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47岁病逝,死后被葬入八宝山,5个子女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5-07-13 18:53 浏览量: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70年11月,北京八宝山的天空阴沉沉的。
那天送行的人不多,没有鲜花,也没有哀乐。
只有几个钻井工人,穿着旧棉衣,站在风里一动不动。
有人说:“铁人走了。”可没人真敢相信。
王进喜,47岁,死于癌症。
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位曾被称作“钻井铁人”的人,会走得这么早。
更没人知道,他枕头底下压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组织发给他的补助款,一笔不少。
最后一行写着:“我不困难。”
这不是普通人的习惯。
可对于王进喜来说,这很正常。
他总说,党的钱要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
他自己,够用就行。
说起王进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跳进泥浆池”。
那是1960年春天,大庆刚刚开始大会战,设备奇缺。
井喷发生的时候,没人知道该怎么办。
没水泥搅拌机,水泥倒进去也白搭。
王进喜二话不说,直接跳了进去,用身体搅拌水泥。
“他疯了!”有人这么喊。
可他就是这么干的。
等井喷被控制住,人已经虚脱得站不起来了。
房东大娘看着他说:“王队长,你是真铁人啊。”从那以后,“铁人”这个称号就传开了。
但这事儿,并不是他一生中最难的时刻。
得往回说点。1929年,甘肃天旱,饿殍遍野。
那年他六岁,父亲失明,家里揭不开锅。
母亲带着他们沿街要饭。
他拉着父亲的手,一路走一路哭。
后来,军阀马步芳在甘肃搞羊毛厂,抓了一批劳工。
他父亲瞎了眼,干不了活,结果他这个孩子替父亲去做苦力。
没人给钱。
白干。
白挨打。
晚上还得去山里放牛。
山里有狼,孩子们没得吃,就吃野果。
有人说他命苦。
他不认。
他说:“要做骆驼,先得学会忍。”这是他小时候的师傅教的。
他一直记着。
1950年代,他成了钻井工。
那时候玉门油田刚解放,工人不多,设备落后。
他认真干活,干一口井成一口井。1959年被选去参加建国十周年大会,第一次进北京,看到公交车后头吊个大煤气包,他问:“这是什么?”
别人说:“汽油紧张,这个是煤气包。”
他没说话。
但从那以后,他就记住了:中国太缺油了。
他是主动报名去大庆的。
不去不行。
他说:“国家缺油。
我们不能等。”
大庆那地方,那会儿啥都没有。
草原,泥地,没路,没吊车。
钻机下火车,没人知道该怎么运。
王进喜说:“人拉肩扛。”他带着1205钻井队,四天四夜,把几十吨重的钻机生生拉到了井场。
那年,他腿被钻杆砸伤,走路一瘸一拐。
可他不肯休息。
打水没管道,他就带着大家一盆一盆往井里端。
有人问:“你这样拼命值吗?”
他笑:“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话,谁也没想到成了真的。
三年大会战,他身体每况愈下。196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进了北京,见了毛主席。
毛主席请他吃饭,他回到住地,给母亲写信,说:“我见到毛主席啦。”
他没把这事当光荣。
他说:“我就是个干活的。”在大庆,他还自己带人搭了个帐篷,给工人的孩子上课用。
他说孩子不能没书读。
他家里十口人,日子紧巴。
他工资一分不少给母亲,自己不留。
有次组织发了补贴,他转手就给了别人。
他有辆吉普车,是组织安排的。
他不坐。
他说:“拿去拉粮。”母亲生病,他让儿子用自行车推着去卫生站。
有人说他太倔。
他不争。
他说:“我是个工人,我该怎么做,我知道。”
1970年春节,他在玉门开会,突然晕倒。
送到医院,查出来是癌症。
那年国庆,他已经躺在病床上说不出话。
窗外升旗的时候,他盯着看了很久。
后来对医生说:“总有一天,我们会赶上他们。”
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把弟弟叫来,说枕头底下有个账本。
让他把组织的钱退回去。
鞋子里藏了300块,是留给母亲的。
11月15号早上,他没醒过来。
葬礼上没搞仪式。
只有几个人,站在风里。
没人哭出声。
他的小儿子叫王月琴,身体不好,后来没挺过来。
其他几个孩子,有的继续在油田干活,有的当了老师,有的进了医院。
他们都没离开那个圈子,也没拿父亲的事当资本。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王进喜传》,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新中国石油工业档案汇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
刘长海,《铁人王进喜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
中华全国总工会资料室,《劳动模范英名录》,工人出版社,1985年
大庆油田档案馆馆藏口述资料,录于19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