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军用无人机生产商眼中的俄乌无人机大战
发布时间:2025-05-24 19:13 浏览量:1
一位名叫谢尔盖Sergey的俄罗斯人从事军用无人机生产,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叙述了他对俄乌战争中无人机大战的看法。
军方认为自杀式无人机成本太高,但实战证明一个三千美元的无人机可以摧毁一辆价值三百万美元的坦克,相比之下是非常划算的。目前俄罗斯在无人机设计和生产上已经赶了上来,生产数量上已经超出乌克兰。
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体制,军工业主要依靠大型国营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官僚主义等因素,反应迟钝,调头困难,目前没有大型无人机生产企业,主要靠私人企业生产无人机。因为战争的刺激,私人企业目前在设计上很努力,但一旦战争结束,肾上腺素退去,可能创新能力会消失。这与西方主要由私人企业组成的军工系统不同。
西方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如何?谢尔盖说俄乌战场证明西方无人机就是垃圾。比如著名的折叠刀无人机,他轻蔑地说其设计用途原来是用来追逐沙漠上的骆驼的,如折叠刀300型号,其威力太小,在俄乌战场上连一个身穿铠甲的士兵都杀不死,只能使其受伤。600型号威力增加了,但以其昂贵的造价根本就不值。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才是世界上领先的。
中国的无人机如何?他认为中国在技术上几乎已经赶上了西方,但他们没有经历过实战,所以对无人机如何满足军用的需要缺乏切身体会,还没有意识到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性是多么重要,比如无人机可能会装在陷在泥坑中的卡车上,要在大雨磅礴中待好几天等等,在这个方面中国无人机还不够皮实。
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依赖从中国进口无人机部件生产无人机。但双方都不是简单组装,而是根据需要加以改进,组装出更加适用的无人机。部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把它们组装在一起,这与西方的一个越野卡车大赛很相似,俄罗斯的越野卡车总能赢得比赛,但它使用的是奔驰的零件,但奔驰自己生产的卡车却赢不了。
他说由于乌克兰可以接触西方市场,所以他在乌克兰的无人机中没见过中国产芯片,但俄罗斯只能依赖从中国进口芯片。说实话中国产芯片可能比西方芯片稍差,但并没有致命性差距,而且比西方芯片便宜的多。此外因为是中国国产,所以不受西方制裁影响可以大量进口。
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无人机他认为目前俄乌的无人机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乌克兰还稍微领先俄罗斯。这是因为乌克兰的体制使得私企可以与军方密切合作,随时根据需要生产出新型无人机,乌方的反应更迅速。而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体制,那时没有私人企业,是封闭的体制,而且军方官僚主义盛行,没有哪个私企会想和军方签订后者提供的很荒唐的合同,所以战争刚开始时是一团糟,但目前俄军方已经大量购买私企的无人机,私企已经纳入军工轨道,形势已经发生了转折。
他接触了很多乌克兰无人机的残骸。让他最印象最深的是乌克兰人对其国旗上蓝黄两色的执着,比如这架无人机内部的电线就用了蓝色或黄色。
当被问及乌克兰著名的吸血鬼重型无人机时,他说这款无人机确实非常有效,尤其是一年前乌克兰人通过对其改进,可以携带装药六到八公斤TNT的反坦克地雷,威力巨大,即使躲在地堡中也可以感受到其冲击波穿过骨头的感觉。一般来说三四颗这种地雷就可以摧毁一个地堡,人员无法幸存。这种无人机一般是通过事先编程输入坐标,到达地点上空后就投下地雷,所以俄国人会开枪试图将其击落。后来发现有些无人机是与星链链接的,如果开枪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现在俄国人已经找出了应对方法,就是这种无人机的红外线信号特别强,俄国人会用红外成像镜头瞄准它,用机枪连续发射曳光弹将其击落。这就是目前吸血鬼经常被击落的原因。
对于背包式的无线电干扰设备,谢尔盖说效果并不好。因为看到自杀无人机时你并不知道它使用的频段,所以只能盲目打开一个频段干扰,能不能救命就看运气了,所以最好是的方法还是无规律的奔跑躲避。此外霰弹枪效果也不好,一是不便携带,二是射程太小,无人机被打爆时仍能伤及自己,所以俄国人发明了一种三段式的自动步枪弹,出膛后会断成三段以提高命中率。
关于光纤制导无人机俄罗斯人率先发明了光纤制导无人机,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在库尔斯克战场,俄方就是先用光纤无人机摧毁乌军携带的大量电子干扰设备,然后再用常规无人机攻击乌军。此外光纤无人机能够更长时间地设伏,比如在敌方公路边降落,等发现敌人车辆后再次起飞攻击。在库尔斯克战场上这种伏击战成了乌克兰人的噩梦。因为光纤信号相比无线信号可以节省大量的电池能耗,这样其埋伏时间就大大延长了。此外对于架设了拦阻网的公路也更有效,因为它可以从拦阻网底部进入网内,而常规无人机飞得太低会丢失无线信号。
但光纤无人机也有缺点,就是其携带的线轴会占用宝贵的载荷,另外其光纤落地后会暴露操控者的位置。此外大量的光纤堆积在道路上会严重妨碍摩托车手的进攻行动。
记者问网上流传一个说法,通过往光纤中注入激光就能找到操作手的位置?谢尔盖答道那是开玩笑,而且俄国人也找到了隐蔽的方法,这就是单设一个空线轴,使用一个开关就能切断光纤并将其卷起来,这样在操作手五十到一百米的距离内就没有光纤了。
总之光纤制导无人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可以改变战争的神器。
关于美国的星链系统谢尔盖说此系统确实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有什么西方技术与俄乌战争无缝连接,那就是星链系统,可以说是圣杯级的存在。如果它不存在了,乌克兰的海上无人艇就无法行动,因为它是靠星链系统通讯的。俄罗斯之所以没有无人艇就是因为有船而没有星链。此外战场上的无人机很早就能在基辅实现远程操作,也是通过星链系统实现的。当然俄国人通过自己的系统,也能在莫斯科操作无人机。但双方网络都有缺陷,就是存在反应时间迟滞。
对德国人的仇恨谢尔盖说俄罗斯一直认为乌克兰人是兄弟,所以目前的战争是二百年来唯一的一场军人伤亡超过平民的战争,俄罗斯人是戴着拳击手套打仗(他的意思是说俄罗斯人并未使出更狠的招数)。比如有一家生产军用无人机的私企把产品命名为切片器,官方否决了这个名字,要求其改成一个中性的名字。
对德国人来说,前苏联和俄罗斯也把纳粹和德国人民区分开来,但这次战争改变了一切。德国援助乌克兰豹式坦克,还有志愿者加入战争。他说这场战争与德国人无关,也没人邀请他们来,所以对于德国和波兰的志愿者,俄军是不会抓俘虏的(意思是就地处决)。
未来无人机的发展方向首先因为匆忙投入战争,现在的无人机还显得很简陋,就像是从玩具店里买来的玩具,对严酷的战场环境适应性很差。战后的趋势就是开发更加先进的军用无人机,使其更加适应战场环境,提高寿命减少故障率。
另外一个大趋势就是向无人机的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现在的无人机必须靠人工操作,所以电子干扰成为大问题,此外培养一个合格的操作手也很困难。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发展人工智能化的无人机 ,使其具备自主侦察识别和攻击能力。在这方面美国人非常投入。
但目前实现这个目标还很困难,因为人工智能需要功能和体积巨大的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