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强制全员社保!大批房产中介、奶茶餐饮店要变天了

发布时间:2025-08-12 09:20  浏览量:1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则司法解释,把很多企业主和打工人的朋友圈刷屏了:

自9月1日起,任何“自愿不缴社保”的约定一律无效。

说人话就是:

老板不能再和员工说“不交社保多给你现金”,签了也白签;员工自己承诺不交社保,也没用;用人单位必须依法给全员足额缴纳社保,谁不交就是违法。

这一刀,切得很深。

对打工人来说,是一份迟到的保障。

但对无数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来说,可能意味着利润直接被社保开支咬掉一块。

尤其是楼市成交低迷下苦撑的房产中介门店小老板,简直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社保必须交”并不是新规定。

早在《劳动法》《社会保险法》里,就明确写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社保。

只不过,以前执行有“弹性”——

一些小餐饮、小零售、小中介,为了活下去选择规避;

部分员工为了多拿到手工资,宁愿放弃社保;

灵活就业者(比如很多兼职、平台经济从业者)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

这次不一样,最高法直接把“不交的约定无效”写进司法解释。

而且,社保征收早在2019年就从社保局交到了税务局,意味着监管的“牙齿”更硬了,处罚更直接了。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就业人员总数约 7.34亿。

但拥有完整社保(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只有 2.46亿,占比只有 33.5%。

这次最高法专门出司法解释,等于是给还在打擦边球的企业下了最后通牒:别想着钻空子了,老老实实交社保吧!

那么,这次“91社保新规”对地产中介来说,为啥反应很大?

如果说大型公司还能消化这部分成本,那么在房产中介这种高流动、高佣金、低底薪的行业,这条红线几乎等于直接加成本。

过去,为了节省开支,很多小门店只给店长或者签长期合同的核心经纪人交社保,其他人按“灵活就业”挂靠。

现在全员必须交,成本一下子就摆在账面上。

来算一笔账:

以一家5人小型中介为例,如果按最低缴费标准算,企业部分每人约1500元/月,年支出9万元。

对比一下:广州一套300万元的房子,按2%的佣金算,净利润6万。

扣掉铺租、水电、人工成本,本来就在盈亏线上挣扎。

更要命的是,房产中介行业人员流动性特别大。很多新人干不了几个月就离职,但社保该交还得交。

在成交低迷、租金高企的情况下,这个硬成本足以压垮不少小型中介门店。

一位经纪人就感叹:“我们这行是不交社保的重灾区,七八成同行没社保也没底薪。对做得好的经纪人来说,社保可自己交,影响不大;但大多数普通经纪人,现在市场差,没开单还要扣社保,真可能出现‘负工资’。很多门店本就在盈亏边缘,强制交社保肯定会倒一批。”

在广州,这种“脆弱体质”或许将被加速放大,关店潮的阴影正一步步逼近。

广州的房产中介门店密度全国靠前,但行业“小微化”趋势正在加速。

根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的2024年白皮书显示,2017年,广州平均每家中介机构还能开出2.1间门店,到2024年只剩 1.3间。

其中,单店作战的比例从2021年的89%飙到94.2%。

也就是说,十家中介里有九家,是单店苦撑的小微门店。

2011年-2024年广州市备案门店数量以及走势(数据来源: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

大中介品牌同样不好过,其中,德诚行和乐有家在2024年的门店数分别大跌62.5%和49.5%;

2020年-2024年六家传统大型中介机构备案门店数(数据来源: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

去年全市备案在职的中介人员,也比2023年的总数少了1105人。

2018年-2024年广州市记录在职从业人员数量(数据来源: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

现实是,一个门店一个月能成交2-3单已算幸运,个人经纪人两个月卖出一单就是高手,更多人是半年不开单。

社保新规一旦落地,这批原本靠低成本生存的小店,面临的可能就是“关门倒计时”。

房地产中介的“痛”,其实是很多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的共鸣。

餐饮小店、奶茶店过去大量用兼职,几乎不交社保,如今每个正式员工都要按规缴费。

培训机构、美容院、小工厂等本就处在寒冬期,这下等于雪上加霜。

快递网点、外卖站点,派件员、骑手的社保缴纳率本来就不高,一旦强制执行,站点主的成本直接飙升。

这些行业有个共同特征——利润薄、人手多、流动快。

社保成本一旦"刚性化",就像给本就喘不过气的企业,又勒紧了一圈绳子。有人不理解:"企业难,打工人想多拿点现金,各取所需不好吗?"

但背后藏着严峻的现实:

从表面看,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但从更深层的逻辑看,这或许是社保体系面临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社保实行“现收现付制”,也就是说,年轻人缴的钱,当下就发给退休老人用。

而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

2024年60岁以上人口已超3亿,占比22%,最大的婴儿潮一代正集中退休,每年新增退休人口超2000万,但新增劳动力只有1700-1800万,每年净减少300-500万劳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扩大缴费人群、堵住“弃保”漏洞,或许也是维系养老金可持续性的关键一招。

对行业和个人意味着什么?

短期来看,阵痛难免。中介、餐饮、快递等行业会迎来一轮成本冲击,利润薄的小店、小门店很可能被迫关停或并店。

但长期看,这是场"刮骨疗毒":

打工人终于能踏实看病、安心养老,不用再担心"老无所依"。规范的企业会活下来,甚至吞并市场份额。

那些靠"逃社保"生存的企业,只能被淘汰。说白了,这是一个"剩者为王"的游戏。熬过去的,可能会迎来更好的发展;熬不过去的,只能黯然离场。最后想问问:如果你是每月挣6000元的打工人,老板说"不交社保多给500现金",你会答应吗?如果你是开社区超市的老板,给5个员工交社保后每月少赚1万,你会关店还是扛着?

欢迎评论区开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