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一口气花150亿请中国驻军!又花35亿买导弹,付款极爽快

发布时间:2025-07-29 00:56  浏览量:1

中东土豪最怕的什么?

不是没钱,而是邻居家的炮口正对着你家的油田!

几十年前的沙特,就活在这种整天提心吊胆的恐惧里。

而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拨通了一个通往东方的神秘电话,没想到,这个电话从此彻底改变了中东的局势……

说到八十年代的沙特,那叫一个“富得流油”啊,钱多得能“用石油给骆驼洗澡”!

可钱再多,沙特人骨子里的安全感却比沙漠里的水还稀缺。

那个时候,东边的两伊战争正打得天昏地暗,战火时不时的就蹭到了自家门口,而波斯湾的运油船就跟靶子似的,动不动就被谁给“不小心误伤”了

西边更闹心,手握核武器的以色列,像头狮子一样静静地趴在那儿,所以说,家里旁边有这么一位危险的邻居,谁能睡得安稳啊?

这可把法赫德国王和苏尔坦亲王给急坏了。

实际上他们心里很清楚,像寻常的飞机大炮也就制造点“皮外伤”,而沙特真正需要的是能一锤定音的“杀手锏”

一种能覆盖整个中东的远程战略导弹。

他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常年称兄道弟的盟友美国

可当沙特小心翼翼地提出想买点“大家伙”时,华盛顿那边的脸瞬间就拉了下来。

当时的美国政府逻辑很简单:卖给你导弹,万一你拿去跟以色列“掰手腕”怎么办?

更何况中东这地方的军事平衡要是被打破了,那美国这“世界警察”还怎么当?

于是,沙特的购物请求被一次又一次地驳回。

这盆冷水,把利雅得的王室成员们给浇了个透心凉。

他们终于悟出一个扎心的道理:所谓的盟友,不过是牵着你的一根“绳子”,在你触及他的核心利益时,随时能勒紧你的脖子。

而真正的安全感,只能靠自己挣。

就这样,西方世界的大门,砰地一声,在他们的面前关死了。

可天无绝人之路啊,西边不亮东边亮!

被逼到绝路的沙特,把目光投向了地图上那个遥远的东方大国

彼时的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摸索阶段,可以说是较为贫困,急需外汇来搞建设。

咱国内的军工企业也都憋了一肚子的劲,都渴望能到国际市场上“开开荤”

这时候的两国,一个急着买,一个急着卖,可问题是,两边互相不熟啊,怎么办?

巧了,“老朋友”巴基斯坦就在这时站了出来,悄悄牵起了线。

于是,沙特的班达尔亲王便和中方代表,在香港的一间密室里见了面。

双方没有客套,没有寒暄。

班达尔亲王直接开门见山:“我们要看你们的‘东风’。”

他指名道姓要的,是我国压箱底的宝贝之一:东风-3型中程弹道导弹。

这个“大家伙”可不得了,长24米,重65吨,射程高达2800公里,能直接从沙特的腹地覆盖到德黑兰、巴格达甚至特拉维夫。

这正是沙特梦寐以求的“大杀器”!

可谁都能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场美丽的“误会”,竟能成就一笔“史诗级”的豪购!

在谈到最关键的价格时,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中方代表曹刚川将军心里盘算着,这等国之重器,怎么也得报个一千万美元一枚吧。

可他刚伸出一根手指,还没等他开口,豪爽的班达尔亲王为了表示诚意,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这种级别的武器,一亿美元一枚,你们能卖吗?”

中方代表团当场就愣住了,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大家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内心波澜壮阔,脸上却不动声色。

曹将军轻轻点了点头。

就因为这么一个美丽的误会,生意成了!

最终,35枚东风-3导弹,总价35亿美元。

要知道,这笔钱在当时可是相当于我国全年外汇储备的一倍半!

而且更让中方震惊的还是沙特的付款方式!

全额现金,一次性到账,痛快的不行。

这哪里还是做生意?简直就像是“打劫”了一个土豪。

事后,中方感念于沙特的爽快,又额外赠送了对方一枚,凑了个36枚的吉利数。

不过,沙特把这36个“巨无霸”买回家,才只是故事的开始!

这些“娇贵的大家伙”怎么运过去?在茫茫沙漠里建基地、挖发射井?怎么培训操作人员?总不至于再回头去找西方人吧?

那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这一次,沙特王室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

他们追加了一笔更庞大的投资,直接把整个工程都打包给了我国,就是要我国管到底!

紧接着,我国这边高度重视,为此成立了一个代号为“金轮工程”的绝密项目,数千名顶尖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和建筑工人,告别了家人,以“工程人员”的身份,悄然奔赴沙特。

他们在酷热的沙漠深处,硬生生地“凿”出了两座固若金汤的现代化军事堡垒!

这些身着便装的中国人,成了沙特国防心脏里最神秘的“外援团”,而且一待就是近三十年!

如今想来,西方卖武器,往往附赠的是一堆政治条款,以及控制权还在他们手上。

而我国这次交付的,不仅仅是武器,更是一整套能够独立自主的国防本事!

沙特这边也拿出了了全然的信任,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在技术上几乎不加干涉,甚至基地里都配上了中文翻译。

我国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方式,彻底碾碎了西方国家对于“盟友”的定义。

至于沙特的这笔天价投资到底值不值?

1991年的海湾战争,就给出了答案。

那时候,萨达姆的“飞毛腿”导弹就跟下雨一样,冰雹般地砸向中东各地,连沙特首都利雅得都未能幸免,一时间人心惶惶,富商们排着队坐飞机跑路。

就在这最紧要的关头,沙特国家电视台突然中断正常节目,插播了一段画面:在一处秘密基地,一枚巨大的东风-3导弹,在发射架上缓缓竖起,直指苍穹!

它没有点火,更没有发射。

但这个无声的画面,却比任何的爆炸都更具有威力。

它用一种冷静到冷酷的方式,向全世界,尤其是向巴格达的萨达姆宣告:别惹我,我有能力把你的首都从地图上抹掉,而且,开火的“遥控器”就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

萨达姆看懂了,自此,再没有成规模的导弹敢越过沙特边境。

一枚从未发射的导弹,却为沙特换来了超过三十多年的和平与稳定。

这笔买卖,成了世界上最划算的国防投资。

当年的秘密合作,早已是公开的佳话。

1990年,中沙正式建交。

如今,我国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客户,沙特的“2030愿景”蓝图里,处处都有我国的身影。

从高铁到5G,从联合生产无人机到斡旋沙特与伊朗这对宿敌在北京握手言和。

当年的那笔天价军火单,沙特买到的,早已不是几根铁疙瘩。

而是一张通往战略自主的船票,和一份来自东方的,截然不同的友谊。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