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三甲医生劝告:宁可打牌,也别做这7事!

发布时间:2025-08-26 11:14  浏览量:5

午后的阳光正好,公园里不少人坐在树下打牌、晒太阳,笑声此起彼伏。有人不解:“天天打牌就健康了?”可医院的心内科专家却说,“宁可打牌,也别做那7件事。”

不夸张,在门诊里,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甚至刚退休的人,因为心梗倒下,有的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问题是,心梗真的来得这么突然吗?它往往在多年不良习惯的积累中悄然酝酿。等到真正发作,才发现早已为时已晚。

半夜胸口发闷,出了一身冷汗,他却只当是胃胀气,忍一忍就过去了。“这几天太累了,睡一觉就好。”可第二天再醒来,往往就来不及说出这句话。

心肌梗死,指的是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它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更容易被突发的压力、不良生活方式击中。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心梗人数超100万,平均每3秒就有1人心血管事件发作,而三分之一的心梗患者,首次发作就是猝死。

为什么有人一点征兆都没有?早就有信号。只是我们总用“我没事”“我还能扛”来敷衍身体的警告。

不是打牌能防心梗,而是相比下面这7种行为,打牌至少让人放松、社交、动脑,远比久坐、焦虑、压抑更健康。

一、长期熬夜,拿命透支

“我白天太忙,只有晚上属于自己。”这句话听起来熟悉吗?

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节律,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血压、心率升高,增加心梗风险。研究表明,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20%以上。

“晚睡成瘾”的人,别总觉得熬一晚上没什么,心脏记得很清楚每一次它被逼加班的夜。

二、情绪压抑,“气出来”的心梗不是笑话

不少人以为心梗是“血管的事情”,和情绪无关。情绪激动、长期抑郁、焦虑,是诱发心梗的重要“导火索”。

医学研究发现,在愤怒或极度悲伤后1小时内,心梗发作风险显著升高。

那些总把情绪压在心里的“好好先生”,可能比脾气暴的人更危险。“我不想说,怕麻烦别人。”但心脏可不管你怕不怕。

三、饭局过多,油腻不止

“应酬是工作的一部分”,不少人把高脂高盐高酒精的饭局当成常态。可一顿大鱼大肉之后,血脂飙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像在已经狭窄的水管里倒入了油浆。

“下次注意吧。”可下一次,总是更丰盛的一顿。

高脂饮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长期下来,血管壁斑块越来越多,终有一天堵成死结。

四、久坐不动,“静悄悄”地伤心脏

“我虽然坐着,但脑子动得很快。”这话听着像笑谈,久坐是现代生活最被低估的健康杀手之一。

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血脂代谢紊乱,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研究显示,每天坐超过8小时,且缺乏运动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比活跃者高出40%以上。

与其说坐着不动是“偷懒”,不如说是在给血栓“铺好路”。

五、忽视体检,拿“无知”当护身符

许多人觉得自己身体没异常,就懒得体检,“反正不查等于没病。”

但冠心病、动脉硬化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只有通过体检中的血脂、心电图、冠脉CT等检查,才能发现蛛丝马迹。

“我40多岁了还跟小伙子似的。”可等到倒下那一刻,才意识到过去的“硬朗”只是侥幸。

六、吸烟喝酒,“老兄弟”变“刽子手”

“我爸抽了一辈子烟也没事。”这句话听起来既熟悉又讽刺。

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酒精则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尼古丁和酒精,是心脏健康的头号敌人。

“少抽点总没事吧?”——问题是,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支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七、运动过猛,心脏不是“铁打”的

“我这人要么不动,要动就全力。”这句话听起来豪气,却可能是心梗诱因。

中老年人参与剧烈运动,不做热身、突然用力,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尤其是在冬天或饭后,大量运动更是大忌。“我只是打个球,怎么就突然晕了?”心脏的承受力,不是靠“意志”来维持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家里憋闷烦躁,刷着短视频觉得浪费时间,看到朋友打牌倒还能笑一笑,“起码比坐着生闷气强。”

心理放松、社交互动、适度动脑,确实有益心血管健康。不鼓励沉迷打牌,但适度的闲暇,比过度的拼搏,更接近长寿的节奏。

心脏不是被某一天击垮的,而是被一次次“我没事”“忍一下”的念头拖垮的。

心梗的可怕,不只是猝然离世,更是没来得及和爱人说句话,没来得及完成答应孩子的承诺,没来得及给父母报平安。

“我以为还能坚持一下。”

而真正的坚持,是每天坚持规律作息,控制血脂,管理情绪,适度运动,科学饮食,定期体检。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任的“大事”。

有人说,健康的生活太无趣了。但真正的自由,是心脏跳得安心、身体稳得住底气。

“我宁愿常态化地打打牌,也不想躺在急诊室里后悔。”

心脏不会因为你有钱、有事业就格外照顾你,它只听从规律。

与其透支健康换来短暂的“成功”,不如稳稳地走长路。

真正的大赢家,是能陪家人吃晚饭、在阳台看日落的人。

打牌的人都知道,牌好也要会打,生活亦是如此。健康的底牌,是日积月累的选择。

“这次少熬一晚,这次多动一会,这次不再忍气吞声。”

每一个选择,都是对心脏的保护。

愿你下次看到公园里打牌的人,不再嘲笑他们无聊,而是心里默默说一句:“他们可能,比很多人活得明白。”

参考文献

[1]胡盛寿,葛均波,黄从新,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05):403-410.

[2]赵冬,吴永健,刘建平,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与管理现况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33(01):8-14.

[3]王建安,张运,霍勇,等.中国老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干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5(12):1312-1317.

声明: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