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气了!中方预判在先,正告日本右翼:谁损我利益,石平便是下场
发布时间:2025-09-08 15:50 浏览量:2
被“堵门劝辞”2个小时之后,日本首相石破茂,终于放弃了挣扎。9月7日晚间,石破茂在首相官邸召开紧急记者会,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此时,距离他去年10月就任首相还不到一年时间。
石破茂
就在日本政坛陷入混乱的次日,中国外交部基于现实预判,果断出手,宣布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这就是正告日本政府,不管日后谁上台,都不得损害中方利益,否则,此人便是前车之鉴。
在记者会上,石破茂把自己辞职的原因归结为“避免党内分裂”,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日本媒体做了调查,63%的受访者都认为石破茂辞职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现在,石破茂已经把“该背的锅”都背完了,可以顺利出局了。其实,自去年10月就任以来,石破茂就面临三重致命打击:
首先是经济全面崩盘。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核心CPI同比上涨4.8%,创近40年新高。石破茂为应对通胀推出的10万亿日元现金补贴计划,最终沦为“撒钱式救灾”。普通家庭每月领取的1万日元补贴,还不够支付大米价格上涨的部分。据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统计,今年8月大米批发价同比暴涨37%,部分超市出现限购现象。
其次是外交彻底失据。日美7月达成的对等关税协议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协议,日本需对美国开放5500亿美元投资市场,同时接受15%的关税税率。但日美双方对税率执行存在重大分歧:日本认为的是“现有税率不超过15%”,而美国坚持“在现有税率基础上加征15%”。是不是很夸张?正是这种理解上的不同,导致日本纺织品关税从7.5%飙升至22.5%,汽车关税虽暂定为15%,而且美方还保留随时调整的权利。石破茂在谈判中完全丧失主动权,被日本经济新闻批评为“跪着签城下之盟”。
第三是选举惨败引发的党内反噬。7月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仅获得109席,比上届减少18席,创下1950年以来最差战绩。选举当晚,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政调会长小野寺五典等“党内四役”集体提出辞呈,形成逼宫态势。更致命的是,自民党在众议院也失去多数席位,出现宪政史上罕见的“双少数”局面。这种情况下,石破茂的辞职与其说是主动让贤,不如说是被党内保守势力联手绞杀。
石破茂和2个最可能得继任者
石破茂的离去并没有终结乱局,反而揭开了日本政坛右倾化的新篇章,58%的人对继任者的政策方向感到担忧。目前最有可能接任的两个候选人,其政治主张都令人警惕。
小泉进次郎
44岁的小泉进次郎虽顶着“改革派”光环,实则是不折不扣的鹰派。担任环境大臣期间,他曾因宣称“气候政策需要酷和性感”引发国际舆论哗然。在去年总裁选举中,他公开主张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并要求修改宪法第九条。其背后的“小泉集团”聚集了自民党37名青年议员,被日本共同社称为“新保守主义大本营”。
高市早苗
64岁的高市早苗则是军国主义思想的坚定推行者。她担任经济安全保障大臣时,曾推动建立“半导体供应链审查机制”,要求日本企业在对华合作中设置政治防火墙。在修宪问题上,她主张删除宪法第九条第二款,明确写入“国家拥有交战权”。其领导的“奋起日本之会”拥有自民党127名议员支持,成为党内最具影响力的保守派团体。
这两人无论谁上台,都必然延续对华强硬路线。高市早苗已明确表示要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实质关系”,小泉进次郎则在钓鱼岛问题上主张“强化实际控制”。日本中央大学教授中北浩尔指出,自民党在“双少数”局面下,很可能通过制造外部矛盾转移国内压力,东亚局势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就在石破茂辞职次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这个出生于四川成都、归化日本后改名石平太郎的政治投机者,长期在涉台、涉疆等问题上散布谬论,仅2024年就三次参拜靖国神社。
此次制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不仅冻结其在华资产,还禁止中国境内组织与其进行任何交易,直系亲属也被列入入境黑名单。
这是中国首次对日本国会议员实施系统性制裁,具有里程碑意义。北京日报评论指出,此举打破了以往“只抗议不行动”的惯例,标志着中国在维护核心利益时更注重制度化手段。制裁清单中特别强调“冻结动产不动产及各类资产”,针对的正是石平通过在华投资获取政治资本的企图。其参股的上海某咨询公司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涉及资金链面临全面冻结。
更值得关注的是,制裁时机选择在石破茂辞职次日,形成强有力的政治联动。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复活,将对挑战底线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这种精准打击释放出清晰信号:日本右翼势力的任何越界举动,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石破茂的下台和中国制裁的落地,揭示了东亚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对日本而言,自民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正在动摇,右翼势力的崛起可能将国家推向危险边缘。对中国来说,此次制裁既是个案处理,更是战略威慑,通过法律手段精准打击反华势力,为应对未来挑战积累经验。
这场变局远未结束。随着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临近,日本政坛的右倾化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但正如外交部声明所强调的,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自身利益,任何试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将碰得头破血流。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东亚需要的是和平发展的智慧,而不是重蹈覆辙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