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记忆】巴彦淖尔地名:临河区马场地乡的村名来历

发布时间:2025-07-17 18:14  浏览量:8

马场地乡:位于临河区南8公里处,东起新丰乡,西至友谊乡,北至包兰铁路,南至黄河。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6公里,整个地形东西向分布,呈长方形,总面积84平方公里。1971年前曾属城关乡团结大队,后划出以原大队名称建制团结公社,1983年体改更名为团结乡,现更名为马场地乡。辖4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中管圪旦有两棵约150余年的天然水桐树,在河套地区享有盛名。

李红世圪旦:村。以农户李红世居住较早而得名。马场地乡政府、马场地村民委员会均驻此村。

马场地:行政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李红世圪旦。乡政府所在地。1958年建制团结大队,1983年改制为团结(行政村),现更名为马场地(行政村)。辖13个自然村。

进步:行政村。村民委员会驻陈营长圪旦。1958年建制进步大队,1983年改制进步行政村。辖17个自然村。

陈营长圪旦:村。解放前以一位国民党退伍营长在此居住较久而得名,之后一直延用。

临铁:行政村。村民委员会驻魏家圪旦。1958年建制先锋大队,1983年改制为先锋行政村,现更名为临铁村。辖5个自然村。

魏家圪旦:村。解放前以魏氏家族居住较早而得名。

土默地:行政村。“土默地”系蒙古语,意为“有骆驼之地”。村民委员会驻赵家圪旦。1962年前曾属先锋大队,后从先锋划出独立建制永丰大队,1983年又更名为永丰行政村,现名为土默地行政村。辖9个自然村。

赵家圪旦:村。解放前以赵氏家族在此居住较多而得名。

油房台子:村。解放前曾有一个河北籍人开办的植物油加工作坊,被当地群众俗称为油房台子。

智双全圪旦:解放前以住户智双全在此居住较早而得名。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巴彦淖尔盟分册)》1987年8月。2003年12月,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巴彦淖尔市。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