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中东赢麻了,跟美国比起来,中国还缺少一张关键底牌

发布时间:2025-05-19 15:38  浏览量:4

特朗普这次终于让美国赢了一回,不再是白宫嘴上吹着赢麻了,而是实实在在赢麻了。最近,刚刚结束对中东三国访问的特朗普,意气风发的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采访,当众表示:这些中东国家曾被中国极力拉拢,打算靠拢中国,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自己已经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访问沙特、卡塔尔与阿联酋期间,特朗普分别与上述三国签署了价值6000亿、2430亿以及2000亿美元的协议,其中包含商业投资与军火采购。特朗普这次达成的目标有:以军工投资和能源合作的形式获得海湾国家的切实承诺;

加强与“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结盟的外交伙伴关系,维持美国外交影响力;

将海湾国家重新定位为美国在从加沙到伊朗等地区危机前线的调解人。

至少从特朗普捞回价值上万亿美元的订单来看,美国的的确确是赢麻了,证明自己依然是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至少在10年内,中东国家不可能完全向中国靠拢。美国虽然衰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底蕴,不是其他大国短时间能够抵消掉的。

在美国政府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前,中东一直都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可以从美国对该地区的军事投入就可见一斑。冷战时期,美国宁愿冷落亚洲与欧洲的盟友,也要优先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售给中东盟友,上世纪70年代,以色列就获得了F-15与F-16战斗机,伊朗则获得了F-14战斗机。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几条重要的海上能源通道也位于该地区,中东同时也是连接欧洲、非洲与亚洲的枢纽,价值相当于《三国演义》里的荆州,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谁能够在中东占据主导地位,谁就在国际上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过去中东是美国重要的能源获取地,然而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成功,美国开始从一个石油进口国,变成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美国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关系也开始从能源合作伙伴,变成了能源竞争对手,甚至曾经出现过为了打击美国的页岩油,沙特与俄罗斯联手打压国际原油价格的情况。俄乌冲突爆发后,沙特等国一再无视美国的要求,多次削减石油产量来稳定国家原油价格,确保了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让美国极为不爽。

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支持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进一步恶化了美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沙特宣布终止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谈判,阿联酋与中国举行联合空战演习,卡塔尔连续4年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目的地国都是中国。

此前,卡塔尔、阿联酋都相继传出有意采购中国战斗机的消息,似乎预示着美国对中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中国正在逐步取代美国。可特朗普这次力挽狂澜的外交,却证明美国远未到失去中东的地步。虽说这些年,中国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尤其在军事实力方面,中国已经具备了让美国在亚太地区吃败仗的能力,可跟美国比起来,中国还缺少一张关键的底牌,那就是跨洲际军事投送能力。

这里的跨洲际军事投送能力,并不是说隔着几千公里往别国那里发射洲际导弹或者高超音速导弹,也不是简单派一两艘军舰到别国沿海搞军事威慑,而是部队能够成建制的在他国领海、领空或者领土长时间执行高强度军事任务,能够使用常规武器就对数千里外国家的经济、工业区造成毁灭性打击的能力。

中国目前虽然有了运-20战略运输机、055型驱逐舰以及大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但因为缺少海外大型军事基地以及核动力航母,导致中国对亚太地区之外的常规军事投送能力非常弱。唯一能够常驻海外的军事力量,就是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轮换舰队,依靠着红海地区的吉布提基地,中国的护航舰队能够连续数月在那里执行任务。可是吉布提基地的补给能力有限,只能供小型舰队使用,无法满足航母舰队的需求,更无法为航空兵提供保障。

反观美国那边,虽然美国的航母舰队,在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面前,已经隐隐有“海上棺材”的味道,但是放在全球其他地区,依然堪称无敌一般的存在,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小觑的灭国级军事力量。过去几个月,在特朗普的命令下,美国的航母舰队一直对着也门胡塞武装狂轰滥炸,虽然没有取得多少战果(毕竟也门那穷地方,也实在没啥可炸的了),但是对沙特等国的震动却不小,也门是光脚不怕穿鞋的,让美国多炸几遍也不心疼,可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却不一样,那些繁华的地方根本经不起炸弹的摧残,美国航母能堵在也门家门口狂轰滥炸几个月,其实就等于是告诉沙特等国,美国航母舰队将来也可以堵在他们家门口狂轰滥炸几个月,过惯了舒服日子的石油大户们,自然不能无视美国航母舰队带来的威胁。

再加上前不久美国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也部署到中东附近了,虽说名义上是震慑伊朗,可沙特等国看了也是后背发凉,来自海面与空中的军事压力让这些国家如芒在背。等这一切军事威慑搞完之后,特朗普这才姗姗来迟的到中东进行访问,很难说此举不是故意的,就是先用强大的跨洲际军事投送能力给沙特等国一个下马威,然而特朗普亲自去怀柔沙特等国,面对要大棒还是要胡萝卜的选择,沙特等国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乖乖的向特朗普奉上好处。

虽然沙特等国都有意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来逐渐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但目前中国的军事实力,还只能维护本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中东地区的影响能力就非常有限了,在不动用洲际导弹的情况下,中国只能派一支舰队在中东地区进行短期作战部署,哪怕伊朗愿意向中国舰队开放港口使用,中国舰队依然要面临弹药补给困难的问题。反观美国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与核动力航母舰队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让美国的航母舰队动辄能够在各大海军驻扎半年之久。

而这也是中国近些年来一直努力发展远洋海军的原因,并不是要跟美国争霸,而是提升中国外交底气、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如果中国仅仅满足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安心当一个地区大国,那目前的军事实力就绰绰有余了。可中国的发展国情决定了,仅仅当一个地区大国,是无法满足14亿人口的发展需求的。中国身为一个外贸大国,人均收入想要最终达到比肩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必须把各种商品买到全世界,并且还不能是玩具、衣物这些廉价商品,而是要将电动汽车、客机、手机等各种值钱的工业品卖到全世界,这样一来,势必会与西方形成利益冲突。

中国想让其他国家放心大胆的买中国商品,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跨洲际军事投送能力,不然今天哪个国家跟中国签订了巨额商业订单,美国的航母舰队第二天就杀到该国门口搞威慑性演习,中国将毫无应对手段,只能看着该国老老实实的跟美国签订城下之盟,撕毁与中国的商业订单。

就比如特朗普这次的中东之行,从此前沙特等国流传出的信息来看,或多或少都有意采购中国战斗机,可随着美国在中东一顿舞刀弄棒,纷纷选择继续买美国武器了。这也不能完全怪沙特等国向美国卑躬屈膝,这些国家没有抵御美国军事威胁的资本,而中国的军事力量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中国的各种工业品想要在国际上占领市场,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中国的跨洲际军事投送能力能够让美国不敢肆意妄为、让买家有足够底气之后,中国的各种商品才能在全世界畅通无阻。

也只有中国的跨洲际军事投送能力足够强大之后,像立陶宛这样的国家才会彻底消停。立陶宛这种小国为什么敢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不断?除了本身经济并不依赖中国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立陶宛知道中国目前的军事投送能力拿他没办法,中国总不能一言不合就往立陶宛那里丢几枚洲际导弹,立陶宛就是看准了这点才有恃无恐。再看看巴基斯坦这种历史上亲美的国家为什么会变为巴铁?除了被中国的外交政策打动之外,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恰好位于中国的军事力量投送范围之内,巴基斯坦知道只要自己有难,中国的军事力量就能帮上忙,在巴基斯坦眼中,中国就是一个可靠的大腿,哪怕美国再怎么忽悠,巴基斯坦都不会放弃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中国想要在世界上再多几个“巴铁”,除了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更重要的是加强自己的跨洲际军事投送能力,手里有剑不用和手里没有剑是两码事,手里无剑的好人,在别人眼里只是个可以无视的“老实人”,手里有剑不乱用,在别人眼里才是顶天立地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