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大叔突发心梗离世,医生提醒:天再闷热,也不要做这6件事

发布时间:2025-07-15 21:33  浏览量:8

一大早,隔壁小区的老陈突然倒在了楼下小超市门口。救护车来了快,抢救也彻底,可人还是没救回来。62岁,前一天还跟人下棋、遛狗,第二天就没了呼吸。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天气闷热、情绪激动、生活习惯不当,全凑一起,把命搭进去了。

热天本来就难熬,心脏也跟着受罪,可很多人却在这时候“火上浇油”。到底是哪6件事,再热也不能做?这个问题,咱今天得说清楚。

先别急着关掉,听完再说,毕竟心脏这事儿,真不是开玩笑的。

心脏就像咱家那台老空调,年头一多,灰尘一堆,再来个高温天,没两下就罢工了。尤其是高温+高湿+情绪波动+劳累一起上,心肌供血一旦跟不上,心梗说来就来。拿前阵子那个案例说事儿:老陈平时就有高血压,但人挺精神,啥都不耽误。

那天早上,他喝了碗热粥,出门买菜,天气闷得像蒸笼,他又跟人争了几句口,情绪一激动,胸口就像压了块大石头,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送到医院,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抬高,典型心肌梗死。

你说是天气惹的祸吧?也不全是。更多是咱对身体的“无知加无视”。

很多人不知道,气温每升高1℃,心脏的负担就会加重一点。人体本能要通过出汗、加快血流来散热,但这对心血管系统就是折磨。心跳加快、血压波动、血管收缩,一不小心,血栓就堵在冠脉了。

那到底是哪6件“高温杀心”的行为,平时看着不起眼,其实招招致命?咱来掰开揉碎了说。

第一件:一大早空腹锻炼。很多人喜欢晨练,尤其是老年人,觉得天凉快,空气好。但问题是,早晨是血压一天中最高的时候,血液粘稠度也最大。

空腹再去跑步、打太极,心脏供血压力更大。特别是在湿热天气,低血糖+脱水+心率飙升,分分钟诱发心梗。

第二件:中午顶着大太阳出门。有些人不注意时间,正午11点到下午3点,阳光毒辣,紫外线强,体温升高特别快。这时候出门、干重活,血管扩张+出汗多+电解质紊乱,容易引起低血压、晕厥甚至猝死。而且老年人调节体温能力差,根本扛不住。

第三件:情绪激动,大声争吵。你可能想不到,情绪波动跟心梗关系有多大。人的交感神经一兴奋,心率飙升、血压上升,血管痉挛,这就等于给心脏来了个“惊吓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根本扛不住。

第四件:喝酒降温。有些人觉得喝点啤酒凉快,其实这是个大坑。

酒精扩张外周血管,表面上你觉得凉快了,实际上心跳加快、出汗增多、血压波动,反而加重心脏负担。还有人喝完酒洗冷水澡,这是双倍危险。

第五件:开电扇直吹或空调温度太低。热得受不了,一开空调就是16度,或者电扇直冲身体吹,虽然爽,但温差太大,血管瞬间收缩,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不是电影桥段,是现实。特别是夜里睡觉,温差一大,心率血压波动,风险暴增。

第六件:大量喝冰水或冷饮。你口渴难耐,一口闷下一瓶冰水,胃部血管瞬间收缩,心脏反射性受到刺激,引起心律失常或冠脉痉挛。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朋友,别拿命去换“清凉”。

讲真,很多人以为心梗是平地一声雷,其实是长期“自我消耗”的结果。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久坐,这些慢性推手,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一点点堵住你的血管。

而且你可能没注意,心梗最常见的不是剧烈胸痛,而是不典型症状。比如肩膀酸、牙痛、出冷汗、胸闷气短、甚至胃胀。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累了,拖着拖着,黄金抢救时间一过,一条命说没就没了。

到了夏天,心脏尤其“脆皮”。因为血液黏稠度在高温天更高一点,喝水不够、出汗多、盐分流失,血液像浆糊一样,流动慢,容易形成血栓。

这时候,如果再来个情绪起伏或者劳累过度,那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血栓一堵,心肌缺血,几分钟内心肌细胞就开始坏死。

所以说,夏天不是“养生季”,而是“心梗高发季”。这不是吓唬人,是每年急诊室的真实写照。据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显示,心肌梗死患者中,夏季发病率仅次于冬季,且死亡率偏高。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冷知识:心脏是最怕“冷热交替”的器官。你一冷一热,血管一收一放,就像一根皮筋被反复拉扯,早晚断。空调房出门、大汗淋漓洗冷水澡、从室外暴晒进商场猛吹冷气,这些行为,都是在“拽心脏的命根子”。

天热的时候,心脏其实是在“满负荷运转”。就像一台老旧电风扇你让它开三档吹一整天,它不冒烟都算好的。

那怎么护心?你得给它“减压”。比如吃清淡点,多喝水,规律作息,别熬夜,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早晨和中午时段。

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生气、激动、悲伤这些极端情绪,别把气往心里吞,也别随便往外撒。

再提醒一次,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9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心肌坏死面积扩大,生存几率直线下降。所以,一旦发现胸痛、胸闷、出冷汗、喘不上气,赶紧拨打急救电话,不要扛,不要拖。

别拿“没事”当护身符,也别信“我身体一直挺好”。心梗发作前,不少人都是“状态好得很”。可人不是机器,出了问题,没得修只能换。可心脏这玩意儿,没法换配件。

生活中,很多致命的细节,其实并不复杂。它们就藏在你以为“没关系”的每一个习惯里。天再热,命最值钱。这6件事,能不做就别做,能少做就少做。

不是怕热,是怕你再也没机会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黄晓燕,肖平,李冬.高温天气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02):391-394.
[2]张晓丽,吴志红,王建.高温环境下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4,44(05):420-424.
[3]李伟,马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防治策略[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18):1421-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