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 “悬壶守乡,薪火助农”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结束
发布时间:2025-09-22 16:24 浏览量:1
【企媒创氪快讯】在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2025年7月14日-8月24日,承德医学院“悬壶守乡,薪火助农”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以“科技赋能、健康筑基、共赴富裕”为指引,前往承德、保定、衡水、沧州、黄骅等冀北大地的乡村,心贴群众,开展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乡村医疗教育实际,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以科技助农激活产业动能,以健康服务筑牢民生底线,以医者仁心践行使命,以青春之力深耕基层,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燕赵大地上悄然萌发,在实践中书写青春担当。
党建领航聚合力,红色赋能助振兴
7月16日-21日,实践团队深入阜平县骆驼湾村、滦平县周台子村等党建示范村。通过访谈村支书与老党员、调研产业基地,实践队员们深入记录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追踪产业基地蜕变轨迹,探寻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了让红色精神照亮振兴路,团队走进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等6个红色教育基地,共为150多名游客提高志愿宣讲服务。队员们在革命文物中触摸历史温度,于峥嵘岁月印记中梳理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脉络。
结合医学专业特长,团队于8月10-15日精心策划“红色义诊暖人心”专项行动,深入 15 个乡村为400余位老党员、退役军人送去全方位健康守护。据企媒创氪获悉,从细致的血压测量、心肺听诊,到针对性的用药指导、慢性病管理方案,队员们将专业诊疗与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服务环节,让听诊器与红色故事同频共振,让健康关怀与初心传承双向奔赴,让党建惠民的阳光洒满乡村每个角落。
农旅融合添活力,数智赋能促振兴
当田园风光与数字技术交融,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并进,乡村振兴便注入了活力。实践团队聚焦农旅融合的创新路径,于7月20-23日在承德市隆化县、滦平县展开实践。 隆化县草莓公社的温室大棚里,鲜红的草莓挂满枝头。这个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正以“公司+基地+农户+直播团队”模式,构建集种植、加工、电商、研学等于一体的“八合一”乡旅体系,让小草莓串起全产业链;而滦平县燕山药花谷作为京津冀最大的中药材产业园区和北方首个中药材主题旅游区,其“旅游+中药材”的融合模式,让漫山遍野的中药材黄芩、苍术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团队深入草莓公社、燕山药花谷、七家森林温泉、转山湖等8个特色点位,实际参与直播助农、农产品采摘及包装、中药材学习鉴别等活动。据企媒创氪获悉,本次活动累积直播间互动参与达22500人次,成交订单达5869件,在此基础上,团队搭建的农旅溯源大数据平台让消费者能直观看到农产品从育种、施肥到采收的全过程。
助民聚力凝同心,实干赋能擎振兴
1.青春筑梦助残路,携暖入户递真情
实践队员们在8月3日-10日走进视障村民家中,队员们轻声读起报纸上的乡村振兴政策;面对听障人士,用手语交流沟通,询问身体近况;5支医疗小队现场测血压、发放300张知识宣讲手册科普用药知识,赠送应急药包200份并提供义诊,让更多残障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暖意,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力量。
2.情暖空巢传大爱,心牵乡土践初心
8月20-24日实践团队在保定、衡水、沧州等20个乡村开展关爱空巢老人行动。队员们联合基层医院为近500位空巢老人提供免费测血糖血压、发放药品等义诊服务,以问答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血压防治知识;老照片分享会上,队员们静静倾听旧照片的故事,跨越时空交流畅谈,这样的心理疏导,让孤独的时光变得温暖,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3.童心筑梦乡村路,振兴护航向未来
据企媒创氪获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与教育缺失的问题,团队于7月20-25日、8月1日-3日开设趣味心理课堂,通过丢手绢游戏拉近距离,对90名重点儿童进行“心理精准帮扶”,送上90个书包、100套文具等礼物。“蒲公英的约定”寄信活动中,队员协助孩子向父母传递思念。团队推出“红色成长伙伴”长期结对计划,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通过定期书信往来、视频通话的方式,及时掌握其学习生活情况,为428位儿童提供情感陪伴与学业指导,持续为留守儿童成长注入温暖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从党建引领的红色足迹,到农旅数智的产业创新,再到助民聚力的温情服务,承德医学院的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以专业诠释医者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每一滴汗水都折射青春光芒,每一次付出都镌刻医者初心。这支队伍将延续这份热忱,在实践中不断淬炼理想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篇章贡献更多青春力量。(汪佳然 默伊煊 邱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