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世子张大豫的人生悲歌
发布时间:2025-09-12 01:16 浏览量:1
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公元386年,也即前凉灭亡十年后,末主张天锡的儿子张大豫从长安逃归河西,召集旧部反抗吕光,企图恢复前凉统治,最终被吕光镇压。张大豫的这段故事成为前凉的最后一丝余绪。
张大豫(?-387),前凉末主张天锡之子,373年被张天锡立为世子。
376年,前凉灭亡,张大豫随父一起投降前秦,离开姑臧,前往长安。虽然寄人篱下,但父子俩在长安过了7年相对安定的生活。383年,风云突变,前秦国王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跟随苻坚出征的张天锡乘机投奔东晋,而张大豫则被前秦的长水校尉、略阳人王穆悄悄藏匿于长安的家中。王穆之所以藏匿张大豫,除了两人是莫逆之交之外,可能想借助张大豫这个前凉世子的身份,来一次冒险投机。当苻坚返回长安后,王穆感到事情迟早要暴露,于是带着张大豫跋山涉水,一路上躲过前秦士卒的巡查,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河西。
前秦攻灭前凉之后,统治河西的是前秦刺史梁熙。王穆和张大豫思谋一番,决定投奔河西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因为前凉后期,张天锡专门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戎校尉”,与河西鲜卑保持了较好的关系。当张大豫和王穆前来投靠的时候,鲜卑族首领秃发思复鞬感念旧情,收容了他们,并积极提供帮助。
385年十月,前秦大将军吕光征讨西域返回河西后,斩杀梁熙,占据姑臧,自称凉州刺史、护羌校尉。由于吕光是依靠军事手段占据河西的,又采取“严刑重法”政策,导致河西各地反抗不断。张大豫和王穆觉得机会来了,便请求秃发思复鞬派人把他们送到魏安(今古浪县东)。因为魏安一带前凉的影响根深蒂固,而且当地势力雄厚的豪强焦松与张大豫的母亲——张天锡的左夫人焦氏很可能是宗族关系。
386年二月,当张大豫和王穆到达魏安后,魏安人焦松、齐肃、张济等人得知消息,马上召集数千人马,正式反叛吕光。他们在揟次(今古浪县北)迎接张大豫,以张大豫为首领,企图恢复前凉政权。并一举攻陷了昌松郡(今古浪县西),俘获昌松太守王世强。
吕光闻听大怒,他不能容忍前凉遗孤在自己的地盘造次,立即派遣部将杜进率兵征讨昌松。但张大豫的人马士气正盛,一番激战之后,打败了杜进的军队。小小的胜利让张大豫冲昏了头脑,决定一鼓作气,乘胜攻取后凉都城姑臧。王穆还算冷静,他劝说张大豫道:“光粮丰城固,甲兵精锐,逼之非利。不如席卷岭西,厉兵积粟,东向而争,不及期年,可以平也。”大意是,吕光粮草充足,城池坚固,且军队作战力强悍,目前进攻姑臧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为今之计,不如挥军向西,占据祁连山岭以西的张掖等地,厉兵秣马,广积粮草,壮大实力,然后向东扩张,不到一年,就可平定吕光。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确实是一条着眼长远利益的精囊妙计,但张大豫急于求成、盲目自大,并没有完全听从。他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任命王穆为长史,向张掖以西的郡县传递文书,搬取救兵。前凉虽然灭亡已经十年,但影响力尚存,而且后凉政权采取的“严刑重法”政策也引起各族百姓不满。文书到达后,建康太守李隰、祁连都尉严纯及阎袭等人纷纷起兵响应。河西鲜卑秃发思复鞬也派儿子秃发奚于率兵前来协助。
看到各地援兵到来,少不更事的张大豫沾沾自喜,自以为大功将成。他率军驻扎在姑臧城西,让王穆与秃发奚于在城南列阵,开始从西、南两面围攻姑臧。但张大豫实在是过于轻敌了。武将出身的吕光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一生东征西讨,屡建奇功,张大豫率领的这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放在眼里。果然,386年四月,吕光亲自率军从城中出击,首先进攻城南的王穆所部。王穆措手不及,无法抵挡,一战即溃,吕光斩杀秃发奚于等两万人。张大豫惊恐之下,自知无法取胜,便驱掠百姓五千余户,自西郡(今永昌县西北)一路逃奔临洮,企图在临洮据守。此战过后,吕光对诸将说:“如果张大豫采用了王穆的计策,恐怕无法轻易平定这场叛乱了。”
386年十月,吕光改元大安,自称凉州牧、酒泉公,建立后凉政权。
对于张大豫,吕光自然不能轻易放过。387年春,吕光派麾下将领彭晃、徐炅进攻临洮。眼看城池即将被攻破,无奈之下,张大豫又离开临洮,逃奔广武(今永登县南),而王穆则逃奔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387年八月,广武百姓不想招惹是非,他们乘张大豫不备,将其逮捕,派人押送到吕光手中。吕光下令将张大豫斩杀于人流密集的姑臧市集。
此后,占据建康的王穆乘机袭据酒泉,自称大将军、凉州牧,吕光多次讨伐都没有成功。
王穆占据酒泉后,派遣使者招纳敦煌名儒郭瑀。郭瑀是当时的教育家、经学家、文学家。前凉末主张天锡曾请郭瑀到姑臧为官,郭瑀到姑臧后,正巧张天锡母亲去世,郭瑀乘前凉治丧之机回到张掖南山,继续过隐居生活。前秦国王苻坚久慕郭瑀大名,也曾派人请郭瑀到长安制定礼乐典章。当时郭瑀父亲病逝,所以没有前往长安,太守辛章便派了三百书生前往郭瑀处受业。
郭瑀得知王穆派人前来请求相助,长叹一声说:“临河救溺,不卜命之短长;脉病三年,不豫绝其餐馈;鲁连在赵,义不结舌,况人将左衽而不救之!”意谓对于弱者不能见死不救。郭瑀于是联络“敦煌索嘏起兵五千,运粟三万石”,响应王穆。王穆十分高兴,任命郭瑀为太府左长史、军师将军。
王穆本来任命索嘏为敦煌太守,但后来因听信谗言、“忌其威名”,决定派兵西伐索嘏。郭瑀劝谏道:“昔汉定天下,然后诛功臣。今事业未建而诛之,立见麋鹿游于此庭矣。”大意是,昔日汉高祖首先平定天下,然后才开始诛杀功臣。如今事业尚未创建就妄加屠戮,这是亡国之兆啊!但王穆没有听从,坚持讨伐索嘏。那时的郭瑀方才十分后悔追随王穆,出城大哭道:“吾不复见汝矣!”王穆的背信弃义,让郭瑀心中的理想完全破灭,他心灰意冷,回来后“引被覆面,不与人言”,绝食而死。
387年十二月,吕光听说王穆将要攻打敦煌太守索嘏,便对诸将说:“二虏相攻,此成擒也”,于是率两万军队攻克酒泉,又率军进驻凉兴(今瓜州县西南部)。王穆知道不能抵挡,仓促之间率军东还,逃亡途中人心惶惶,手下四散而逃,王穆只好单枪匹马逃奔骍马县(今玉门市境内),被骍马县令郭文斩首,将其首级送给吕光。王穆之死,标志着他和张大豫企图恢复前凉的行动彻底失败。
从前凉世子到前秦阶下囚,从姑臧到长安,又从长安到河西,在时代的洪流中,张大豫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谱写了一曲失败者的人生悲歌。
作者:李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