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能打到多瑙河的蒙古军队,怎么就被明朝推翻了?
发布时间:2025-08-12 11:33 浏览量:1
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开进元大都时,城里的蒙古贵族正忙着往骆驼上装金银。那些曾经骑着马踏遍欧亚的征服者后代,此刻连弓箭都懒得拿,只顾着往草原方向跑。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怪——元朝当年何等威风,铁骑能打到多瑙河,怎么就被一群拿锄头的农民推翻了?
元朝的麻烦,先从朝廷内部烂起来。忽必烈刚建朝时,还知道重用汉人谋士,可到了后期,蒙古贵族把朝堂变成了自家后院。元顺帝在位时,十年里换了六个丞相,不是忙着争权,就是想着怎么捞钱。有个叫伯颜的丞相,竟然规定汉人不许用铁农具,怕老百姓"造反",结果田里的麦子熟了没人收割,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税收更是没谱。蒙古人、色目人交的税少得可怜,汉人却要承担八成以上。江南的丝绸、茶叶被官府低价强买,运到北方卖给贵族赚钱;黄河决口,朝廷不修堤,反倒加征"治河税",把银子揣进自己腰包。河南有个老农,家里就三亩地,一年要交的税够他吃三年,最后只能抱着孩子逃荒,路上遇见红巾军,二话不说就跟着拿起了刀。
元朝号称有百万军队,可多半是充数的。蒙古兵的后代,在城里当起了地主,每天提着鸟笼逛茶馆,马厩里的战马瘦得能看见骨头;汉军则是抓来的壮丁,饿着肚子打仗,手里的兵器还没锄头结实。有次红巾军攻徐州,守城的元军有一万人,打了半天,投降的比战死的多三倍,领头的将军早就带着家眷跑了。
更可笑的是军队里的规矩。蒙古军官看不起汉人,打仗时让汉兵冲在最前面,自己躲在后面喝酒。有个汉兵队长忍不住问:"都是当兵的,凭啥我们先死?"结果被鞭子抽得浑身是血。时间长了,汉兵一看见红巾军就倒戈,有的甚至带着元军的粮草投靠过去——反正都是扛枪,跟着谁能活命就跟着谁。
元朝始终没弄明白,统治天下靠的不是马刀。蒙古贵族总觉得汉人是"下等人",规定汉人不能跟蒙古人通婚,不能当官,甚至晚上不许出门。有个江南书生,考中了举人,却因为是汉人,只能去当驿站的小吏,最后气得烧掉书本,投奔了朱元璋。
朱元璋就精得多。他在安徽时,看见老百姓饿肚子,就把军队的存粮拿出来分了;打下南京后,下令"谁种的地谁收粮",不用交苛捐杂税。老百姓私下说:"元朝把我们当牲口,朱大帅把我们当人。"所以朱元璋的军队走到哪儿,都有百姓送水送粮,有的小伙子还主动参军,说要"把那些蒙古老爷赶回老家"。
1368年秋天,元顺帝逃到草原后,看着大都的方向叹气。他大概没想明白,自己手里有最好的战马、最锋利的刀,怎么就输给了一群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