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G2!没有航母的俄罗斯还配称G3吗?苏联海军最后的桅杆倒下
发布时间:2025-07-12 01:34 浏览量:7
当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暂停对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维修时,不仅代表一艘战舰的谢幕,更是俄罗斯彻底退出G3的里程碑,从此世界的海洋里,只有中美。
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元帅画像
1991年1月21日,库兹涅佐夫号在苏联解体前三个月正式服役,成为红海军远洋舰队的旗舰。这艘满载6.75万吨的庞然大物,搭载着12枚"花岗岩"反舰导弹和24架苏-33战斗机,曾是北约舰队的噩梦。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的不仅是航母,还有破碎的产业链。建造它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划归乌克兰,40%的舰载机配套企业散落独联体各国。2017年启动的现代化改造,本想通过更换8台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重获新生,却因技术断代陷入泥潭。2018年PD-50浮船坞沉没事故中,重达70吨的塔吊砸穿了飞行甲板,俄罗斯连基本维修设施都无法保障。
而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费用从最初的300亿卢布(约3.8亿美元)飙升至1500亿卢布(约19亿美元),这笔钱足够建造3艘"北风之神-A"核潜艇或50枚"口径"巡航导弹。当乌克兰战场上每天消耗2亿美元军费,当"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研发需要输血,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账单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稻草。更致命的是,苏联解体后流失的30万军工专家,让俄罗斯连航母锅炉的耐火砖都无法国产。2019年的火灾事故中,替换的关键部件竟然要从印度紧急采购。
苏联曾拥有9艘航母的庞大舰队。基辅级4艘、库兹涅佐夫级2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1艘,以及莫斯科级2艘直升机航母。如今,明斯克号在韩国拆解场化为齑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在黑海被美国公司以废钢价收购,基辅号在中国天津沦为主题公园。当库兹涅佐夫号即将被切割成金属废料时,俄罗斯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已退回到彼得大帝时代。仅存的14艘核潜艇,成为唯一还能震慑北约的海上力量。
俄海军前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瓦基扬茨直言:"航母是昂贵的海上活棺材。"这种认知的转变,折射出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根本转向,从戈尔什科夫时代的远洋决战,退化为"堡垒海域"防御政策。
在摩尔曼斯克港生锈的舰岛上,"苏联海军"的俄文标识依然清晰。这座浮动的红色纪念碑,见证了冷战最激烈的海上对峙。1986年,库兹涅佐夫号曾在加勒比海与美国"珊瑚海"号航母编队对峙72小时。而如今,它的死亡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波罗的海的琥珀沙滩上,再也不会响起"喀秋莎"火箭炮的轰鸣。
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恰似苏联帝国的缩影,庞大的身躯承载着超越国力的野心,最终在技术断层和经济崩溃中轰然倒塌。当俄罗斯海军将资源投向核潜艇和高超音速导弹,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正在用另一种方式宣告属于苏联的海洋时代,永远沉没在了北冰洋的冰盖之下。
而世界的天枰正式迈入G2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