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找巴基斯坦当保镖,中国不出一兵一卒,打开了中东战略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5-09-18 14:52 浏览量:1
9月17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一项堪称历史性共同防御协议。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一幕。
因为这就好像一个钱多但没有安全感的大佬,跟一个贫穷但有肌肉有核弹的硬汉,突然联手了。
这种联合所形成的化学反应,可能将会给中东局势造成我们难以想象的改变。
那么沙特和巴基斯坦为什么会选择联手,此举又将如何影响中东局势呢?
首先,双方的联手,跟以色列前几天的军事行动有着直接联系。
就在八天前,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空袭,导致包括卡塔尔安全部队成员在内的6人身亡。
事件发生后,海湾阿拉伯国家间弥漫着一种不安氛围——长期依赖的美国安全保障,似乎不再可靠。
毕竟卡塔尔一年给美国贡献那么多保护费,结果以色列说打就打,美国装备和美军全都变成了瞎子、聋子。
说白了,自己养条狗面对外敌入侵,可能都会叫上两声,结果美国却当作看不见。
在此背景下,那些中东国家如果还敢相信美国的保护承诺,恐怕才是真的傻了
沙特和巴基斯坦此次签署的共同防御协议明确规定:任何对任一国家的攻击都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
这种措辞在国际防务协议中相当强硬,让人不禁联想到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沙特官员向路透社透露:“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当被问及是否包括核保护时,这个回应显得意味深长。
巴基斯坦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沙特一直寻求核保护伞。
原本外界预期沙特可能通过美国获得这种保障,但现实却走向了不同方向。
这种选择背后反映出的信任与怀疑,值得深思。
虽然中国没有直接出现在签字仪式上,但不难看出,我们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熟悉南亚地缘政治的人应该都清楚,巴基斯坦是中国最坚定的好友之一,两国之间的“铁杆友谊”历经时间考验。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已经将两国利益紧密交织在一起。
沙特找巴基斯坦当保镖,不就是拜在了中国门下吗?
通过巴基斯坦这个可靠伙伴,中国能够间接扩展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而不需要直接作出军事或政治承诺。
这种模式堪称战略大师级手笔:既避免了直接卷入地区冲突的风险,又实质性提升了地缘政治影响力。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美国和以色列自找的。
因为就在协议签署前两天,50多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在多哈召开紧急峰会,共同抗议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
峰会结束后发布的联合声明显示,这些国家不仅决定共同致力于暂停以色列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而且海合会已经着手在成员国军事机构间开展磋商,指示其联合军事指挥部“采取必要执行措施,激活联合防御机制”。
不得不说,美国确实被以色列给坑惨了。
最重要的中东盟友之一,正在寻找替代的安全保障伙伴。
对于美国而言,就是最为响亮的一巴掌。
说白了,当美国无法或不愿约束以色列时,那么美国对中东其它盟友提供安全保证的承诺自然变得不可靠。
信任一旦失去,重建将异常困难。
很显然,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事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顾历史,1974年沙特与美国达成石油美元协议,确立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沙特与巴基斯坦达成共同防御协议,可能标志着中国在中东影响力的一大步前进。
这种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中国通过长期经营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大国直接干预的影响力扩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效力和可持续性,正在中东这个地缘政治复杂的地区接受检验。
毋庸置疑,中东正在形成新的安全架构,其特征是大国影响力多元化、地区国家自主性增强和安全安排复杂化。
在这个重构过程中,谁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谁就能获得影响力。
多哈峰会上50多个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展示了伊斯兰世界的团结,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却是两天后签署的那份防务协议。
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安全保障模式受到挑战,新的战略格局正在形成。历史经验表明,当沙特这样的地区大国开始寻找多元化的安全伙伴时,往往预示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变革即将到来。
未来中东的安全架构可能不再由单一大国主导,而是呈现出多极化的复杂图景。
在这种转变中,中国通过巴基斯坦这个可靠伙伴,不出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存在,这或许将成为国际关系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