己的付出和感受被看见。
有这样一则幽默的寓言。
夫妻二人结婚后,妻子不仅上班赚钱,还长期承担着所有的家务。
而丈夫却并未把妻子的付出看在眼里,反而常常挑三拣四、指手画脚。
有一天,晚餐桌上只放了一只鸭腿——对于夫妻两个人来说,这很难分配。
丈夫一如往常地指责妻子:“怎么只有一只鸭腿?这让我怎么吃?”
妻子却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鸭子本来就只有一条腿呀。”
紧接着,她把摸不着头脑的丈夫拉到院子里,指着缩起一条腿、正在睡觉的鸭子们说:“看,这里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
丈夫非常气愤,觉得自己被耍弄了。
于是他拍了两下巴掌,鸭子纷纷惊醒,把缩起的腿放了下来。
妻子却说:“看,鼓掌才有第二条鸭腿。”
很多时候,另一半为家庭付出了太多,而我们却未曾珍惜。
看见对方的付出,并加以认可和感谢,才是明智的做法。
其实,“看见”对方的付出,不意味着自己欠了一笔债,而是向对方表明,自己不会糟蹋ta的心意,是值得付出的人。
因为人怕的从来不是付出,而是真心错付了负心人。
武志红曾说:“每个人的真实需求,都是渴望被看见。”
你看见了,ta就知足了。
02
看见小事
很多时候,婚姻最终走向破碎并不是因为某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引爆矛盾,而是在日积月累的小事中,逐渐积攒了怨气。
《卡皮巴拉不内耗》的作者沈万九曾经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他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来访者,婚姻不幸,家庭破碎。
这一切的起因是,她的老公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而她自己则性格偏软。
长期以来,婚姻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不满,她都不敢表达、默默地堆积在心里。
后来,在事业高速发展期,老公却要求她生二胎,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的心理终于无法承受种种不满,又不敢与老公沟通,于是她把这些不满情绪统统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而老公也不明白为何她总是语气不善地教育孩子,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
终于,争吵开始无可避免地出现,婚姻渐渐走向尽头。
有人说,伴侣令自己失望的原因,往往只是最初的一件小事。然而,因为没有及时沟通,这件小事在心里变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疙瘩,年深日久,像雪球越滚越大,最终把关系压垮。
请记住,回避冲突不是美德,你强行忍在心里的每一个不满,最后都会加倍偿还。
有问题及时交流,有误会及时澄清,才是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在越令人满意的关系中,夫妻双方为沟通付出的努力越大。
在情绪还没有堆积得太多时,及时发现微小的隐患,聊聊天、拌拌嘴,把心里的不满都说出来,把不满化解在萌芽状态。
微小的情绪分开来看无关紧要,可是经年累月地累积,就会变成一点就着的火药桶。
能看见每一件小事,并懂得及时沟通和解决,这样的婚姻才能长久。
03
看见自己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情节。
财主老爷陈佐千有四个姨太太,每个姨太太的宅子前都挂着一个大红灯笼。
如果老爷决定去哪个姨太太那里过夜,就会点亮这个灯笼;如果哪个姨太太让老爷不高兴了,灯笼就会被黑布封起来,称为“封灯”。
一旦被“封灯”,这个姨太太的地位就会急转直下,命运难以预料。
作者沈万九点评道:“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规则下,每个女人都会想尽办法获得老爷的欢心,完全没有自我。”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在婚姻生活中,唯有看见自己的感受、重视自己的需求,方能保持主体性、不迷失自我。
闺蜜小李在大学毕业后迅速与男友完婚。
刚结婚时,小李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揽下了所有家务,丈夫想搭把手都被她拒绝了。
长此以往,小李家中的杂活几乎全由她一个人包了。
可是,两年过去,小李却越来越频繁地向我诉苦。
她说:“我明明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牺牲了职业上的机会、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独处的时间,可是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
我对小李说:“付出和快乐从来不能画等号,只有那些你心甘情愿、行有余力的付出,才能为你带来快乐。”
后来,小李渐渐地把重心从家庭收回自我,学着培养一些业余的爱好和副业,也把更多精力投入职场中。
再次见到她时,小李拿着一张精心装裱的书法向我展示,笑容和自豪再次出现在她的脸上。
德国作家黑塞在《荒原狼》一书中写道:“无法自爱就无法爱人……”
婚姻是所有社交关系中最特殊的一种,我们往往因为太爱对方,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可是,一个爱你的人,会更希望你对自己好一些,而不是呕心沥血地付出。
婚姻中,先“自爱”再“互爱”,是夫妻相处的不二法则。
大学时,一位钻研社会心理学多年的教授曾对我说:“真正懂得爱的人,会拥有神奇的‘超视觉’。利用这种‘超视觉’,他可以体谅对方、接纳自我,最终达到安宁喜乐的境界。”
在亲密关系中,夫妻双方都需要拥有能看懂“爱”的眼睛,懂得伴侣的付出,明了自己的感受,也洞察看似微小的细节。
读懂这本《卡皮巴拉不内耗》,愿我们都能将婚姻中的风景尽收眼底。
作者简介:鸣谦,青年写作者,曾在新媒体平台发表若干篇10w+作品,曾在省部级纸媒发表散文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