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程序员被00后总裁羞辱,当晚建群摇人,3月后公司破产
发布时间:2025-08-08 09:27 浏览量:1
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冷风吹在我脸上,我却感觉脸颊滚烫,像是被人狠狠扇了几巴掌。
“李哲,你告诉我,这坨屎一样的东西是你做的?啊?”
说话的是陆子轩,我们公司新空降来的总裁,一个穿着潮牌、踩着限量款球鞋的00后。他的手指几乎要戳到我的鼻子上,手里拿着的,是我和团队熬了三个月才做出来的项目方案。
我旁边的几个年轻同事,头埋得低低的,肩膀在抖,我不知道他们是在害怕,还是在偷笑。
我,李哲,今年37岁,是这家公司的技术总监,元老级员工。我亲手搭建了公司最核心的代码架构,可以说,没有我,就没有这家公司的今天。而现在,我像个犯人一样,被一个比我小十五岁的毛头小子指着鼻子羞辱。
“我问你话呢!哑巴了?”陆子轩的声音拔高了八度,尖锐得刺耳,“就你这种老旧的思维,做出来的东西能有价值吗?效率呢?迭代呢?用户心智呢?你懂个屁!”
血,一下子全冲到了我的头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耳朵里嗡嗡作响,只有陆子轩那张年轻而刻薄的脸,在眼前晃来晃去。我放在桌子下的手,死死地攥成了拳头,指甲陷进肉里,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我深吸一口气,想说点什么,想为自己和团队辩解。可我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那一瞬间,心凉了。彻彻底底地凉了。
陆子轩见我不说话,冷笑一声,把那叠A4纸狠狠摔在桌上,纸张散落一地,像一群被惊飞的白色蝴蝶。“给你三天时间,给我拿出一个能看的东西来!不然,你就跟你那些老掉牙的代码一起,滚蛋!”
他转身走了,留给我一屋子的死寂,和满地狼藉。我看着那些散落的纸张,上面有我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修改痕迹,眼眶一热,差点没绷住。
我没说话,只是慢慢蹲下身,一张一张地,把那些方案捡起来。我知道,今晚,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事情,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那时候,公司还是老样子,虽然发展遇到了瓶颈,但我们这些老员工都还在,人心也齐。我月薪两万五,背着三十年的房贷,开着一辆开了八年的大众帕萨特,日子不算富裕,但也安稳。我以为,我会在这个我奋斗了十年的地方,一直干到退休。
直到陆子轩的出现。
他是公司大股东的儿子,刚从国外读了个什么商科回来,就被直接安插成了总裁。他来的第一天,就开着一辆骚红色的保时捷,在公司楼下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第一次全员大会上,他站在台上,嘴里全是些我们听不懂的新词儿:“赋能”、“闭环”、“抓手”、“颗粒度”、“底层逻辑”。他说我们过去的成功都是侥幸,是抓住了时代的红利,现在,他要用他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带领公司“二次起飞”。
当时,我坐在下面,心里有点不以为然,但也没太当回事。年轻人嘛,有点新想法,想做出点成绩,可以理解。作为公司的技术总监,我甚至还想着,要好好配合他的工作。
我当时还天真地以为,技术是硬道理,只要我们把产品做好,谁来当领导都一样。
可我很快就发现,我错了。
陆子轩对技术一窍不通,但他特别喜欢指手画脚。他会突然在半夜三点,在工作群里@所有人,发一个他刚刚想到的“绝妙”点子,然后要求我们第二天早上就拿出原型。那些点子,大多是些华而不实、完全违背用户习惯的空中楼阁。
我试着跟他沟通,从技术实现难度、开发成本、用户反馈等多个角度,去跟他解释为什么他的想法行不通。
“李总监,”他总是皮笑肉不笑地打断我,“你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太僵化了。我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你们技术部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实现我的战略构想吗?做不到,就是你们能力有问题。”
刚开始我还能忍,觉得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立威。我带着团队,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不知道加了多少个通宵的班。
后来我逐渐发现,他不是不懂,他是根本不在乎。他要的不是公司的发展,而是他个人的权威。他享受那种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围着他转的感觉。
他开始对公司的老人下手了。
第一个走的是市场部的王总,一个为公司跑下了半壁江山的女强人。就因为在一次会议上,反驳了陆子轩一个不切实际的推广方案,第二天,就被以“能力跟不上公司发展”为由,变相辞退了。
接着是行政部、人事部……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都以各种荒唐的理由离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和他一样年轻,满嘴“黑话”,但实际能力堪忧的“新人”。
公司里的气氛越来越诡异。老员工们人人自危,做事束手束脚,生怕哪句话说错,就成了下一个被开刀的对象。而那些新来的,则仗着总裁的宠信,有恃无恐。整个公司,乌烟瘴气。
我终于明白了,他要做的不是“二次起飞”,而是“大换血”。要把我们这些前朝的“遗老遗少”,全部清洗出去,换上他自己的心腹。
而我,作为技术部的核心,自然是他眼中最碍事的那根钉子。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他抓住项目预算超了五万块这件事,借题发挥,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我踩进了泥里。他要杀鸡儆猴,而我,就是那只最肥的鸡。
回到家,已经快晚上十点了。妻子刘慧给我开了门,看我脸色不对,担忧地问:“怎么了?又加班了?”
我没说话,把公文包往沙发上一扔,整个人陷了进去,疲惫得像条狗。
刘慧给我倒了杯温水,坐在我旁边,轻轻拍着我的背。“跟那个小陆总吵架了?”
我看着妻子眼里的心疼,一整天的屈辱和愤怒再也压不住了,眼泪刷刷地就流了下来。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哭得像个孩子。
我把会议室发生的一切,都跟她说了。我说我不想干了,我说这活儿没法干了,我说我受够了这鸟气。
刘慧静静地听着,没有劝我忍,也没有骂我怂。等我哭够了,她才递给我一张纸巾,说:“不干了就不干了。多大点事儿。你忘了?你还有我呢。大不了,我把我那个化妆品小店盘了,咱们回老家,也饿不死。”
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暖流涌过。是啊,我不是一个人。
那一刻我突然想通了。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走。我为这家公司付出了十年青春,凭什么要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用这种方式赶走?
我擦干眼泪,从沙发上坐起来,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光。我对刘慧说:“老婆,我不走了。就算要走,我也要站着走。他不是说我老了吗?我就让他看看,‘老人’的力量。”
晚上十一点零七分,我打开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我没有去修改那份被他唾弃的方案,而是打开了微信。
我建了一个群。
群名叫“老男孩阵地”。
我第一个拉进群的,是刚刚被辞退的市场部王总。接着,是人事部的陈姐,运营部的老张,还有几个被逼走的核心技术骨干。他们几乎都是秒进。
群里安静了几秒钟,然后,王总发了一个问号。
我没有打字,直接发了一段语音过去,声音有些沙哑,但异常坚定:“各位,我是李哲。今天,我在公司被陆子...轩当众羞辱了。我想,这口气,不止我一个人咽不下。我建这个群,就是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兴趣,陪我玩一把大的?”
群里瞬间就炸了。
“李总!算我一个!那小王八蛋,我早看他不顺眼了!”这是运营老张,一个脾气火爆的山东大汉。
“李哲,你说怎么干!我们都听你的!那小子把公司搞得乌烟瘴气,客户都快跑光了,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十年的心血,就这么被他毁了!”这是王总,她的声音里带着一股狠劲。
“没错!我们手上有技术,有客户资源,凭什么要受他的气?”
“干他娘的!”
看着屏幕上一条条滚动的消息,我感觉胸口那股被压抑了几个月的恶气,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
那一晚,我们聊到了凌晨三点。我们把所有的愤怒、不甘和委屈,都变成了子弹,然后,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陆子轩不是嫌我们的东西老旧吗?不是要搞新东西吗?好,我们就做一个全新的、比他更好的东西出来,然后,把他赖以为生的老客户,全都抢过来。
我们要釜底抽薪。
第二天一早,我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陆子轩看到我,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大笔一挥就签了字,好像赶走了一只苍蝇。
他不知道,我走的时候,悄悄拷贝走了所有非加密的、我个人编写的底层工具代码。这不犯法,因为著作权本就属于我个人。
接下来的三个月,是一段燃烧生命的日子。
我们十几个人,把自己的遣散费和积蓄凑在一起,一共凑了三十万,作为启动资金。我们在一个偏远的科技园,租了一间最便宜的办公室。没有前台,没有行政,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
我,还是技术总监,负责整个产品的架构。王总,负责市场和销售,她开始联系那些她亲手服务了多年的老客户。老张,负责运营和推广。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钟,疯狂地运转起来。
那段时间,我几乎就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白天写代码,晚上开会讨论。困了就灌几口冰咖啡,饿了就泡一碗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我的书房,成了我们的临时指挥部,地上堆满了烟头和外卖盒子。
刘慧心疼我,但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每天默默地给我准备好夜宵,第二天早上又在我出门前,把热腾腾的早饭放在桌上。
我们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一口气,为了证明我们这些三十多、四十岁的“老人”,不是没用的废物。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技术,我们的韧性,是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年轻人,永远无法比拟的。
而与此同时,陆子轩在公司里,正大刀阔斧地进行着他的“改革”。他砍掉了我们原来最稳定、最盈利的业务线,理由是“不够性感”。然后,他花大价钱,请了一个外包团队,去做一个他口中“能颠覆行业”的社交APP。
我从还在公司的内线那里听说,公司账上的钱,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新的APP开发进度缓慢,BUG频出。而老客户因为服务跟不上,技术支持不到位,怨声载道。
陆子-轩完全不在乎。他依旧每天开着他的保时捷,在各种行业峰会上高谈阔论,贩卖他的“成功学”。
机会,来了。
三个月后,我们的新产品,准时上线了。
它几乎是我们原来产品的完美升级版。界面更友好,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最重要的是,我们针对老客户最痛的几个点,做了专门的优化。
王总拿着我们的产品,第一个就找到了之前公司最大的客户,张总。
张总早就对陆子轩一肚子的火。他看了我们的产品演示,又听了王总报出的,比原来低了百分之三十的价格,当场就拍了板。
“王总,李总,我信的不是产品,我信的是你们这帮人!”张总握着我的手,说得情真意切。
第一个缺口,被撕开了。
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个倒下后,剩下的就快了。一个星期内,我们签下了原来公司百分之四十的核心客户。
消息传回老东家,陆子轩彻底慌了。
他先是给王总打电话,破口大骂,骂我们是叛徒,是小偷。王总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陆总,商场如战场。你当初赶我们走的时候,就该想到有今天。”
然后,他又想用降价来挽回客户。可是,他的成本本来就高,再加上养着一大帮高薪请来的“新人”,再降价,就是亏本赚吆喝。
他乱了阵脚,开始在公司内部疯狂甩锅,把责任都推到他自己招来的那些人身上。公司内部矛盾彻底爆发,核心员工又走了一批。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那个“颠覆性”的社交APP。在烧光了最后一笔融资后,产品上线了,结果,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三个月零十天后。
那天我开着我的老帕萨特,去见一个新的客户。路过原来公司的写字楼,我习惯性地抬头看了一眼。
我看到了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正在把我们公司原来的招牌,从墙上摘下来。楼下,几个员工抱着纸箱,垂头丧气地走出来。
我把车停在路边,摇下车窗,静静地看着。
我没有想象中的狂喜,也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心里很平静,甚至有一丝感慨。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王总打来的。
“李哲,你猜我刚才看见谁了?陆子轩!他开着他的保时捷,停在咱们公司楼下,好像是想来找我们。我没让他上来,让保安给打发了。”
“嗯。”我淡淡地应了一声。
“那小子,真是活该!听说他爸撤资了,公司昨天正式申请破产清算了。真是报应!”王总在电话那头,语气里满是解气。
我挂了电话,重新发动汽车。阳光透过前挡风玻璃,照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我想,这件事,其实跟报应无关。
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尊重。尊重专业,尊重经验,尊重每一个为公司付出过的人。
我们这些奔四的“老人”,不是被时代抛弃了,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能尊重我们价值的战场。而那个战场,如果没有人给你,你就得自己去创造。
我的车汇入车流,向前驶去。前方,是属于我们“老男孩”们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