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说“不想上班”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04 05:36  浏览量:1

最近女儿总念叨着不想上班,说一进办公室就烦躁。细想也难怪,朝十晚七的工作制,常常加班到八九点才能回家,周末手机还得随时待命。作为父亲,我清楚她这份工作薪资在同龄人中算优渥,压力虽大但尚在承受范围内。看着新闻里"最难就业季"的报道,望着小区里那些为孩子工作发愁的邻居,我总忍不住劝她珍惜。

有天我打了个比方:"要是你以后的孩子天天嚷着不想上学怎么办?"她赌气说:"那就不学呗!"我知道这是气话,却像面镜子照出两代人的差异。我们这代人像沙漠里的骆驼,再重的担子也习惯性咬牙前行;他们却像灵敏的雷达,对每一分情绪波动都诚实反馈。

深夜泡茶时忽然想通:我劝她坚持,何尝不是在说服当年的自己?那些加班后独自走过的夜路,会议室里咽下的委屈,不都是靠着"要忍耐"的信念撑过来的吗?但年轻人墙上挂着的早已不是"吃苦耐劳"的条幅,而是"及时行乐"的涂鸦。

记得女儿曾用我的自媒体账号试水,三天收益抵得上半月工资。当时我暗自欣喜,觉得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可当她真正面临选择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总在帮孩子计算性价比,却忘了问他们是否快乐。

现在我会对她说:办公室的格子间不是人生的唯一坐标系。你可以继续攀登职场阶梯,也可以转身经营自己的花园。这个时代给了你们比我们更多的选择权——那些曾被视作任性的决定,或许正藏着新的人生解法。

最终明白,父母能做的不是绘制路线图,而是成为永远亮着的灯塔。无论是996的写字楼还是自由职业的不确定性,重要的是她能在自己的选择里找到尊严与快乐。毕竟,人生的考卷从来就不止一种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