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脚”于月仙:无儿无女,死后亿万家产引争议!

发布时间:2025-07-10 06:06  浏览量:1

张学松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动态: “又是一年8月9日”

配图是于月仙生前的照片,还有墓地前摆放的鲜花。距离”谢大脚”于月仙因车祸意外离世,已经整整4年了。这4年里,关于亿万遗产的争议声从未断过,但张学松的选择,却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不是他变了。是这个世界太浮躁。

2021年8月9日凌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发生了一起震惊演艺圈的车祸。于月仙乘坐的SUV与两只骆驼相撞,当场身亡。50岁,正是一个女演员最有韵味的年纪,就这样戛然而止。

消息传来,张学松几乎崩溃。

“我不信,我不信她就这么走了。”

从北京到内蒙古,1000多公里的路程,张学松开了整整15个小时。他拒绝坐飞机,说要慢慢接受这个事实。但直到看见妻子冰冷的遗体,他还是没有接受。

有人拍到张学松在现场的照片:一个60多岁的男人,双手撑地,痛哭失声。

那不是简单的失去伴侣。那是失去了整个世界。

于月仙走后,流言比哀悼来得更快。

“张学松要独吞于月仙的遗产。”

“于月仙的弟弟要和张学松打官司。”

“张学松在网上关注年轻女孩。”

网络上的恶意,总是比真相跑得更快。

于月仙生前的确积攒了不少财富。《乡村爱情》拍了十几年,片酬从最初的几万到后来的几十万。加上其他作品和代言,保守估计也有数千万身家。无儿无女的夫妻俩,这笔钱确实是个敏感话题。

但张学松的回应出人意料: “钱她已经安排好了,我不会动一分。”

原来,于月仙早就立下遗嘱。她把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弟弟于英杰——一个从小患有智力障碍的男人。剩下的部分,给了母亲和张学松。

“她说,英杰这辈子都需要人照顾,这些钱能让他活得有尊严一点。”

这就是于月仙。活着的时候心疼弟弟,死了还在保护他。

更让人动容的是张学松的选择。

遗产分配完毕后,他做了一个决定: 继续照顾于月仙的家人。

于月仙的母亲今年80多岁,身体不好。弟弟于英杰虽然有了钱,但生活仍然需要人打理。张学松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

每个月,他都会去看望老人,给她买药、陪她聊天。对于英杰,他更是当成自己的弟弟,定期检查他的身体状况,处理各种生活琐事。

“月仙在的时候,她最放不下的就是家里这两个人。我不能让她在天堂还操心。”

有些承诺,生死都改变不了。

但最触动人心的,还是张学松对妻子的怀念方式。

他买下了于月仙墓地旁边的土地,说等自己走的时候,要葬在妻子身边。他开通了社交账号,经常发布于月仙生前的视频,配文总是很简单:”想她了。”

每年8月9日,张学松都会到墓地陪妻子”说话”。他会把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她。家里人的身体怎么样,《乡村爱情》又拍了新的一季,天气变化,季节更替。

仿佛她还在,只是暂时听不见而已。

4年了,很多人劝张学松重新开始。

60多岁的年纪,有房有车有存款,找个老伴安度晚年,不是什么难事。但张学松总是摇头:”我这辈子够了。”

他把于月仙的房间保持原样,衣服还挂在衣柜里,化妆品还摆在梳妆台上。朋友们说这样不好,但张学松坚持:”这样我觉得她还在家。”

爱到极致,就是这样吧。宁愿活在回忆里,也不愿意向现实妥协。

网上那些关于遗产的争议,现在看来格外讽刺。金钱能衡量什么?能衡量20多年的夫妻情分吗?能衡量一个男人对承诺的坚守吗?

于月仙走的时候,留下的不只是财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对家人的责任,对爱情的忠诚,对承诺的坚守。

张学松用4年时间证明了一件事: 真正的财富,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而是心里永远不会褪色的那份情。

如今,当年那些造谣传谣的声音早已消失,但张学松的坚守还在继续。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健康,这样才能照顾好于月仙的家人,守护好她生前最在意的一切。

这个浮躁的时代,太需要这样的深情了。

不求轰轰烈烈,不求感天动地,只求在平凡的日子里,守住一份最初的美好。张学松做到了,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