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国际也亏?自己预计最高达9.5亿!万吨装置真变“负资产”
发布时间:2025-07-16 04:18 浏览量:1
化工行业,这是怎么了?连大名鼎鼎的中化国际也在亏损了?
近日,据它自己半年报预计,要亏8.07亿元至9.49亿。
我的天啊,这天文数字!
9.49亿的最高亏损额,跟中化国际去年同期的1232万盈利比起来,简直是从山顶跌到谷底啊。更扎心的是,扣非净利润比去年还多亏了近7000万。乍一看,中化国际基础原料板块25%-35%的营收增长还挺亮眼,可揭开这层遮羞布,环氧丙烷等产品价格早就跌穿地板价了。
最戏剧性的要数高性能材料板块的”表演“,环氧树脂这边风景独好,原料降价加上质量提升,盈利蹭蹭往上涨;可转头ABS产品就被欧洲市场按在地上摩擦,芳纶更惨,价格直接被打了个七五折。这种分裂的表现,是不是当下化工行业的真实写照,我不知道。
再看,其聚合物添加剂板块也好不到哪去,新产能一窝蜂上马导致价格战,产品均价直接跳水15%。这边工厂刚停机检修,那边市场又传来防老剂价格二次探底的噩耗。
国际贸易这块更是惊险刺激,LPG业务被地缘z治搅得天翻地覆,工程塑料在全球需求萎缩中苦苦支撑。淮安骏盛破产清算的处置损失,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翻翻这三年的财报,2023年毛利率全线溃败,2024年继续下探,到今年上半年连基础原料业务的毛利率都转负了,这种持续失血的状态,比偶尔亏损更让人揪心。
不过在一片惨淡中,还是能看到中化国际几处亮点的。环氧树脂产线通过技改实现了降本增效,ABS销量在逆势中还能增长3%,说明企业还是有”东西”的。但现在的化工行业,处境可能比2008年还复杂,既要应付全球产能过剩的价格战,又要应对地缘Z治带来的贸易壁垒,还得提防新能源的跨界打击。
中化国际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整个中国化工产业转型的阵痛。当那些引以为傲的"万吨级装置"变成拖累财报的包袱时,确实该好好想想:在这个行业里,规模效应到底是优势还是负担了?
注:仅为行业观察,不构成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