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华派辞职后,尼泊尔首位女总理上台,中方沉默了数天,回应来了

发布时间:2025-09-15 23:09  浏览量:2

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尼泊尔这个夹在中印之间的小国,近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局剧变。

短短72小时内,全国暴乱,亲华总理奥利带着多位部长集体辞职,每一步都牵动着周边乃至亚洲的地缘神经。

而中方在风波中保持了数日沉默,直到新总理就职当天,才终于作出回应,这段沉默与表态之间,藏着怎样的外交考量?新总理的“过渡政府”又会给中尼关系带来哪些变数?

尼泊尔总理奥利(已辞职)

9月8日,尼泊尔政府一纸社交媒体禁令,彻底打破了这个国家的平静。

当时奥利政府给出的理由是“遏制虚假信息煽动骚乱”,可谁也没想到,这道禁令成了“火上浇油”的导火索。

禁令颁布当天,首都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就聚集了上千名抗议者,其中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举着“还我言论自由”的标语,与军警发生推搡。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局势在次日急转直下,9月9日清晨,尼泊尔议会官网发布公告,前总理奥利及内阁多位部长正式提交辞呈。

公告中虽未明说辞职原因,但此时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爆发暴乱,国会大厦外墙被示威者泼上汽油点燃,滚滚浓烟在加德满都上空弥漫了整整3小时。

尼泊尔红十字会当天发布的伤亡报告更令人揪心,这场冲突已造成51人死亡、1300人受伤,其中不少是被催泪弹击中或踩踏受伤的平民。

加德满都街头

仅仅3天后的9月12日,尼泊尔最高法院门前举行了一场简短的就职仪式,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卡尔基宣誓就任临时政府总理。

当地媒体《喜马拉雅时报》的现场照片显示,卡尔基身着深色西装,神情严肃,面对镜头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将尽力让国家恢复秩序。”

这场72小时的权力风暴,不仅让尼泊尔陷入治理真空,也让中尼这对传统友好邻邦的关系,暂时进入了“观察期”。

卡尔基

很多人把奥利的倒台归咎于那道社交媒体禁令,但熟悉尼泊尔政局的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奥利政府的困境,早在几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先看这道禁令的直接影响,尼泊尔青年群体占总人口的60%以上,社交媒体是他们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

奥利政府9月8日颁布禁令后,尼泊尔青年组织“觉醒论坛”立即发表声明,称“这是对民主权利的粗暴践踏”。

当天晚上,加德满都大学的学生就举着手机模型走上街头,抗议禁令剥夺了他们的发声权,可即便没有这道禁令,奥利政府面临的内政难题也早已积重难返。

尼泊尔军队接管街道

世界银行2024年发布的尼泊尔经济报告显示,该国失业率高达12.3%,青年失业率更是突破23.5%,大量年轻人只能背井离乡到中东打工。

另外要说的是,尼泊尔作为内陆国,80%的外贸依赖印度港口,近年来印度对尼泊尔农产品加征关税,导致尼出口额暴跌15%。

与此同时,国内腐败问题频发,长此以往,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早已暗流涌动,奥利政府的倒台只能说是迟早的事。

不过,有趣的是,奥利在外交上的表现与内政形成鲜明反差,作为出了名的亲华派,他任内推动了不少中尼合作项目。

尼泊尔前总理奥利

比如2023年升级了中尼边境的吉隆口岸,让跨境贸易额增长20%,还不顾日本方面的反对,专程赴华参加9・3阅兵。

当时日本外相曾紧急召见尼泊尔驻日大使表达“关切”,但奥利仍坚持成行,足见其对中尼关系的重视。

可再稳固的外交友好,也难以掩盖内政的失能,最终奥利只能无奈辞职,这也让中尼关系失去了一位坚定的“推动者”。

尼泊尔前总理奥利

卡尔基的上台,在尼泊尔政坛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位62岁的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之所以能被推到台前,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在民众心中的“清廉形象”。

2022年,卡尔基主审了尼泊尔前副总理贪腐案,最终判处后者5年监禁,追回赃款1.2亿尼卢比。

当时尼泊尔最高法院的判决文书公开后,不少民众自发到法院门口举牌致谢,称她是“政坛清流”。

卡尔基

而自她上任伊始,就对国内局势拿出了“救火”的姿态,9月13日,尼泊尔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向抗议活动中每位遇难者家属拨款100万尼卢比,这笔资金从紧急救灾预算中列支。

公告中特别提到,“要让遇难者家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这一举措确实起到了安抚民心的作用,加德满都的街头抗议活动在次日就明显减少。

但我们必须明白,卡尔基的角色更像是“过渡者”而非“改革者”。

奥利和卡尔基

根据尼泊尔宪法第76条,临时政府的核心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组织6个月后的全国大选,无权制定长期政策或调整外交战略。

卡尔基就职后,虽与印度总理莫迪通电话讨论边境合作,却未提及中尼关系。

对于中尼关系而言,这种“过渡”属性意味着未来半年内,双方合作只能以“稳”为主,难以有新的突破。

卡尔基

奥利辞职后,中方的“沉默”曾引发不少猜测。

翻阅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记录就能发现,9月10日、11日两天,有记者两次提问尼泊尔局势,发言人都只回应“密切关注尼泊尔局势发展,希望尼泊尔保持稳定”,并未作出更多表态。

直到9月12日卡尔基就职当天,中方才正式发声,向其表示祝贺,并声明“中尼传统友好源远流长”。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而这种“先沉默后表态”的节奏,恰恰体现了中方的外交智慧。

作为尼泊尔的友好邻邦,中方若在奥利辞职后立即表态,很容易被解读为“干涉尼内政”。

而等到新政府正式成立后再祝贺,既符合国际惯例,也传递出“尊重尼泊尔人民选择”的信号。

中尼友好

卡尔基政府的6个月任期,或许是中尼关系的“调整期”,但绝不会是“停滞期”。

对于中国而言,一个稳定、发展的尼泊尔,不仅是友好邻邦,更是西南边疆安全的“屏障”,对于尼泊尔而言,中国始终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未来,只要双方继续坚守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深化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尼关系就会像喜马拉雅山脉一样,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

信息来源:外交部发言人就尼泊尔临时政府总理就任答记者问

人民网 2025-09-15

信源截图

信源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