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有黄金屋?拼多多为何如此感兴趣?
发布时间:2025-09-04 21:43 浏览量:1
1939年,王洛宾写了一首歌,差不多50年之后,这首歌彻底火了。年轻人传唱南北,都知道在沙漠深处有一位好姑娘。王洛宾回忆说那个姑娘叫卓玛,是牧羊的高手,当时他跟着郑君里的电影队骑了两天骆驼才赶到那里,这歌是:
《在那遥远的地方》
又过了30年,在那遥远的地方,很多沙漠消失了。人们回忆说,前几年在内蒙、在青海、在西部玩沙漠很好玩,今年再去,绿树成荫。那遥远的地方,变了。
每年有20亿吨沙尘横扫全球大陆,而中国竟然把3.65亿亩沙漠变成了绿洲。这些沙漠大多深处祖国的西部大地,现在中国西部彻底变了,变得和内地:
一样了!
1
西部之变
由于太过遥远,很长一段时间里,广袤的西部地区事实上是电商的无人区。老朋友们应该都记得“全国包邮,西部除外”的字样。但拼多多,为什么心系“无人区”,还在四年前主动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
是不是为了好姑娘不知道,但真的让那里的好姑娘们享受到了包邮区的快乐。淳朴的西部人该怎么看待这个西部地区也包邮的平台呢?拼多多不说话,只是默默包邮。
就在前不久,拼多多发布的二季报显示:过去一年,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成。其中,日用百货的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潮玩周边、宠物用品等商品的订单量增长了6成以上,家电、家居、母婴、服饰、绿植等商品也加快涌入西部地区,极大丰富了当地消费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改造沙漠不容易,让遥远地方的姑娘们享受包邮也不容易,但这些变化都发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只要有心,总有办法。
2022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模式,通过分段运输、二段集运的方式,让内蒙古、西藏、甘肃、宁夏、青海等偏远地区告别了不包邮,西进的电商让当地人的生活终于有了更多选择。
去年9月,拼多多又推出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减免新政。目前,新政落地一周年,覆盖平台全量商家。由于物流成本显著降低,西部消费者开始获得持续的“多实惠”和包邮的“好服务”。
除了沙漠绿洲变得和内地一样,电商购物也终于和内地一样了。
再多说一句,包邮的变化更多其实是一种机制创新,电商圈子里的那些“包邮沙漠”就这么被看似轻轻松松的机制创新给填平了,这也太便宜拼多多了吧?拼多多还是不说话,继续默默创新。
其实创新也没那么“轻松”,大家都是做电商的,面对遥远的西部,也只有拼多多想出了分段运输的点子。我就不相信别人没想过这个点子,想过和去做之间的差距,这就是创新最大的成本。拼多多真的去做了,付出了成本,这才打通了天涯若比邻的心路。这年头做电商,不能耍滑头了,真的要下地干活啊。
2
回响的歌谣
作家李娟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写道:“要是不唱歌的话,黑暗中教我到哪里找你?哪怕后来去了城市,走夜路时也要大声地唱歌,让远方的棕熊也听到了,也静静起身,为你在遥远的地方让路。”
在遥远的地方,夜路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放声歌唱,是驱散恐惧,也是期待回响。那些能歌善舞的人们,把歌声传到了五湖四海。
现在,这歌声终于又传了回来。为了这一天,他们等了多少年啊。这壮丽的时代诗篇,以普通人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写下了答案。仅仅几年,西部的人们因为电商西进而拥有了他们自己的生活巨变。
内蒙古的额力布格,学骑马两年了,拿过一个30公里耐力赛冠军。最近一次骑马比赛,他只得了第八,第一次对自己有点失望。但他叔叔,也是他的教练,从拼多多上买了辆滑板车奖励他。叔叔是这样说的:“并非只有更好的名次才值得被奖励,就像并非只有离开草原才是更好的选择。生活本就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就像电商西进让大伙儿享受更多的购物选择,让物件从千里之外飞来,填充琐碎的日子。这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来自青海的05后女生赵祎宁如今已经大二,她回忆自己几年前读初中时的往事,一次,家里的电器年久失修,她在网上挑了个好的,昂贵的邮费甚至不输商品价格。她犹豫着要不要支付邮费时,又发现下面有一行小字:该商品暂不支持配送至青海。2023年,她被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了。到大城市读书后,她也开始像大姑娘一样打扮了,这时,她发现拼多多已经对老家全面包邮了。
甘肃白银的魏煜轩说,老家包邮后,想给老爸过个生日,他从不过生日,农村人不兴这套。当他在网上买的蛋糕、大闸蟹送货到家后,老爸把儿子骂得狗血淋头。但不管他多么怒火中烧,魏煜轩都心花怒放。他知道,就像同村的老乡们那些从未宣之于口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只有粗粝的双手反复摩挲和眼角泛起的湿润泄露了心底真实的欢喜。
你看,这些人的故事,一点都不华丽,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就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震撼。在西部人的生活被改变的每分每秒里,对西部充满遐想与好奇的生意人,他们有时候难免有点担心:自己在大城市里的生意,在西部会有人喜欢吗?
就比如前不久兴起的谷子经济,即英文“goods”,原指商品,现指流通量大,可以随身携带的软周边,包括徽章、立牌、钥匙扣、玩偶、色纸等。作为二次元纸片偶像的“载体”,谷子被挂在书包上、贴在桌面上,代表着虚拟人物在现实世界中的一种陪伴。
这种潮玩,在人们的想象里与西部的形象相去甚远,但拼多多谷子类目Top商家“栗汀”却在西部找到了广阔的增量市场。
据店铺统计,2025年至今,发往偏远地区的商品同比增长约60%,西部地区订单占比增长至近10%。品牌主理人石海东说,“只要市场有需求,产品有稀缺性,品质足够好,C端的生意就很好做。”
距离漠河市约200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是“中国冷极”,一年之中有八个月,路上都盖着三四十公分的雪,如今这里也成了包邮区。
陶乐然就是专跑根河送货的,他有辆6米多长、约3米高的小货车,跑遍了根河市的四个偏远乡镇。他接货的站点已经承接拼多多平台订单五年了,日包裹量涨了十多倍,同事也越来越多。以往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一些需求,因为有了包邮,于是都冒出来了。
3
中国很大,人与人的距离很小
无远弗届,意思是不管多远的地方都能抵达。这原本是一种思想境界,如今变成了现实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也因为物理空间的庞大与物质条件的局限,不同省份、不同县乡的人们在感知这个世界的速率上是有先后的,总是大城市先流行某种东西,过很久才传导到其他地方。
而如今,由于电商西进带来的这些改变,所有的人,终于同频了。
在如此宏大的国家里让人们的生活同频共振,这也许就是拼多多执意于电商西进的一种理想主义,它看上去那么不可思议,但它真的在慢慢实现。
有人说还不是为了做生意嘛,没什么可夸耀的。正如前文所述,我们改造世界的目的无非精神与物质,做生意算不算物质?当然算。那这些生意在客观上让西部人们同频感受到世界变化的现象,算不算某种精神上的理想呢?
我觉得算。
很多生活在西部的人们第一次网购体验就是发生在拼多多,正因为电商西进,正因为拼多多,他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和内地人一样了。毕竟,人们的生活不会说谎,数据也不会说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变化。而他们对于拼多多的感受,也便多了一份心底的欢喜。
这当然首先是一种物质的满足,但我相信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如今,拼多多越走越远,也越走越稳。辽阔的西部,不是拼多多的终点,更不是电商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