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张爱玲正洗澡,母亲突然闯入,强行检查她身体:你是不是完璧
发布时间:2025-07-20 01:12 浏览量:2
1940年,张爱玲正在洗澡,母亲突然闯入。正当张爱玲惊慌失措之际,母亲已经一把抓住她的腰,恶狠狠地说:让我验身。
随后,年仅20岁的张爱玲,就这样被母亲黄素琼用最古老的方式,进行了一场鉴定,一场关于“处子之身”的鉴定。
事情结束后,张爱玲疯狂大喊:“滚出去!”
这一切的起因,是800元港币。
几天前,张爱玲在港大的历史老师佛朗士给了她一个厚厚的信封。信封里装的,都是皱皱巴巴、还有些破烂的港币,有一元的、有五元的,加起来一共是800港币。
这是佛朗士给她的稿费。
第一次赚到钱的张爱玲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把它拿去给母亲看。可母亲黄素琼见到钱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怎么能拿别人的钱?要还给他。”
任凭张爱玲疯狂解释,黄素琼就是不愿意相信,这么大一笔钱,会是女儿能够赚到的稿费。
甚至,黄素琼还开始怀疑,张爱玲和所谓的历史老师,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当关系。这800港币,就是“卖身”钱。
想到这里,黄素琼越想越担心,就趁着女儿洗澡,闯了进去,用最原始、最粗暴的手段进行了检查和鉴定。
还好,检查结果令黄素琼很满意,到目前为止,张爱玲还是清白的。
事后,张爱玲穿好衣服从浴室出来,看见母亲一脸满足地坐在沙发上,她把800港币扔在了桌子上,便径直离开了。
张爱玲以为,母亲会帮自己好好存着这笔钱,或支付港大生活费,或供日后留学使用。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就在3天后,她去找母亲,恰好碰上了黄素琼的朋友过来。
这些朋友们告诉她:“你母亲昨天在牌桌上输了800块,整整800呢!”张爱玲如坠冰窟,这凑巧的800块,仿佛砍断了她和母亲的最后一丝联系。
在《小团圆》中,张爱玲是这样描述的:
“偏偏刚巧八百。如果有上帝的话,也就像‘造化小儿’一样,‘造化弄人’,使人哭笑不得。一回过味来,就像有件什么事结束了。不是她自己做的决定,不过知道完了,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
自此之后,张爱玲对母亲的态度,唯有冷漠。
这种冷漠,不是爱,也不是讨厌,更不是恨,而是那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冷漠”。
不过,张爱玲的这种转变,此时的黄素琼并不知晓,她对她们之间的母女关系,还停留在2年前,张爱玲不顾一切前来找她之时。
2年前,张爱玲遭受到了父亲张志沂有史以来,最厉害的一次毒打。纵使有保姆何干护着了,张志沂依然拳打脚踢,最后抄起一个大花瓶砸向了张爱玲的脑袋。
随后,张爱玲便一直被关在屋里,不许见人,差点病死。
一个冬夜,她趁着看守不注意,跑了出来,直奔母亲黄素琼。至此,这母女俩才开始密切的同居生活。
起先,张爱玲对母亲的印象是新潮、漂亮、温柔……母亲说什么,她都爱听,只要能和母亲住在一起,让她付出什么代价她都愿意。
但是,当张爱玲真的和母亲黄素琼住到一起之后,事情却和她想象的大不一样。
黄素琼是个有洁癖的人,对卫生的整洁要求非常高。
而张爱玲在生活上,几乎是个废人,生活习惯也非常糟糕,平时在家里还有保姆照顾,到了母亲这里一应都要自己动手。
每一次,母亲黄素琼望向张爱玲的眼神,都是从满怀期待逐渐转变为平淡,最后变成恨铁不成钢……
卫生是这样,与人交往也是这样。
当黄素琼发现这个现实的时候,内心五味杂陈,被迫调转方向,既然不能把女儿调教成自立自强的人,那就把她往淑女方向培养。
结果,张爱玲再一次跌破了黄素琼的期待。
黄素琼教张爱玲跳交际舞,让张爱玲走路时抬头挺胸,不要盯着脚看:
“想象自己像玩偶一样,有一条绳子连接你的头发,把你往上提拉”;“重心要在两脚之间依次交换,即使是并脚的舞步,重心落在双脚上的时间也是极短暂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交换重心的形式而已。”可张爱玲始终表现得一窍不通,甚至连基础技能都学不会,连吃苹果,18岁的张爱玲都要等到母亲削好了才敢怯生生地张嘴吃。
在敢于只身离婚、只身出国的黄素琼看来,像张爱玲这样的,18岁了,还没有半点自理能力,连续坐黄包车走固定路线两三个月了,还找不到路的人,简直难以生存。
时间一久,黄素琼几乎彻底失去了信心。
张爱玲自己也忍不住自嘲:“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在这个过程中,母女俩的关系再也没了之前的和谐美好,逐渐走向了恶语相向。
气头上,黄素琼也说出了那句,让张爱玲铭记终生的话:
“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在张爱玲听来,这代表着母亲肯定是后悔生下自己了,巴不得自己早点死。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黄素琼太担心张爱玲未来会受苦。
2年的相处,母女俩的误会越积越多。
800港币的事件,不过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800港币,对于张爱玲来说,不仅仅是稿费那么简单,更是她能够独立赚钱的证明。之前,在母亲面前,她生活能力不行,也不够淑女,更不擅长交际,几乎一无是处。
可如今,她能靠着写作赚到钱。
能有第一次的800港币,未来就会有更多。
对于张爱玲来说,这不是钱,而是一张“生存证”。甚至,因为这些钱,她又萌生了要去英国留学的想法。
但这些想法,她还没来得及说出口,黄素琼一看这么一大笔钱,直接就往歪处想了,没有好好沟通就直接对女儿施暴。
我想,后来,当黄素琼发现女儿对自己不理不睬、格外冷漠之后,或许也有过反思、有过后悔,但骄傲的性格注定了她不会彻底低头。
她唯一可能的低头的方式就是,在多年后,得知36岁的女儿和65岁的赖雅结婚后,即便心里再不情愿,也寄过去了280元,作为贺礼。
到1957年,黄素琼独自在大洋彼岸的英国,生病垂危。弥留之际,她写信给张爱玲,希望女儿能过来见自己的最后一面,可张爱玲却只是放下信,寄过去了100美元。
100美元,便是张爱玲对母亲黄素琼最后的道别。
没有人知道,黄素琼在收到这100美元的时候,心情如何。
但大概率,她从未真正地怪过张爱玲,所以才会留下遗嘱,要把自己整箱子的古董全部留给张爱玲。
这些古董,后来也成了张爱玲在美国照顾赖雅时巨大的经济支撑。
参考文献:《张爱玲:我不曾将就生活》,中国致公出版社2020年版。
- 上一篇:优秀诗人来自民间
- 下一篇:“我们对在渝布局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