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内部瓦解!鲍威尔权威不在,大降息来临时你还能挺得住吗?
发布时间:2025-08-06 10:01 浏览量: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及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当地时间周一,美股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大幅收高,三大股指涨幅均超 1%。而这背后的 “兴奋剂”,正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急剧升温。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的一番话,更是如同在干柴上浇了把火,让降息预期烧得愈发旺盛。
戴利表示,鉴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就业市场正在疲软,且没有迹象显示关税通胀持续存在,降息时机已经临近。
她还称,年内进行两次 25 个基点的降息看起来仍然是一个适当的重新调整,重要的是是否在 9 月和 12 月都降息,而不是降息是否会发生。
这一番言论,瞬间让市场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开始猜测美联储接下来的动作,就像一群等着拆圣诞礼物的孩子,既兴奋又紧张。
高盛也来凑热闹,预计美联储将从 9 月份开始连续三次降息 25 个基点,若下一份报告中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则可能降息 50 个基点。
据 CME “美联储观察” 显示,美联储 9 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为 5.6%,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高达 94.4%。
美联储 10 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 1.6%,累计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30.8%,累计降息 50 个基点的概率为 67.6%。
这数据,就像一把把明晃晃的大刀,悬在市场的头顶,让人不得不重视。
那美联储为啥突然就有了降息的心思呢?
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就像一个喝多了的醉汉,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就业市场这个 “晴雨表”,也开始露出疲态。上个月美国雇主仅新增 7.3 万个就业岗位,对先前报告数据的大幅修正显示,前两个月仅新增 3.3 万个就业岗位。
这就业数据,简直就像坐滑梯一样,一路往下滑。
在戴利看来,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就业市场极度疲软。
她表示,在经济动荡时期,原始就业数据往往不如失业率等比率数据具有参考价值,7 月失业率仅上升了 0.1 个百分点,达到 4.2%。但这 0.1 个百分点的上升,就像压在骆驼背上的一根稻草,让美联储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形势。
除了就业市场,美国的股市和房市也都不太乐观。股市如同被抽了筋的蚂蚱,时不时来个 “自由落体” 表演;房市也一蹶不振,新建住房开工率持续走低,房价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
这些都像是一个个警报,在美联储的耳边疯狂作响。
一直以来,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就像在走平衡木,要兼顾通胀和经济增长。
之前美联储连续五次维持利率不变,就是因为通胀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其 2% 的目标水平。美联储担心一旦降息,通胀可能会再次失控,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即使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美联储也不敢轻易松口降息。
美联储部分官员还担心,过早降息可能会向市场传递出经济形势比实际更糟糕的信号,引发市场恐慌,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然而,现在就业市场的恶化以及股市房市的低迷,让美联储内部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部分官员认为,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降息成为了必要的手段,这也直接导致了美联储内部意见开始分化。
在美联储内部还在为是否降息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一个人早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朗普可以说是个疯狂的 “降息推销员”,对降息这件事那是执念颇深。从他第一任期开始,就频繁公开批评美联储及鲍威尔,经常敦促美联储降息。
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特朗普在推进其关税政策的同时,又多次对鲍威尔施压,要求其降息。
他为啥这么执着呢?
特朗普希望降低利率,以 “抵消” 他自己的关税政策所带来的通胀。特朗普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的关税政策,本想着能让美国在国际贸易中 “大赚一笔”,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国内物价因为关税飙升,民众怨声载道。特朗普想着通过降息,刺激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缓解通胀压力。此外,美联社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而特朗普似乎希望把责任推到鲍威尔身上。
一旦经济真的陷入衰退,他就可以指责鲍威尔降息不及时,自己则能撇得一干二净。彭博社记者怀特洛表示,特朗普的想法就是 “我要制定经济政策,美联储应该配合我”。在他眼里,美联储不降息就是在故意和他作对。
为了让美联储降息,特朗普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不仅多次公开呼吁 “立即降息”,还亲临美联储总部施工现场施加压力,其间直接向鲍威尔提出降息诉求,声称若将利率降低 3 个百分点至 1 个百分点,可节省万亿美元政府债务成本。
近几周来,特朗普以及众多政府官员通过各种方式,向鲍威尔以及美联储,施加空前压力逼其降息。被视作特朗普盟友的阿佐里亚资本,首席执行官菲什巴克近日甚至起诉美联储,要求其将此次议息会议的情况向民众公开。
特朗普上周更是直接前往美联储总部,视察了其 25 亿美元翻新工程的现场情况。《金融时报》称其为 “极不寻常” 的举动。“市场观察” 网援引派珀・桑德勒全球政策与资产配置主管达勒姆的话报道称,特朗普此次访问是 “全面施压” 策略的一部分,旨在让鲍威尔不适,以至于在主席任期结束时同时辞去理事职务。
面对特朗普的疯狂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可谓是压力山大,就像在风暴中的一艘小船的掌舵人,艰难地维持着平衡。鲍威尔一直坚持,是否降息将完全取决于数据表现。他认为,美联储需要确认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不会演变为推高通胀的重大诱因。在他看来,美联储的独立性至关重要,如果因为政治压力就轻易改变货币政策,那将对美国经济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当地时间 7 月 31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 “真实社交” 上发文称,“太迟先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又犯了错”,他根本不配担任美联储主席。
特朗普表示,鲍威尔耗费了美国数万亿美元的资金,还进行了建筑史上 “最无能、最腐败” 的建筑翻修。特朗普称,鲍威尔是个 “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美国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特朗普还曾威胁要解雇鲍威尔,这让鲍威尔的处境更加艰难。
但鲍威尔也不是吃素的,他在各种场合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坚守自己的立场。
不过,随着美联储内部意见的分化,鲍威尔的权威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在 7 月 30 日的议息会议上,出现了 30 多年来首次有两位美联储理事在利率决议中投下反对票的情况,这两位理事均由特朗普任命,且立场偏向鹰派,他们明确主张应在本次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 25 个基点。
这无疑是在鲍威尔的 “伤口” 上撒盐,也让外界对美联储的未来决策更加捉摸不透。
有消息称,鲍威尔明年 5 月主席任期结束后,是否能继续担任美联储理事都还是未知数。
这次美联储内部的意见分歧,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以往,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决策上虽然也会有不同意见,但像这次如此公开且激烈的分歧并不多见。
负责监管事务的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投下反对票,支持立即降息 25 个基点,这一行为被广泛解读为特朗普公开施压所产生的影响。
这也表明,美联储内部已经形成了不同的 “小团体”,一部分官员倾向于维持现有利率,等待更多经济数据的确认;而另一部分官员则认为,为了应对经济下行风险,降息刻不容缓。
这种分裂的局面,让美联储在未来的货币政策制定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果降息,可能无法有效控制通胀;如果不降息,经济衰退的风险又会加剧。而且,美联储内部的这种分歧,也会让市场对其决策的信心受到影响,导致市场更加不稳定。
如果美联储真的如市场预期般开始大降息,那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利好风暴。
在贸易方面,美联储降息会导致美元贬值。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会有所放缓,这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价格竞争力。
原本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面临价格压力的出口产品,现在压力得到了缓解,企业的订单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从而促进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
同时,美元贬值也会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作为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虽然进口成本会有所上升,但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强大的内需市场可以消化一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而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能源、金属等行业,促进国内产业的繁荣。
在金融市场方面,美联储降息会使得全球资金的流向发生变化。一部分原本投资于美国市场的资金,会因为美国利率下降而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目的地,中国的金融市场就会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大量外资的流入,会为中国的股市和债市带来充足的资金,推动股市上涨、债市稳定。中国的企业在融资方面也会更加便利,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等。
此外,美联储降息也会促使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中国央行可以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更加灵活地制定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在国际经济地位方面,美联储降息引发的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会让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在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大。中国可以借此机会,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总之,美联储内部的瓦解以及大降息预期的升温,正在搅动全球经济的风云。而中国,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发展态势,有能力在这场全球经济的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更大的发展。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美联储接下来到底会如何出牌,而中国又将如何在这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