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字塔:让世界仰望的丰碑
发布时间:2025-08-30 22:11 浏览量:3
看古迹,如饮醇酒,需慢慢品味蕴涵的醇香。在艺术和文明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这种持久性乃是文明和艺术得以延续的一大标准,从中产生出神秘感和磁力来。
古代世界有七大奇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倒塌了,有的消失了,只有金字塔岿然傲立,伴随着“木乃伊之谜”、“金字塔结构之谜”、“法老的诅咒之谜”等一直未解的谜团存在着。难怪埃及有句谚语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看到金字塔,仿佛抓住了文明的精髓和埃及的精神,那绝不是摇曳的枝叶,而是静默的根系,是埃及的根——深邃的灵魂、广博的胸怀、积淀与新生的更迭。沿着文明的印迹去探寻现代人的根,今天仍能感受到埃及人性格和气质上所携带的传统的影子,历史固然有过中断,但文化的脚步并未停歇。
一个古王朝和无数生命真实地来过,走过。无际的戈壁旷野上,粗糙的巨石罗列叠加成简单的造型,结实地坐在大地上。几个坚固的庞然大物,用它的尖顶呼应着苍天,一种帝王之气和浩瀚的天地对冲。威猛跋扈,巍然屹立,神圣强悍。虽然几千年过去了,它仍然储存着古人的智慧和骄傲,带着历史的沧桑和重量,凝聚了一段逝去岁月的繁荣,炫耀自信,岿然不动地注视着我们,不愧为千古绝唱!远古的精品打造就是这样的,这古老的人类奇迹,确实无与伦比!把其他单薄扭捏的小东西都比没了,淹没了,震慑了。几千年后我们和我们没见过面的子子孙孙早已灰飞烟灭了,这个石头也许还安然无恙,照例被后人崇拜着、瞻仰着。
大金字塔群造于约4500年以前,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以及他的儿子和孙子的陵墓。站在高坡,一眼望去,胡夫的金字塔最高最大,儿子的次之,孙子的最小。当我们远眺金字塔,阿拉伯的骆驼队过来了,此时一片黄沙土,一排金字塔群,一队蠕动的骆驼队,这个场景真是有如阿拉伯的挂毯一样美丽。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修建了一座宏伟建筑,而同时期各国仍在石器时代摸索工具。金字塔工程浩大、结构精密,且建造涉及测量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甚至人力资源学、会计学等各领域。几千年前人类的智慧我们无从破解,就算以今天的工程技术复制,也绝非易事。其计算的精确让现代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比如金字塔底座的4个角,准确地指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误差只有十几厘米。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现高136.5米,占地5.29万平方米,使用了大约230万块石块。据考证,大约有10万人用3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难以想象的是,在那远古没有任何机械的年代,古代的埃及人是怎么来搬运这些石块建造金字塔的呢?在4000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它留给我们太多的谜团去探索。
同样成为埃及象征的狮身人面像,是另一个吸引游人的地方。古埃及人崇拜狮子,他们认为狮子是力量的化身。狮身加上法老的头像,则是智慧加力量的象征,同时这种奇特的形象也符合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既是神又是人的观点。这个大家伙,长73米,高20米,坐西朝东,忠于职守地蹲坐于哈夫拉金字塔前,建造时间约公元前2500年,历经风雨磨难的它伤痕累累,眼镜蛇头饰还在,可按哈夫拉样子雕的面颊变成了塌鼻子。一切都淡去了,只有神永恒着。
在人类梦想长生不老时,它做到了,一矗立就是4500多年,见证了历史兴衰、风云变幻,经历了风沙侵蚀、战争年代;抵制着尘世的蛊惑与贫乏,追求着自身的简单和丰富。金字塔装饰了游人的眼帘,而游人则装饰了法老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