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商汤灭夏,3步走“阳谋”够狠,夏桀被逼得毫无还手之力

发布时间:2025-07-15 01:41  浏览量:2

3000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一个延续了400多年的王朝,怎么就因为一个君主的折腾,说没就没了?而那个原本只是夏朝附属国的商部落,又凭什么敢“以下犯上”,最后还真把夏朝给灭了?今天咱们就聊一聊商汤灭夏的全过程——这里面既有暴君的作死日常,也有逆袭者的步步为营,更藏着普通人在乱世里的挣扎与希望。你要是耐着性子看完,保准能明白:所谓“天命”,说到底还是人心啊!

凡是了解夏朝历史的人,都绕不开夏桀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说,哪个朝代没几个昏君?但夏桀的“作”,简直是把“亡国君主”的剧本演到了极致。

夏桀

咱们先看看夏朝当时的底子。从大禹治水建立夏朝,到夏桀继位时,这个王朝已经传了17代、17位君主,算下来有400多年历史了。就好比一个经营了上百年的老店,就算有点问题,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可夏桀一上台,眼里根本没有“家业”,只有自己的享乐。

你知道他有多能折腾吗?《史记》里说他“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想着怎么搞好民生,天天就知道用武力欺负人,老百姓早就受不了了。他修了座叫“倾宫”的宫殿,光听名字就知道多夸张——据说高得快把天“倾”倒了,里面堆满了金银珠宝,还挖了个大酒池,大到能在里面划船,醉死在池子里的人都没人管。

更过分的是,他重用奸臣,杀忠臣。有个叫关龙逄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劝他说:“大王啊,再这么折腾,国家就完了!”你猜夏桀怎么着?直接把人家给杀了。这一下,朝堂上彻底没人敢说话了。

你可能会问,他就不怕老百姓造反吗?还真不怕。夏桀曾经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天子,我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太阳,太阳会灭亡吗?太阳不亡,我就不亡!”这话传到老百姓耳朵里,谁听了不气?所以当时的人都指着太阳骂:“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尚书》里记载的“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你想想,老百姓都被逼到这份上了,这王朝还能撑多久?

而就在夏桀忙着作死的时候,商部落的首领商汤,正在偷偷攒大招。那他又是怎么做的?你肯定好奇,商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凭什么能抓住机会?别急,咱们接着说商汤的“逆袭剧本”。

商汤

商汤能灭掉夏朝,绝对不是靠运气。他就像一个潜伏多年的“潜力股”,一步步把自己的“盘”做大,等到时机成熟,直接把夏朝的“股市”给掀了。

凡是成大事的人,身边总得有几个靠谱的帮手,商汤这点做得特别到位。他手下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伊尹,一个是仲虺。你知道伊尹啥出身吗?奴隶!放到现在,相当于一个老板破格提拔了一个底层员工当CEO,这魄力可不是一般人有的。但商汤不管这些,他看中伊尹有脑子、有本事,直接请他当自己的“智囊”。后来证明,伊尹确实是“神助攻”,不仅帮商汤出谋划策,还曾亲自跑到夏朝当“卧底”,把夏桀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伊尹

商汤不仅会用人,更懂“民心”这个硬道理。当时夏桀把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商汤就反着来:减轻赋税,让老百姓安心种地;遇到灾年,还开粮仓救济;甚至连对动物都挺厚道,据说他看到有人捕猎时张了四面网,就劝人家“别赶尽杀绝,留条活路”。

你想想,那时候的老百姓,一边是夏桀的横征暴敛,一边是商汤的仁政爱民,换作是谁,都会往他哪跑?所以《孟子》里说,当时的人都跟赶集似的往商部落跑,“归之如流水”。就好比现在的人找工作,一个公司天天加班还扣工资,另一个公司福利好、老板又爱护员工,你说大家选哪个?

而且商汤特别会“立人设”。他从不直接说“我要灭夏”,而是天天把“德”挂在嘴边。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装的,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招特别管用。当时的人信“天命”,觉得君主得有“德”才能得到上天保佑。夏桀杀忠臣、害百姓,这就是“失德”;商汤修仁政、爱子民,这就是“有德”。所以慢慢的,大家就觉得:商汤才配当老大啊!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商汤光靠“修德”就能灭夏?当然不能。但他还是个“实干家”,一边攒人气,一边悄悄搞“军事扩张”。《孟子》里说他“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意思是打了十一次仗,没输过。这可不是瞎打,每一次都有讲究——专打那些跟夏桀一伙、还特别坏的诸侯。既削弱了夏朝的势力,又让自己显得“替天行道”。你看,这手腕够不够高明?

商汤灭夏,就像下一盘大棋,一步一步把夏桀逼到绝路。你要是以为他直接带兵冲过去硬刚,那就太天真了。他的套路,总结起来就九个字:剪羽翼、造舆论、决死战。

第一步:剪羽翼——先拿“附属国”开刀,让夏桀成“光杆司令”

夏朝能撑那么久,靠的不光是自己的实力,还有周边一群“小弟”(附属国)帮忙。这些小弟就像夏朝的“左膀右臂”,商汤想动夏桀,得先把这些附属小国灭了。

他第一个盯上的是葛国。葛国就在商部落旁边,是夏朝的“马仔”,但这个葛国的国君特别不像话——不祭祖宗,还虐待老百姓。有一次,商汤派人去问:“你咋不祭祖啊?”葛国国君说:“没牛羊祭品啊。”商汤立马送了牛羊过去,结果人家照吃不误,还是不祭。商汤又问:“咋还不祭?”国君说:“没粮食啊。”商汤干脆派自己的人去帮葛国种地,连老弱妇孺都去送吃的,结果葛国国君居然派人把送饭的小孩给杀了!

你说这不是找揍吗?商汤一看,机会来了。他对老百姓说:“葛国国君不仁不义,连祖宗都不放在眼里,还杀咱们的人,这咱能忍?”老百姓一听,怒火中烧,跟着商汤就把葛国给灭了。这一仗,商汤打得“名正言顺”——不是我想打,是他太坏了!

灭了葛国之后,商汤的胆子越来越大。接下来,他盯上了三个硬茬:韦国、顾国、昆吾国。这三个可是夏朝的“铁杆小弟”,尤其是昆吾国,号称“夏伯”,相当于夏朝的“宪兵队”,经常帮夏桀欺负其他诸侯。

商汤先打韦国和顾国。这俩国家实力一般,又不得民心,商汤的军队一到,很快就拿下了。你猜夏桀啥反应?他居然没当回事!可能觉得这俩“小弟”不重要,也可能是自己正忙着享乐,没空管。结果呢?夏朝东边的屏障,没了。

接着就是昆吾国。昆吾国国君也不是善茬,挺能打,还想帮夏桀出头。但商汤这时候已经攒够了实力,加上昆吾国平时作恶多端,老百姓早就恨透了。所以商汤带兵一到,昆吾国的人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没多久也被灭了。

这一下,夏朝的“左膀右臂”全没了。夏桀这才慌了——原来自己身边的“小弟”都被商汤收拾了!可这时候再想找人帮忙,晚了。所以说,商汤这招“剪羽翼”,狠就狠在:让你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势力被削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二步:造舆论——“天命”在手,打你就像“打靶子”

光靠打仗还不够,得让天下人都觉得:商汤灭夏,是“天经地义”。这时候,“舆论战”就派上用场了。

商汤特别会用“天命”说事儿。他到处宣传:“夏桀太坏了,上天都看不下去了,让我来收拾他!”你可能觉得这是“迷信”,但在当时,这招比啥都管用。就好比现在的人讲究“师出有名”,商汤这是给自己找了个“最高指示”。

最关键的是那篇《汤誓》——商汤在出兵伐夏前的“动员令”。他站在军队面前,指着鼻子骂夏桀:“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意思是夏朝罪恶滔天,上天要我消灭他!他还说:“我要是不伐夏,就是违背上天的命令,那我就错了!”你看,把自己架到“天命代言人”的位置上,谁还敢反对?

商汤

不仅如此,他还让伊尹这些人到处“吹风”。比如编点顺口溜,说“夏桀要完了”“商汤要兴了”,让这些话在老百姓中间传开。时间一长,大家就真信了:夏桀倒台,是迟早的事;商汤胜利,是上天注定的。

所以说,商汤的“舆论战”,不仅给自己的军队打气,还瓦解了夏朝军队的士气。试想一下,夏朝的士兵一听:“哦,原来我们是在跟‘天命’作对啊?”那还能好好打仗吗?

第三步:决死战——鸣条一战,夏桀彻底被打败

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觉得时机成熟了——夏桀成了“光杆司令”,天下人大多站在自己这边,该收网了!

这时候的夏桀,才真正感到了恐惧。他赶紧调集军队,想跟商汤拼一把。双方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一带)碰上了——这就是决定两个王朝命运的“鸣条之战”。

开战那天,老天爷也来“帮忙”——刮大风、下大雨,还电闪雷鸣。有人说这是“上天发怒”,但商汤趁机对士兵说:“你们看,上天都在帮我们!夏桀的好日子到头了!”

战斗一开始,夏朝的军队就没精打采。为啥?因为士兵大多是被强征来的老百姓,早就恨透了夏桀,谁愿意为他卖命?而商汤的军队呢?个个士气高涨,觉得自己是“替天行道”,打起来特别勇猛。

你想想,一边是“要我打”,一边是“我要打”,这仗还用打吗?结果可想而知:夏朝军队一触即溃,夏桀带着少数人仓皇逃跑,最后跑到南巢(今安徽巢湖),活活饿死了。

所以说,鸣条之战看起来是“军事决战”,其实早就注定了结果。夏桀输的不是兵力,是人心啊!

商汤灭了夏朝,并没有立马“躺平”,而是赶紧搞“战后重建”。他知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第一件事,就是“正名分”。他召集天下诸侯,开了个“景亳之会”,宣布自己是新的“天下共主”,建立商朝。诸侯们早就服了他,纷纷表示:“老大,我们听你的!”这一下,商朝的地位就“合法化”了。

第二件事,是“安抚民心”。他发布了《汤诰》,相当于“登基宣言”,里面说:“凡是不为民办事、偷懒耍滑的官员,别怪我不客气!”还强调要“轻赋薄敛”,让老百姓好好过日子。这意思很明显:我跟夏桀不一样,跟着我有好日子过!

更重要的是,商汤把“以德配天”这个思想,变成了新的“游戏规则”。他告诉大家:当君主,不能只靠武力,得有“德”;如果失了“德”,就算你是“天命所归”,也会被换掉。这一下,就把“君主的权力”给套上了一个“紧箍咒”——你要是敢学夏桀,就等着被推翻吧!

我们不妨认真想想,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能提出这样的思想,多不容易!后来的周朝灭商,用的也是这套逻辑——“纣王失德,天命归周”。再往后,“得民心者得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颠扑不破的真理。

说到这,咱们可以回头看看:夏桀的失败,真的是因为“天命”吗?其实说到底,是他自己把民心丢了。商汤的成功,也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他懂得:人心才是最硬的“天命”。

最后:聊聊你的看法——是“天命”还是“人心”?

3000多年前的商汤灭夏,就像一面镜子。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夏桀稍微“收敛”一点,夏朝还会灭亡吗?你觉得“天命”真的存在吗?还是说,所谓的“天命”,其实就是老百姓的“人心”?

你 怎么看?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