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睡了宋徽宗老婆,宋徽宗却让他当皇帝,惊呼:你们都是坏人!
发布时间:2025-07-12 17:14 浏览量:1
【33天皇帝:张邦昌如何从权臣到替身,成了靖康之变的最大“背锅侠”】
还有比他更倒霉的人吗?在位33天,张邦昌这个宋朝顶级老臣,却莫名其妙地“被选”成了皇帝。不是因为有才华,不是因为想要权力,只因他人没到场,被剩下的同僚抓着当了替罪羊。更离谱的是,还没坐热龙椅,就因睡了“老上司”的老婆被赐死。千年史书少有如此波折荒谬又揪心。北宋末年,张邦昌的一生,几乎全部被乱世裹挟,无数历史迷至今津津乐道:到底是他不够“狠”,还是大势如此?
1100年,宋徽宗刚刚登基;同年,宋钦宗出生。不巧,这一年,张邦昌高中进士。美女如云的东京汴梁,老张呼风唤雨。19岁高中,被派往沧州、光州当教授、知州,毫无阻碍进入官场快车道。38岁进入政坛巅峰,成为执政九人之一。蔡京、童贯这些“头号玩家”,与张邦昌明争暗斗。王黼、童贯争权他无所谓,一句“不表态”,惹来满朝嘲讽;但当着面敢杠童贯之过,士林推崇。这种“官场变色龙”,有时像张良,嘴上功夫更像诸葛。不卑不亢,进退有度。谁能想到,命运在前方早已布下杀局?
1126年风云突变,靖康元年,金军压境,徽宗火速让位,钦宗也被推上搅局前台。眼见外敌强势,张邦昌居然成了决策核心——主和派代表。他和赵构作为谈判人质,被送进金营,生死系于一线。眼看形势艰难,钦宗却想学关羽偷袭金兵。术士算日,三军张旗举,暗地却满城皆知。金军毫无悬念地识破,张邦昌直接被架上了屠刀。一个人质,面对全局癫狂,他会慌吗?史书记张邦昌“恐惧涕泣”。想爆粗口,想挣脱命运?不,他硬生生的一番嘴炮,把金人绕晕,愣是把黑锅甩给了朝中“奸臣”,还顺手救下赵构。网友发帖:“官场嘴遁,绝了!”很多人信,英雄一时,不如能活着走出来。
金军这波退兵,张邦昌一下在两边红得发紫。宋朝朝堂封他太宰,金主也对他爱不释手。你主和,我点赞!一时之间,形势似乎转好。不料1127年正月,金军回马枪再袭。钦宗、徽宗这对“父子组合”相继成了俘虏。金主一纸诏书,命赵家退出历史舞台——北宋皇室要么全灭,要么全废。三天内,撇开赵家得选出新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头一次上演“宫廷现场投票”。堂上文武全慌了,个个推辞,生怕被架上火山口。“还有谁?”寂静之下,狡黠声音冒出来:“不然选个不在现场的?”全体目光秒聚焦。“张邦昌!”
历史就这么彻底扭曲。张邦昌,都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猝不及防成了“中国第一个‘选出来’的皇帝”。网友调侃:“男主角,连剧本都没给。”而这一切,背后只有一个原因——他人不在场,拒绝不了。金人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全给了这个“缺席皇帝”。
这场荒诞剧只演了33天。金兵撤退,张邦昌赶紧大赦天下,立“皇后”垂帘听政,拚命撇清:我是“临时工”,随时准备归还皇位。“形势所迫,别怪我!”台下的赵构趁乱即位,成了南宋开国之主。张邦昌转身下台,本想当个明哲保身的脱身者。刚开始,高宗确实念及旧情,不杀,只是贬谪。结果剧情反转,张邦昌不仅没做太平老百姓,反而莫名其妙在情场上又作妖一把——金人撤时,把宋徽宗的宠妃李氏“赏赐”给了他,他居然立李氏为后,继续恩爱有加。别忘了,赵构可是宋徽宗的亲儿子!“我爸的妃子成了你老婆!”这剧情搁今天绝对热搜。
张邦昌,到底是精于算计,还是彻底昏聩?当官时手眼通天,能对上司挑错敢和文官混圈子;可当了皇帝,情感凌驾理智,极度缺乏警惕。舆论哗然,网上一片吐槽。赵构下达赐死令,罪名冠以“僭越帝位、污秽后宫”。历史长河里,张邦昌如昙花一现。曾救过“民心”,更救过赵构性命,最终,死在自家“兄弟”手里。有网友留言:“朝堂如江湖,恩义不过一场大势。”
数据支撑这一切都发生得极快。北宋亡于靖康元年(1127年),仅一年半之内,徽宗、钦宗父子互换皇位、皆为俘虏,金兵三次攻陷都城,俘虏皇族三千余人。这期间,朝堂“选皇帝”前后一共推举过8人,包括司马光后人、韩世忠之流,统统拒绝,张邦昌是唯一没能自杀、也没能抗命的人。历史学者郭建龙在《汴京之围》中专门分析过这一切:“张邦昌只不过是北宋精英集团一枚临时替罪羊。他无力挽狂澜,只能借金人之手缓和危局,一旦南宋建国,便成了弃子。”
北宋社会对张邦昌的看法极端分裂。有说他是“忍辱负重的小人”,也有人联想到曹操自比桓、灵时代。再对比王黼、蔡京等官场“巨擘”——蔡京求名误国,王黼虚伪无能,童贯权权在握却心无定嘛?张邦昌之“伪楚”,却始终没能左右乱世趋势。大势面前,谁敢笑最后?33天的皇帝生涯,只留下一地鸡毛。
李氏之事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稻草。史书称张邦昌“惧而自缢”,对赵构而言,也算一份交代——权力与家族血统,一旦交集,就是杀机。元稹有诗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放到这里似乎太轻飘。现实里,是血债血偿,覆巢之下无人幸免。有人心疼张邦昌,有人认为不值。有读者爆料:史上被“选皇帝”后不得善终的,张邦昌不是第一个。民间流传,“宁做小官,不当亡国之君。”恍惚间,史书上的惊涛骇浪都归于一声叹息。
汴京的春日又来了,江南烟雨下,南宋开国,高宗稳坐龙廷。历史的漩涡平静下来。张邦昌的墓,在长沙城外静静地陪伴着烟雨。大势如果推着你上场时,谁不是半推半就?生与死、权力和侮辱,封建社会里每个人都只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有人骂张邦昌无骨,有人说他识时务。正统与乱世、权谋与人性——历史从不止一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