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作家|陈秀芹:还车与换车
发布时间:2025-07-12 15:00 浏览量:8
还车与换车
陈秀芹
包子湾,一个精致且实惠的快餐店,包子实诚多样,汤3元任意喝。
吃完早餐,朋友去学校集合,我慢悠悠地回家,顺便消化“白赚”的那两碗豆浆。
刚踏进小区大门,猛然想起给父亲买安眠片。难得这么清凉的天气,于是扫码骑一辆共享单车。
卫生服务中心附近没有充电桩,只好停在门口,混杂在电动车和自行车之间。安全吗?万一让别人骑走咋办?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四年前,因有事着急回家,我把共享单车放在华盛超市门口,匆匆忙忙买菜出来,车子竟不翼而飞。
心急喝不了热豆腐,站在超市门口,我懊悔不已,感叹墨菲“概率放大效应”的普适性:只要错误存在发生的可能性,即使极小,在重复操作或高压情境下,小概率事件会被放大。
怎么办?心乱如麻的我先采用第一步:守株待兔。可能某个人有急事,暂时骑走了,他会很快送过来的,我这样安慰自己。终究是寓言,我的侥幸心理最终没有实现。
转念一想,是不是骑车人归还到充电桩了?于是开始了第二步:打服务热线。客服根据我的手机号查到我的车牌号,显示没还。我心急如焚,明天要执讲市级优质课,我的备课还要润饰,把时间耗在这个烂事上实在不值。我请问客服,能不能终止计时。她说一小时一块钱,无法终止,如果三天内归还不了,我还要按原价赔偿。
滴答--滴答--,我听到的不是雨打芭蕉的诗意,而是计时器的跳动。它随时会摧毁我这神经质的大脑,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72元计时费,加800元车费,这个沉重的代价让我心慌意乱。从小没有安全感的我,这种心境能走上明天的讲台吗?
采取第三步:调监控。几乎瞪烂了眼珠子,最后终于看到,一个十一二的小胖孩骑走了!熊孩子,我替你爸妈教育你!隔着屏幕,我恨不得呼他一巴掌,然后夺过车子。没等我发完恶气,他已消失在监控的尽头……
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这个孩子究竟去了哪里?怀着一丝侥幸,我又去调对面超市的监控,显示他没有骑进附近的小区。
那就报警吧。十几分钟后,警方来了,简单问了下情况,说我这是共享单车,不属于个人财产,不予处理。我争吵了几句,寡不敌众,只好悻悻地回家。
从夕阳西下到九点多的灯火阑珊,宝贵的几个小时就这样浪费了。
路口处,我垂头丧气地看疾驰的车流,呆滞的目光刚想收回,忽见一辆橘红色的自行车,斜放在对面的人行道上,路灯下格外耀眼。
这不是梦?我急匆匆跑过去,看了一下车牌号,正是我的那辆。
苍天不负!我喜极而泣,赶忙推车去还,车子却原地不动。无知的熊孩子,他给车子上了锁,并且拿走了钥匙!
永安行公司已下班,他们答应明天派车来拉。为了防止熊孩子晚上骑走,我左手掌把,右手搬车座,费九牛二虎之力弄到了小区隐蔽处。
费劲周折,终于尘埃落定,我流着泪回家。
所有的不顺都止于此时,所有的美好将如约而至。
……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千万不能重蹈覆辙,上锁吧。围着车子转了一圈,没锁。又瞄一眼邻车,也没有。那就别锁了,拿个药十几分钟,不至于丢吧?以防万一,我还是拍下了车牌号。
墨菲定律又一次教训了我!拿完药出来,只看到一辆单车。天哪,车牌号不是我的!我苦笑一声,这次推错的是熊孩子还是熊大人?最起码是个迷糊蛋!
有了上次的寻车经验,今天又不赶时间,这次我没有紧张,也想好了解决办法。一次次的教训让我开窍了,对方不还车我坚决不还!
十年前在东阿和闺蜜共进晚餐,临走时她的八成新自行车不见了,门口一辆破旧的车子孤零零等着主人认领。老板调取监控,一个光膀子穿短裤的胖男人骑走了。老板吞吞吐吐,说不认识那人。后经多人指认,才知那人在公安局上班。我们通过熟人捎信、贴吧发帖,好多天才送到餐馆。
老板说肯定是喝多了,认错车子了,可他怎么拽开的车锁呢。
两件事后,我对公安系统更加陌生。
……
回忆时感觉路途好短,几分钟我就骑到了充电桩。停下车我先打客服电话,她说对方已在御润财富城南门还车,我也可以就近还上,还夸我做得比较牢靠。
嘿嘿!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陈秀芹,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顾官屯镇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