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线城市的房子租售比可能到4%吗?

发布时间:2025-07-12 02:56  浏览量:1

刚看了一个视频,视频里给出的一线城市房子租售比现在是1.5%到2%左右的幅度,如果单纯按照租售比4%来算,一线城市的房价还要打五折到四折的幅度。我又用AI查了下外国的租售比,日本东京:大约5%到6.9%左右。这表示在日本东京投资房产,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时间点,年租金收入占房产价值的比例可能在这个范围内。美国纽约:大约6%左右。美国洛杉矶:大约4%左右。英国伦敦:大约5%左右。那我们一线城市的房子租售比能例外吗?又或者说也许未来租金上涨,房价不跌,来达到这个租售比?

骆驼1978

有啥不可能的?就以深圳为例。2007年之前,租金年收益7%左右,房贷利率6.5%;2014年,租金年收益4%左右,房贷利率5%;2018年,租金年收益2.5%左右,房贷利率4.5%;2021年,租金年收益1.0%左右,房贷利率5.5%;(泡沫顶峰)2025年,租金年收益1.5%左右,房贷利率3.5%;最疯狂就是2021年,现在泡沫消散了一些,回到3%的收益率还是有可能的。记得我刚来深圳的2004年,福田区价格30多万的房子,一年租金有3万,差不多10%收益。

jeffrey810

目前国内基本还是不对房屋持有环节征税,房产增值也没有税务,对以房产作为资产在税收上是非常友好的,国外普遍有每年1%以上的持有税费,同时物业管理和维修基金高企,综合下来持有成本每年国内外差个2~3%是有的。如果今后在持有环节也同样征税,会改变房产定价体系,价格还得跌,出租回报率在这个基础上会上升,否则现在的出租回报率就是市场平衡点。

ylshxajh

2004年之前我家不着急买房,虽然1998年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但当时大家都以为只是暂停,毕竟分了这么多年房,大家对恢复福利分房还抱有希望,有部分单位巧立其他名目,名字不叫福利分房但实际还是福利分房。

能等着分房,没人愿意自己花钱买房,再加上2004年以前房价基本不涨,大家对贷款买房也很抵触,根本不着急买,大多数人都打算等攒够了钱再买,不让银行占便宜。

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的71号令被称为房地产的831大限,从 2004 年 8 月 31 日起,所有经营性项目用地一律公开竞价出让,从 “协议出让” 转向 “招拍挂”。

协议出让时代,土地价格由政府与开发商协商确定,存在一定的 “低价拿地” 空间;而招拍挂通过公开竞价,开发商为争夺优质地块推高土地成交价格,土地价格上涨推动房价上升。

从2004年之后房价就开始快速上涨,2006年时已经比2004年涨了40%,看着房价涨得太快我家借钱下手买了,时机还挺合适,2007年一年房价就涨了超过100%,后来的四万亿又是一波大涨,就是几年的时间,下决心买的人赚翻了,没下决心的人再也买不起房了,本来同一个单位大家经济状况都差不多,因为一个买房的决定就拉开了差距。

2004年城镇化率才40%,因为中国加入WTO带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流动不稳定,那个年代是房东少房客多,才能拿到高租金。

现在是人人结婚都买房,已经变成房东多房客少,2004年的好时候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可能回到10%租房收益了。

大家只从房价或者持有成本分析,但我们和国外最大的差别是文化,国外有很多人长期租房,甚至一辈子都不买自己的房子。

国内就做不到这一点,没房子搞对象都困难,一说没房女方都不会再理你。论坛里讨论过租房还是买房的话题,大多数人都支持要买房,说租房没有生活品质。

宁可背上房贷,过几十年紧紧巴巴的日子也要买房,过日子必须有自己的房,租房没法过日子的观念深入人心。

国内购房需求远超租赁需求,大量房东面对少量租客,供远大于求,房东要想把房租出去只能接受低租金,这是市场竞价的结果。

什么时候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租房结婚,我们的房租收益就能跟国外一样了。

花过水无痕

典型的现状“自有大儒辩经”,日本泡沫经济时房价(相对租金)和股价(相比PE等指标)也长期高估得离谱,且维持了很长时间。

对此,当时的人们也给出了很多理由,说这是合理的,比如文化、社会结构、税费结构等。

跌下来后,这些理由也就都不成立了。

就这短短几年前,同一群人谈论一线房价不可能跌的,也是列举的这些的理由。

sanbeishui

我们这里贷款利率2.4,租金回报率2.4就很正常。纽约如果只有6%,那是真不高,房产税1%-2%,无风险国债利率4%,贷款7%。一般租金回报率很难超过贷款利率。因为一旦超过,就会出现疯狂加杠杆买房收租的情况。当然这里的租金回报是扣除装修折旧和物业费成本的。

比如现在贷款利率2.4%,如果租金回报率达到3.4%, 有1个点的差距,就会出现买一套房的钱,买7套收租的套利者。每套房还能带来1个点的收益,比如有100万资金,一套房子也是100万,现在假定抵押率是85成,7倍杠杆,那么就买了7套房,总市值700万,其中600万贷款。700万市值每年租金回报率3.4%,租金得到23.8万。利息支出,600*2.4%=14.4。实际收益每年就是23.8-14.4=9.4。年化收益率就有9.4%。

shshchen

大家可以到小红书上搜一搜,有不少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投资买房出租的,人家都有实际经验。

主要是维护维修成本高,基本是国内的十倍以上,而且没有维修基金,整幢的维修就是大家摊,投票通过了要修就必须摊。屋内的装修、家具、家电也都贵,时间长了肯定要坏要修。500万的房子,国内租金8万,花1万维修; 国外租金25万,税交5万,维修12万,实际剩的差不多。

猫消灭人类

1房价上涨初期,租金上涨速度超过房价上涨速度。因为房价上涨初期,房东希望涨价后卖出房子,宁可空着不敢出租以防错过卖出机会,很多人租不到房子,只好买房,这时候房子成交量大,炒房客很多,处于量增价涨的时期。

2房价上涨后期,房价上涨速度超过租金上涨速度,因为这时候房东对价格麻木,不再想着卖房,惜售严重,房价加速上涨,成交量小。房东放心对外出租,房源较多,租金稳定。由于租客租到了合适房子,不用急着买房,房价见顶。

3房价下跌初期,下跌速度超过租金下跌速度,由于房价见顶迅速下跌,房东急着卖房,宁可空着不敢出租以防错过卖出机会,租金没有明显下跌。

4房价下跌后期,租金下跌速度超过房价下跌速度,由于房东已经深套,舍不得卖房,也卖不出,开始加大对外出租,供应增加,租金大幅下跌。

觉得租售比无法到4%的主要是两个原因:

1、海外房产的维护费用

2、海外房产的房产税

简单以此为论据,我觉得并不合理。中国的房产以高楼层为主,逻辑上维护成本是更高的;中国的政府效率并不显著高于海外政府,中国的管理范畴也并不显著小于海外政府,单靠国企转移支付就能论证中国税收不需要房产税是不合适的。并不是中国没有维护费用和房产税,而是中国处于高速建设阶段,房龄普遍较短,转移人口充足,可以通过对转移人口专向征税对房产税和维护费用进行补足,暂时不征收维护费用和房产税。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和人口缩减,这种现象必然无法持续。而人为凭借收入上升2倍在漫长的通缩期间也是难以实现的。

房价不是两三年内从5W跌到2W实现租售比。而是如无战争或新的科技爆发或革命等情况,未来20年内,房价跌到3W,房产税和维护成本总量上升至1%,之后收入通过通胀上涨30%-50%,房租占收入的比重显著提升,但房产所有者也赚不到钱。

上海这边就业不行;

房租也有20%-30%的跌幅,基本上与房价跌幅同步;

静态看租售比会有偏差;

二手房卖不掉就出租,租金会有一个回归的过程;

halhha

这个东西很复杂的 国外的房产税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支出 你知道吗?美国的房产税很大部分是用到了社区服务上去了。

然后是房租。中国的房租再涨的话 北京会有很多人选择住房车,上海目前没有但也会开始有。还有一个变量就是自动驾驶,目前电动车行驶成本就跟不要钱似的,房租涨就住远一点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