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缓则圆,人缓则安,不乱动,不急躁,好事将至,静候佳音

发布时间:2025-09-06 18:22  浏览量:2

大诗人泰戈尔曾说:“即使向着空谷呐喊,也要等一会儿才能听见回音。”

从来好事必多磨,慢有慢的好处,晚有晚的道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竹子要扎根三年,才能拔节猛长。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存法则。

我们要尊重规律,懂得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天应时。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记住这8个字: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任何问题的到来都不需要太着急去回应,否则你就是在和自己死磕,学会让子弹飞一会绝对是大智慧。

就像骆驼慢吞吞吃饭,慢吞吞走,却能穿越茫茫无际的沙漠,抵达远方千里之外。

《周易·艮卦》中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止而不止,动而无动。人在绝望低谷,最忌「乱投医、乱抓药」,一念外求,能量即泄。

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老子更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此时最上法门,唯有莫动莫燥,以静制动。

如庄子所说:“无为而万物化。”

你不动,天地自会替你动;你一乱动,反替天地添堵。

《金刚经》中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绝望是什么?只是心镜上的灰。

慧能大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灰不除而镜自清,夜不逃而日自出。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正是“处极暗而光自生”。

《中庸》里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未发之时,正是潜龙勿用;勿用之用,其用无穷。

慧远法师居庐山三十六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虎溪三笑却传千年。

狄更斯《双城记》劈头一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最好与最坏同在,静候者得之。

《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水静才能见底,人静才能生慧。

生活中,静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泡一咖啡,看一本好书,看一次落,听一曲琵琶歌,不被世间的繁琐侵扰,静会让人越来越沉稳。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随着年龄的增长,突然顿悟:越简单,越快乐。

柏拉图《理想国》中说:

“一切伟大的事物,都行走在缓慢与困难之间。”

理想国不是快递,是陈酿。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言:

“对每件事都给出一点时间,让灵魂跟上身体的脚步。”

罗马皇帝每天写“慢日记”,提醒自己:帝国再快,也得先让呼吸就位。​

莎士比亚《暴风雨》中写道:

“时间是我的管家,我给他的薪水是耐心。”

把时间当员工,你就不会抢他的考勤表。

自然界的好东西都是缓慢的,比如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稻谷成熟,细水长流,都是缓慢而平和的;而那些骤然的大都是灾难,比如火山喷发,飓风和暴雨。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安静不仅是修养,更是智慧与力量的源头。

静到极处,天地运行之理自现。不喧哗,自有万钧之力。

《金刚经》中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无所住,不住焦虑、不住期待,好运就像快递,你不在家,它反而准时。

“静,不是退出战斗,而是把战场搬进心里,用时间打赢情绪。”

“真正的力量,不是声嘶力竭,而是沉默中依然能决定方向。”

“安静的人,不是空白,而是满载却不溢出。”

我们也不必太着急,从容地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不左顾右盼,专注于自己脚下的路,聚焦于每个当下,自然会抵达那个心中的理想之地。

《清静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天地能量都归你,还差什么。

山有山的嵯峨,我有我的平仄。在这车尘疾逝、马蹄生风的时代,慢慢来,是我献给生活的一寸诚意。

做九月十月的事,任它潜生暗长;待寒冬腊月,随风潜入夜,自有消息随风而至。

人生一路缓行,自有星河铺陈,慢一点,又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来亦从容,迟亦从容;山风自会替我押韵,岁月自会替我落笔。

可以借鉴古人智慧练习心境:

王维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柳宗元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然磨而不静,磨亦徒劳。”

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需要把它想象的太严重,不要焦虑和内耗,给好运一些时间,当你允许一切发生,一切便会顺着你的心意去发生。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亦如老子所云:“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急则有失,怒中无智;缓则圆成,静则慧生。

愿诸位: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