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格也没想到,自己“不学好”的16岁儿子,让自己再也抬不起头

发布时间:2025-07-16 07:08  浏览量:6

文丨

16岁曹三丰发布的一张照片引爆了全网,这也让他的父亲“再也抬不起头”。

但是正当曹三丰被网友们围攻,并且掷出问题的时候,他的回答却淡定从容。

而这一切的原因,都离不开母亲的“教育”以及父亲的“冷落”。

在2025年的盛夏,16岁的曹三丰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与“伙伴”的合影。

这张照片引发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少年情谊的本身,而是他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

正是由他的父亲曹格在2009年的代表作品《寂寞寂寞不好》。

而当网友们好奇他为什么要选这首歌并且向他留言的时候,曹三丰却坦然回应。

“只是分享生活”。

而正是他所说的这句话揭开了两代人的命运交响曲。

曹三丰的父亲曹格在2001年怀揣着音乐梦想踏入台湾乐坛,经历过三年的磨砺之后,他用一首作品《Superwoman》让他崭露头角。

而在2008年,曹格凭借着这首歌曲获得了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杯,也正是因为这个奖杯将“情歌王子”推向了神坛。

在此之后,他深情演唱的《背叛》成为了KTV必点金曲,甚至专辑的销量突破了百万。

尽管他在舞台上非常耀眼,但是舞台下的曹格始终戴着面具生活。

这也印证了网友们所对他的评价:“镁光灯有多耀眼,内心的阴影就有多深重”。

而在2014年《爸爸去哪儿2》中,曹格正式揭开了这种完美的假象。

在一段镜头下,当6岁的曹三丰在雨中独自站在门外的时候,父亲却抱着他的妹妹曹华恩轻声安抚。

甚至当曹三丰的玩具被妹妹抢走的时候,等来的也并不是曹格的安慰,而是“哥哥要让妹妹”的训斥。

正是他对儿子和女儿的不公平,让网友们看到了那个唱着动人情歌的男人,在生活中竟是如此笨拙的父亲。

甚至就连节目总导演谢涤葵后来也在坦言宣称:“曹格在镜头前展现的,是最真实的育儿困境”。

而且在曹格也不仅仅是育儿方面的痛苦,更有人设上的崩塌。

在2013年林志颖婚礼上的酒后失态,首次暴露了他的危机,而2022年3月台北餐厅事件则是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监控录像里失控的曹格,砸毁餐具,咆哮顾客,最终被警方带走。

而且根据网友们的爆料称,这些也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而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于酒精依赖与躁郁症的双重绞杀。

并且这两种毒素也正在慢慢的侵蚀着他的事业和家庭。

更让人意外的是,曹格的婚姻也同样充满着戏剧性。

在2022年8月,吴速玲首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意味深长的“逃生文”,并且还配了一张被撕裂的蓝色布料图。

这篇文章发布之后,两个人宣布结束了长达14年的婚姻长跑。

只不过两人在共同声明中特别强调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其最重要的责任是让曹三丰和曹华恩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此时的网友们才明白过来,那个曾经在节目中委屈落泪的小男孩曹三丰只有在他们离婚之后,才可以成为父母最后的共识桥梁。

而这个小男孩的成长历程也确实与他的父亲曹格不同,甚至能够让网友们看到一幅截然不同的生命图景。

成长与改变

如今的曹三丰早就已经不是《爸爸去哪儿2》中不足一米二的“小哭包”,而是一个已经成年的篮球少年。

而且他对于情绪的掌控力很强,也不同于他的父亲一样会失控。

当他面对网友对妹妹的恶意评论之时,他并没有选择回怼,而是默默点赞,支持妹妹的留言。

甚至在情感上也展露出了突破同龄人的智慧,当一些媒体炒作他与梧桐妹的绯闻之时,他凭借着一句“ Just a friend”终结了流言。

在面对网友质疑的时候,曹三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主动放出了自己和女性朋友的亲密合照,并且还配文:yes,这是我的女朋友。

这种在情感情绪上与父亲的不同,大概都是因为母亲吴速玲的教育理念吧。

吴速玲与曹格离婚之后便对儿子推行了“散养式教育”,即允许曹三丰打耳洞、染发,并且支持他发展篮球爱好,甚至在儿子社交动态引发讨论时,她也始终保持沉默。

而这种方式正是她所推行的一种理念:“真正的爱是目送而非控制”。

如今,在曹三丰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不光是曹三丰在成长,他的父亲曹格似乎也在人生低谷中开始艰难的重建。

在2023年马来西亚演唱会上,曹格含泪告白:“我曾是个失败的父亲”。

随后就宣布成立情绪管理基金会,并将新专辑的所有收益全部捐赠。

最近有一些网友拍到他悄悄出现在曹三丰的篮球比赛观众席上,他戴着口罩在角落里默默的鼓掌。

那个曾经在雨中忽略儿子的父亲,如今也终于学会了在远处守护。

而且他的改变也不仅仅是在情感上,就连情绪也得到了些许控制。

部分网友就捕捉到了一些画面:曹格工作室的监控屏幕定格在曹三丰比赛的直播页面之时,控制台上放着的是儿子送的运动手环。

那个曾经失控登上社会版头条的男人,如今最大的新闻却是“连续6个月情绪稳定治疗记录”。

综合来看,当《寂寞寂寞不好》的旋律在曹三丰的社交平台上流淌的时候,这首歌的宿命感达到了极致。

当年父亲曹格创作时,吟唱的是情感困局,但是在16年后却成为了儿子曹三丰青春纪事的背景音。

当公众还在笑谈“曹格抬不起头”的时候,却没有察觉到。

这位父亲在舆论漩涡中低头的瞬间,眼睛里看到的正是曹三丰挺拔的身影,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仰望。

在属于这对父子的人生经历里,曹三丰的每个成长印记都成为了曹格重生的路标。

而父亲的每次蜕变,也在为儿子铺设更坚实的生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