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热”到发紫!45℃高温红色预警持续,沙漠变“天然烤炉”

发布时间:2025-07-28 20:10  浏览量:1

7月28日,敦煌市气象台连续第三天拉响高温红色预警,雅丹魔鬼城、玉门关等景区地表温度直逼70℃,连空气都仿佛在“冒烟”。这场破纪录的高温,让这座千年古城变成了“蒸笼”,也给当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气象数据,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当日实测气温达45℃,比2024年历史最高温41℃足足高出4℃,刷新了近十年纪录。更严峻的是,这场高温已持续5天,甘肃全省14个市州中11个发布高温预警,张掖高台县、酒泉阿克塞县等地最高温也突破40℃,河西走廊全线“沦陷”。

高温直接导致两大“奇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沙子烫得能“煎鸡蛋”,游客光脚走几步就被烫得跳脚;敦煌机场跑道地表温度超60℃,航班起降不得不调整时间,避免飞机轮胎过热。

面对“烧烤模式”,敦煌开启了全方位“降温总动员”:

-鸣沙山月牙泉投入百万升级“雾森系统”,5台大型喷雾炮+200米喷雾带织成“清凉网”,瞬间降温8-10℃;景区道路每小时洒水一次,骑骆驼路线增设遮阳棚,连骆驼都穿上了防晒衣。

转渠口镇的棉田里,无人机每天巡航300亩,精准喷施抗旱剂;智能水肥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补水,让棉花在40℃高温下仍能“喝饱水”。

-国网敦煌供电公司对35千伏线路开展“红外体检”,调配5辆应急发电车驻守医院、景区,确保空调、喷雾设备不停电。

高温已导致敦煌市医院中暑患者激增3倍,其中四类人群尤其危险:

1.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易引发热射病

2. 肥胖人群:体脂率高,散热效率低

3. 三高患者:高温易致血压波动,诱发心梗

4. 有中风家族史者: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栓风险增加

好消息是,这场高温“持久战”即将迎来转折点。据墨迹天气预报,7月29日起敦煌将转为多云天气,最高温降至36℃;30日迎来小雨,气温骤降至28℃。气象专家提醒,降温初期湿度增大,体感可能更闷热,市民仍需注意防暑。

“这场高温是对城市应急能力的考验。”敦煌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已启动‘高温响应三级预案’,接下来将重点检查孤寡老人家中空调、农村灌溉用电,确保高温退去后生产生活迅速恢复。”

45℃的高温是大自然给敦煌的一次“极限挑战”,但这座城市用科技、智慧和温情交出了答卷。无论是景区的喷雾系统,还是田间的智能灌溉,都展现着人类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不过,高温退去后仍需警惕“秋老虎”,记得继续做好防晒补水,让健康陪伴整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