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考生,被新疆塔里木大学录取,愁哭了,路程将近5000公里
发布时间:2025-07-27 17:50 浏览量:1
高考结束已经一个多月,分数也陆续出来了。眼看填志愿的时间到了,不少家长都劝孩子留在省内读书,想着离家近点,照应方便,也放心。
可孩子长大了,成年了,有自己的打算。有的就一门心思想去外省上大学,想出去闯闯,换个环境看看不同的世界。黑龙江就有这么一个姑娘,心里早就打定主意了。
这个女孩高考考得不算理想,分数刚够公办本科线,能上的学校寥寥无几。她一琢磨,不如把目标放远点,报几个外省的学校碰碰运气。要是运气好被录取了,不仅能上个公办本科,还能离开家乡出去见见世面,也算不亏,简直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填志愿的时候,她把新疆的塔里木大学填了进去。说实话,女孩当时就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报的这所学校,压根没指望真能被录上。
有句话咋说来着:无心插柳柳还真成荫了。
眼看着身边同学一个个查到自己被理想学校录取,她才慢悠悠地打开系统看了一眼,结果整个人都傻了——页面上清清楚楚写着:你被新疆塔里木大学录取。她当场崩溃,心里只剩一句话:完了,偏偏是我最不想去的那个地方,还真录上了。
这下真叫一个犯愁了——从黑龙江到新疆塔里木大学,一查地图差点没看晕,快五千公里呢!直线都快横穿大半个中国了。
坐火车吧,票价是便宜点,可没有直达的,还得倒两趟车,三天两夜在车上泡着,想想都头大。要是坐飞机,最便宜的票也得两千多,还不一定能直飞,中途还得转机,折腾个十几个小时,光想行李咋拿都够糟心的。
再查了下机票,还是没有直飞的。要从家里到塔里木大学,路上至少得花20到30小时,而且票价也不便宜,平时一趟就要两千多,节假日的价格更高。
网友们很快就接收到这份“甜蜜的烦恼”,纷纷开起了玩笑,评论区热闹得像个笑话大会,真的是笑到肚子疼:
有个网友忍不住调侃道:“塔里木大学是在沙漠里吧?那是不是交通工具是骆驼啊?还得考个骆驼证?”
网上有人笑话她,说国庆回家,回了就得赶紧返校。还有人说新疆不包邮,寄个快递贵得让人心疼。不过,有新疆本地的网友提醒她,塔里木大学环境很不错,阿拉尔市也有交通站,水果便宜又多。哈密瓜五块一个,西瓜十几斤也就几块钱。
网上有些人说她运气差,觉得分数稍高一点就能留在省内。但也有观点认为,年轻就该多点体验,五千公里算什么。女孩翻看了阿拉尔的旅游视频,沙漠公路和胡杨林确实很壮丽。学校贴吧里,学生们发的食堂大盘鸡照片也让她感觉挺诱人的。
也有网友挺同情她的,有人安慰说,其实来塔里木大学挺不错的,人家的招生口号就是一句话:“我们没有早8”。
毕竟内地那边早上七八点学生就得急匆匆往教室跑,阿拉尔那时候天还黑着呢,根本看不见路。早上不用爬起来赶课,对爱睡懒觉的年轻人来说,这不正合适嘛?
塔里木大学其实挺不错的,算得上一所优秀的本科院校。学校有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兵团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还有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9个兵团重点学科。更厉害的是,它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专业类别授权点。
虽然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但近几年学校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农业、生态和边疆经济这些领域,优势明显。学校的师资也很强,很多老师来自全国各地,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也不容小觑。
“其实塔里木大学在新疆的口碑不错,特别是农业、水利、环境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挺好的。”一位新疆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而且学校的生活条件比想象中好,食堂挺不错,宿舍里也有空调。”
最后,这孩子还是决定去报到,毕竟录取通知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收拾行李的时候,发现箱子有点小,她准备装满家乡的酸菜带过去。网友们调侃说,等她毕业时,肯定能带回一箱新疆特产,这次先从葡萄干开始。
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有些人觉得女孩脑袋进水了,有些人则佩服她的勇气。反正这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走下去总比什么都不试好,总得亲自去看看。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