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妈地铁让座后续,知情人还原真相,旁人拱火面相更难看

发布时间:2025-07-25 02:37  浏览量:1

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人觉得国外的空气都是香的吗?

这两天,发生在地铁上的怪事不少,前有深圳地铁上把小孩直接硬塞到别人怀里的,后有“美国”回来的大妈因为座位的事情和一车人硬刚的,期间还提及美国和中国的区别,声称在美国就没有这种情况,引起大家的反感,继而群起攻之,纷纷指责让其滚回美国去,但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吗?可能未必!

7月23日,北京拥挤的地铁上来了一对母子,可能是孩子玩累了,或者就是因为调皮,想坐着,但人挤人的地铁别说坐,就是站着都费力,所以这位母亲就对孩子说:你去问问那些叔叔,看他们能不能给你让个座。孩子也挺听话,对着面前的一位年轻人询问是否可以让他坐一下,但年轻人或许太专注又或者听到了就是不想让座,就没有回答这位小孩。

看到这情况,母亲觉得不管你让或不让,都应该给个态度吧,现在你这种样子,作为母亲,感觉孩子的自尊受到了影响,所以转头就对孩子说这是在中国,不是在美国,在这里没人会给你让座。

殊不知,就是因为这句话,让面前那位男子听着很是气愤,让不让座是我的自由,你在中国的土地上,和美国来对比,美国地铁什么样,自己也非常清楚,并称自己也从美国读书回来的,在那边根本就不会有人给你让座。

听着这话,这位母亲也觉得在理,随即回复没有必须叫你让,只是用询问的口气问一下,确实让不让是你的事。

原本事情到这就可以结束了,但奈何这位母亲也是多嘴,一直纠结这个事情,还把这件事上升到了素质问题,称谁都有小的时候,谁也都会有老的那一天,那时候,你也会希望有人给你让座。

情到深处,直接夹杂着英语,说男子进入到了她私人谈话中,自己和小孩在交流,男子就不应该擦参与其中,影响他们娘俩之间的谈话。

听着她这话,男子也实在受不了,回怼道:在美国你也会在公众场合这样大声讲话吗?面对质疑,女士不假思索的说着在美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清楚她说的“这种情况”是没人让座的事情还是自己不会这样吵闹,反正是给人带来了误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一旁的另一位大哥笑侃道:那美国挺适合你。

女士转过头,对着这位大哥回复说自己确实不在北京生活,但扭头一转,又是发着牢骚,说什么美国对于华人的印象就是被你们这群小孩带坏的,你们应该更加的有素质,让外国人看得起

不说这话还好,现在说出的话就犹如泼出去的水,激怒了小哥,也激怒了车厢内的所有人,小哥之前也还客客气气的,现在想来完全没必要了,对着女士就是争执起来,双方矛盾就此展开。

坐在小哥旁边的另外一男子,也出来打抱不平,大声的斥责:我忍你很久了!

就此,女士开始了舌战群儒,面对铺天盖地的嘲笑和指责, 一个个的进行回怼:就没说你,也没叫你让座,你现在跳出来说什么?

男子也是年轻气盛,没有被这样的气焰吓到,而是选择直面硬刚:你想让小孩坐着,你就自己买辆车,就不存在让不让座的问题了。

这句话显然是点燃了女子的暴脾气,一直重复着:跟你有什么关系!多大岁数了,还腆着个脸,你不让座就完了,还好意思说别人,你也同样没有素质!

几人是吵得不可开交,这样的争吵也吸引了乘务人员,为了平息双方的怒火,当个和事佬,让一人都少说两句,都是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见有人给台阶下,女士也停止了争吵,但男子估计也是想极力解释事件的经过,还在说个不停,而就在这时,另外一名乘客,直接提高嗓音,大骂女子不配当中国人。

这话一出,原本都要平息的怒火又被点燃, 让女子直接失控,之前可能还想留着有点脸面,现在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回怼的同时,也拨打了报警电话。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该情况也并非女子一个人引起:

1、最开始虽然小伙没有让座,但女子也并没有像深圳地铁那样,有过激的行为,只是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一些不适,毕竟在中国的土地上,享受着城市带来的便利,但却一直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并且美国的地铁也不见得有这么舒适吧,所以这点女士做得确实不当,让与不让都是别人的权利,没必要上升到这个层面。

2、期间有很多次能避免事件升级的节点,但都被他人拱火,一步步的把女子逼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女子说话不好听,但终归是她与男子之间的矛盾,旁人可以进行劝阻,但没必要在一旁煽风点火,特别是最后那句话,真的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得不让女子拨打橘子叔叔电话求助。

每天都在上演着让座的事情,而每个人都有选择让与不让的权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女子有一句话说得挺好:每个人都有小的时候,也都有老的时候。到那时,我们看待事情或许就有不一样的见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