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儿子为什么上吊自杀?他半辈子想不通的事,向太一句话点破

发布时间:2025-08-29 16:07  浏览量:4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提起中国武侠故事的半边天,那绝对得提金庸老爷子。

作为武侠小说界的泰斗,金庸先生除了私德方面偶尔被人议论几句,在文坛上的成就,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一转眼,老爷子离世都快 7 年了。要说金庸先生走之前有没有遗憾,那肯定有,最大的遗憾就是他的儿子选择了轻生。

根据资料记载,金庸先生后半辈子翻了无数书、想了无数办法,始终想不通:好好的大儿子,为啥受了点刺激就走上了绝路。

可谁能想到,他半辈子都没琢磨透的事儿,近日向太几句话就给点透了。

其实别看金庸一生波澜壮阔,这人还真挺难评价的。你看他出生的1924年,正是清朝刚灭亡没多久,国家动荡不安的年月。

他祖父查文清是出了名的爱国文人,一身傲骨,坚决反对外国侵略,宁肯辞官也不肯为了个人利益做损害百姓的事。

作为查文清的后人,金庸从小耳濡目染祖父的爱国情怀。早年在学校时,就因为看不惯国民党系学生欺负同学,他挺身而出,结果被勒令退学。

他在世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祖国统一。可以说,在爱国这事儿上,金庸老先生的立场那是没话说的。

这时候就有网友好奇了:既然他这么爱国,文坛成就又这么高,为啥还说他一生 “难评” 呢?其实关键就出在他的私生活上。

金庸是从旧时代过来的人,骨子里难免带着些那个时代的旧习气。就拿婚姻来说,他前后结了三次婚,每段婚姻背后都有不少故事。

金庸的第一次婚姻,选的是 “门当户对” 的杜冶芬。杜冶芬本就是大家族里的大小姐,两人当初一见倾心,很快就结了婚。

不过那时候金庸正忙着打拼事业,天天扎在工作里,根本没多少时间陪妻子。杜冶芬从小娇生惯养,哪受得了这种被冷落的日子?最后两人只好离了婚。

按说经历过一次离婚,金庸第二次结婚时,该反省下自己在婚姻里的问题,好好经营家庭,别再让日子散了。可谁能想到,第二次婚姻的问题反倒更严重。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叫朱玫,是个新闻记者。当时朱玫对金庸有多重要?在金庸还是个没名气的普通人时,是朱玫陪着他白手起家,一路走到后来的名满天下。

金庸最艰难的时候,连事业周转的钱都凑不出来,是朱玫把自己的首饰拿出去变卖,才帮他撑过了难关。

可等到金庸成名之后,两人都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组建起完整的家庭了,金庸却出轨了。

在金庸第三任妻子林乐怡 16 岁那年,两人在餐厅偶然相遇。

当时林乐怡还是个服务员,因为一直很崇拜金庸,所以拒绝了他给的小费。

也正是这个举动,让金庸对她高看一眼,慢慢动了心。

那时候金庸比林乐怡大29岁,而且已经有了家庭,可他不管这些,一门心思要给林乐怡名分。

于是在1976年,他跟陪自己共患难的朱玫提出了离婚。

当时金庸一门心思要离婚,根本没意识到这个决定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就在他和朱玫离婚的同年10月,大儿子查传侠就传来了死讯——孩子选择了上吊轻生,而自杀的原因,竟然只是跟女友吵了一架。

金庸接到儿子死讯的时候,还在报社赶稿子。

后来他自己回忆,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能一边哭一边写,心里的难过根本压不住。

金庸作为文坛大家,这辈子点拨过、影响过无数人,可偏偏救不了自己的孩子。

从那以后,这件事就成了金庸心里拔不掉的刺。

后半辈子里,他翻了无数本书,想找出一个答案,可到最后也没弄明白:儿子到底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陈岚一句话点破

金庸一直想不通的事儿,最近向太陈岚说,她能给出答案。

陈岚说,其实没必要纠结,老话里就讲,有的孩子是来讨债的,有的是来报恩的。

在她看来,失恋算啥啊?我这么优秀,再找一个不就行了?可就因为失恋就轻生,这真是 “第一大不孝”。因为这么做的人,根本没考虑过父母得多难受。

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陈岚说的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就像金庸大儿子查传侠,从小性格就偏忧郁。

别的孩子写作文,都写爸爸妈妈多好、生活多开心,他却写《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小小年纪就开始琢磨人生意义。

他14岁的时候还写过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都透着 “人生太苦,没什么意思” 的想法,心态本来就挺消极。所以后来会走到轻生这一步,可能跟他天生的性格也有关系。

但谁都知道,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一根稻草。查传侠会这样,说不定也跟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关。

就像金庸对朱玫的态度,朱玫当初陪着他白手起家,难的时候连首饰都卖了帮他撑事业,就算不算 “恩人”,也是共过患难的人吧?

就算后来感情淡了、不爱了,金庸对她是不是也该多些体谅,做得体面一点呢?

可朱玫最后在香港病逝的时候,境遇特别凄凉,甚至没人来收尸,最后还是医院的员工帮忙办了死亡证。

而且网传她活着的时候日子也不好过,经济上一直挺拮据的。金庸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满心愧疚地说:“我对不起她。”

对一起吃过苦的糟糠之妻都能这么疏忽,金庸对大儿子查传侠的关心程度,也不由让人质疑。另外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都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查传侠走这条路,可能也不是单因为失恋这一件事。

另外让人感慨的是,金庸这样有大智慧的学者,却参不透生活里这些最实在的道理;反倒是向太陈岚,看着大大咧咧好像什么都不往心里去,可人家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特别好——儿孙满堂,和丈夫也一直和睦。

这么看来,不管在外头取得多大的成就,好像都不如守着一个幸福的小家来得实在。你们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