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与邻国边界历史复杂,千亿石油的国家为何活得像内陆国?

发布时间:2025-09-17 03:41  浏览量:2

查看中东地图时,能发现个挺有意思的情况:伊拉克的国境线特别直,就好像是用直尺画出来的,完全不考虑山脉、河流这类自然地理的分界。有一国家面积达43.83万平方公里,人口为4611.8万且拥有世界第五大的1450亿桶石油储量,却被称作“一头驮着金子却在啃食荆棘的骆驼”。

美索不达米亚这片“两河之间的土地”,独特的地理与帝国兴衰的血腥交织,便是它复杂边界的根源所在。

从一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在地理上就决定了会有边界纷争,诱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从土耳其高地流下来,在438300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地方汇聚成阿拉伯河,最后流进波斯湾。

伊拉克具备“两河合一”的地理特征,此使其顺理成章地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之所,也成为各帝国欲争夺的战略要地。如同学者所言,这片土地“乃东西方交汇之所”,五千载以来始终为一大熔炉,奥斯曼帝国那会儿就种下了现代边界争端的第一颗种子,1639年,奥斯曼帝国跟波斯帝国签了个《祖哈布条约》,头一回用条约的形式把和平给确定下来,还大体上把边界给划出来咯。

不过这种划界方式采用的是“区块非线型”的模式,所形成的是条状的“边界带”,而非明确的边界线,更为糟糕的是,俩帝国分别用自家、本国话记录条约,结果文本内容相互冲突,给往后的领土争端留下了借口,1916年,英国军官马克·赛克斯与法国外交官弗朗索瓦·皮科签署秘密协定,二人在地图上用斜线划分奥斯曼帝国遗产,一战的此安排彻底改变中东地缘格局。

英国拿下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控制权,法国则把叙利亚和摩苏尔地区给攥在手里,这种如同“欧洲绅士”般的分割,全然不顾当地民族宗教分布状况,将库尔德人划分到了四个国家,致使什叶派与逊尼派阿拉伯人不得不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之中。

1927年,英国的勘探队于基尔库克发现大油田,石油裹挟着碎石从地下喷出,那油柱的高度比井架还高,这使得边界问题愈发严峻。突然间,"此前无用的土地"因石油而变得价值连城。

1921年,英国将原本拟让给法国的摩苏尔收回,因其或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后英国强行把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三个省合并为伊拉克,并实施委任统治。

英国殖民者的随意划界造成了持久边界危机,英国政治代表珀西·考克斯爵士在给科威特、伊拉克和沙特划边界的时候,有那么一回不耐烦,他就把沙特未来的国王给斥责了,紧接着就在地图上唰唰画了几道线,这事儿就这么给解决咯。

因这种情绪化的决定,伊拉克的海岸线变得很短,仅余58公里,其中还有几十公里是内河海岸线,更让人头疼的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被科威特的布比延岛堵住了,使其沦为“内陆国家”。

两条河流的地理特性令边界稳定性更为不佳,一千多年以来,两条河流裹挟大量泥沙淤积,不断地把海岸线往前行进,古巴比伦时期海岸线还处于乌尔城之处,现今却已经向前推进了好几百公里,如此这般的地理变迁致使“水域普遍不够深邃,没有天然优良的海港”,迫使伊拉克依托邻国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进一步增强了边界的依赖性。

阿拉伯河主权争夺成为两伊关系的火药桶,此河由两条河流汇合而成,长约一百公里,为界河两岸具有极丰富的石油资源,它是“伊拉克通向海湾的唯一出海口”,1847年的协定把河界划在波斯一侧浅水区,1937年的条约改成以河面中央划分界限,1975年的《阿尔及尔协议》又重新确定以主航道中心线作为界限。

不过1980年,萨达姆正式废止该协议,称“阿拉伯河属于伊拉克”,这直接引发了两伊战争,宗教民族因素让边界问题更加扑朔迷离,伊拉克78%人口为阿拉伯人,其中什叶派占60%、逊尼派占18%,库尔德族占15%。

这种复杂的构成,致使“部落意识强,民族意识弱”的状况出现;什叶派与逊尼派彼此不喜欢,库尔德人一直谋划着搞独立。边界线的人为划定使得胡泽斯坦地区200万阿拉伯人被划给伊朗,而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却与土耳其、叙利亚的同胞分离,形成跨境民族认同危机。

现代的冲突致使边界问题始终存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中一个重要缘由便是“两国在划分边界之时存在冲突”。萨达姆称,科威特历史上属于巴士拉省,应归伊拉克,2003年美国入侵后,伊拉克国家观念没了,“伊斯兰国”的扩张使得叙伊边界不起作用了。

库尔德地区实际上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冲突一直没停过,双方都在对现有的边界框架搞挑战。地理和历史长时间相互影响着,呈现出这么个残酷规律:资源丰富的战略要害之地常常会碰到“地理诅咒”。

美索不达米亚有着优越的两河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本应该是国家发展的有利条件,可却因为帝国之间的争夺、殖民时期的划界以及民族宗教方面的冲突,成了持续动荡的根源所在。

现代伊拉克仍在承受着,一个世纪前英法"在地图上绘制线条"的苦果。要是外部势力把地理条件当作争夺的资本,那边界就没法起到守护国家的作用了,反倒成了人为划分民族、引发冲突的伤痛之处,这恰好契合地缘政治学的核心观点:地理空间并非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与战略认知紧密相关的主观构建。

声明:本文内容90%以上比例为本人原创,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以上内容都经本人严格审核和复核。图片素材来源真实素材或已获权使用。文章数据信息来源真实。文章旨在传播积极理念,杜绝不良影响,请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