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男子清晨脑梗去世,提醒:晚上不要做9事,加大脑梗风险
发布时间:2025-09-04 16:40 浏览量:1
清晨五点多,天还没亮透,家人刚起床准备做早饭,51岁的他却倒在了卫生间里,没抢救回来。走得太突然,家里人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
这事儿不是个例,近年来“清晨脑梗”的病例越来越多,尤其集中在40岁到60岁这个阶段,很多人看着挺健康,一查血压、血脂、血糖,才发现早就悄悄“超标”了。
脑梗不是某一时刻突然冒出来的,它就像一根老化的水管,堵住的那一刻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让这根稻草更快落下的,很可能是你晚上不当的生活习惯。
不少人白天忙得像陀螺,晚上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但恰恰是这些夜晚的“小自由”,在不知不觉中,把血管给“熬”坏了。
很多人以为脑梗就是老年病,其实现在发病年龄正在明显前移。根据《中华神经科杂志》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每年新发脑梗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不到60岁。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白天看着精神抖擞,晚上却在透支健康。别以为熬夜、吃宵夜、喝点小酒没啥事,血管的账单,它记得比谁都清。
先说个最被低估的“隐形杀手”:晚上喝酒。很多人下班后来一杯,说是“放松”,其实是“伤身”。
乙醇进入体内后会扩张血管,乍一看是好事,但它随后的反应却是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尤其是到了凌晨,血压波动剧烈,极易诱发脑梗。
更别说酒精还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加速血栓形成。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明说了:即便是“适量饮酒”,也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
再一个容易中招的,就是晚上吃太咸或吃太油。你盐不是个简单的调味品,它会让身体“储水”,血容量一上去,血压自然升高。
特别是重口味的宵夜,像泡面、卤味、炸鸡、火锅,吃完嘴巴爽了,可血管憋得难受。高钠饮食增加脑血管硬化风险,长期如此,血管像老橡皮筋,一拉就断。
尤其是深夜吃,身体本该休息,却要加班消化,血液集中到肠胃,脑部供血相对减少,风险更高。
有人说“我不吃宵夜,就刷手机”,可这刷着刷着就到凌晨一两点。长期熬夜会扰乱交感神经,对血压、心率的调节能力变差,这时候突然起夜、受凉、站起来动作快一点,都可能让原本就紧绷的血管“绷断”。
我门诊见过一个48岁的男性,连续几晚打游戏到凌晨三点,白天靠咖啡硬撑,最后在电梯里晕倒,检查是脑动脉堵了五成。
还有个不太为人注意的坏习惯,晚上憋尿。听着挺小事儿,其实不小。
憋尿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尤其在清晨膀胱充盈时,如果再猛地起身去厕所,血压骤升,更容易诱发脑梗。很多人清晨猝死,地点就在卫生间,和这个机制密切相关。
晚上的情绪波动大,也是一颗“定时炸弹”。
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白天应酬、工作压力已经大,晚上如果还要面对家庭矛盾、社交纷争,情绪一激动,血管收缩、血压飙升,再加上深夜身体本就处于高凝状态,脑血管哪能受得住?
有研究表明,情绪激动后24小时内是脑梗的高发期。
还有个常被忽略的细节:晚上洗澡水太热。听着像养生,其实是“养病”。过热的水让血管迅速扩张,洗完一出来温差刺激,血管又猛地收缩,冷热交替之下,血压波动剧烈,容易造成血管壁破裂或者血栓脱落。特别是本身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人,更是轻轻一激就出事。
再聊一个很多人不当回事儿的——晚上睡前抽烟。你以为是放松,其实是“激活地雷”。尼古丁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且它还增加血液黏稠度,也就是俗称的“血稠”。在夜间,人体本就处于相对脱水状态,血流慢、血液浓,再加上烟草的刺激,脑血管最容易堵。
要说最让人忍不住的,还得是晚上不喝水。很多人怕起夜,晚上连口水都不敢喝。
可你知道吗,整个晚上身体在持续失水,清晨血液最稠,这时候要是水分不足,就像一锅挂着糊底的粥,一搅就糊。研究显示,凌晨4点到8点是脑梗发作的高峰时段,而这段时间正是脱水最严重的时候。
还有一件事,看着“健康”,实则危险——晚上睡前剧烈运动。你可能听说过“运动有益健康”,但这句话后面还有半句,“要看时间”。
晚上身体准备进入休息模式,剧烈运动反而扰乱生理节律,造成心率不稳、血压波动,还可能引起短暂的内膜损伤。尤其是原本有“三高”的人,晚上剧烈运动更容易诱发血管事件。
你或许会问,那要怎么做才不容易脑梗?不是简单一句“注意休息”就完了。你得理解血管是怎么“被伤”的。
其实血管内皮细胞就像一层皮肤,它怕“高压”、“高糖”、“高脂”这些“刀子”,也怕“血稠”、“血凝”、“血管痉挛”的“钝器”。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是最常见的幕后黑手,但它们从不单独行动,总是与坏习惯联手。
你要是真想远离脑梗,那晚上该干啥、不该干啥,心里得有数。不求你每天吃得多清淡、睡得多早,但起码别天天熬夜、不喝水、猛吃宵夜。
哪怕只是睡前喝半杯温水,饭后散个步,别剧烈运动,别情绪激动,对血管来说都是一种“温柔的保护”。
说到底,脑梗不是病发那一刻的事,而是你与它长年累月的“关系账”。你对它越客气,它对你越宽容。如果你夜夜放飞自我,它也不会客气。
血管不是铁打的,它更像是一根橡皮筋,反复拉扯、反复刺激,迟早会断。到了那个时候,后悔也来不及。
这年头,年轻人怕熬夜变丑,中年人怕熬夜丢命。晚上这9件事,别再不当回事了。你以为是“习惯”,其实是“风险”;你以为是“放松”,其实是“透支”。
脑梗不会提前打招呼,它只看你平时怎么对待自己。你若不珍惜身体,它自然也不会珍惜你。
参考文献:
[1]王拥军,刘殿海,陈生弟.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J].中国卒中杂志,2021,16(1):18-26.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1[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54(7):543-558.
[3]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
- 上一篇:不容错过!中国唯一认可的驼奶粉!新疆奶粉排名一览表速看
- 下一篇:沙特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