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敏临床发现: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如降压药)+ 吃错食物,干燥症风险增加 50%!

发布时间:2025-05-19 13:38  浏览量:4

在干燥综合征(干燥症)的临床诊疗中,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德敏主任通过 50 余年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经验发现,药物与饮食的交互作用正成为干燥症高发的重要诱因。尤其是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的患者,若同时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干燥症风险可较常人增加 50%。以下结合其临床观察与中医理论,解析背后机制及应对策略。

一、药物与饮食如何 “联手” 诱发干燥症?

1. 降压药中的 “隐形干燥剂”:利尿剂与 β 受体阻滞剂

王德敏主任指出,部分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β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损伤津液: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降低血压,但同时也会加速体内水分与电解质排出,长期使用易导致阴虚津亏,出现口干、眼干、皮肤干燥等症状。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抑制唾液腺分泌,使口腔黏膜干燥,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临床数据:王德敏团队对 200 例干燥症患者的调研显示,35% 患者有长期服用降压药史,其中服用利尿剂超过 5 年者,干燥症发病风险是未服药者的 2.3 倍。

2. 吃错食物:温燥饮食加剧药物副作用

若患者在服药期间同时摄入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热性滋补类食物,会进一步放大药物的 “耗阴” 效应: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刺激血管扩张,加速津液蒸发,与利尿剂的 “排水” 作用叠加,导致体内阴液严重不足。

油炸食物(如炸鸡、油条):高温油脂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影响药物分解,同时其燥热之性易引发 “虚火上炎”,表现为口干口苦、口腔溃疡。

热性补品(如红参、鹿茸):与 β 受体阻滞剂同用,可能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加剧口干、心悸等不适。

二、王德敏主任:3 类高危人群需警惕

1.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中老年群体

中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脾胃运化津液能力下降,若再依赖利尿剂降压,易形成 “药物伤阴 + 体虚津亏” 的恶性循环。王德敏主任接诊过一位 65 岁患者,服用氢氯噻嗪 8 年,同时每日饮用生姜红枣茶(热性),最终出现严重口干、猖獗龋齿,确诊干燥症。

2.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本身易损伤微血管,影响唾液腺血液供应,若再服用利尿剂,会进一步降低唾液分泌量,导致口干加重,甚至诱发口腔念珠菌感染。

3. 有干燥症家族史者

遗传因素(如 HLA-B8、DR3 等位基因)会增加自身免疫病易感性,药物与饮食的双重刺激可能成为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干燥症发病。

三、王德敏主任:规避风险的 “3 步防护法”

1. 药物管理:中西医结合减毒增效

定期监测津液状态:服用利尿剂或 β 受体阻滞剂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口干、眼干、皮肤脱屑等症状,每 3 个月检测唾液流率、泪液分泌试验。

中医调理方案:

阴虚火旺者:可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缓解药物导致的津液亏损;

气阴两虚者:用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补气养阴,减轻乏力、口干症状。

替代药物咨询:若干燥症状明显,可与心内科医生沟通,尝试更换为对唾液腺影响较小的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

2. 饮食调整:建立 “保津防燥” 食谱

需严格忌口的 3 类食物:

辛辣刺激类(辣椒、花椒、芥末、白酒)、油炸烧烤类(炸鸡、烤肉、油条)、热性滋补类(红参、鹿茸、羊肉、荔枝)。

替代方案:

辛辣味可用葱、姜、蒜少量调味,或选择柠檬、薄荷提味;

油炸食物改为蒸煮、凉拌,如清蒸鱼、凉拌黄瓜;

热性补品换用性平或偏凉的滋补品,如石斛、枸杞、银耳。

推荐 3 类滋阴润燥食材:

高含水蔬果:梨、西瓜、黄瓜、冬瓜(含水量超 90%),可榨汁或凉拌,快速补充水分;

酸甘化阴食物:乌梅、桑葚、山楂(酸性收敛津液)搭配蜂蜜、冰糖(甘味补虚),如乌梅冰糖饮;

药食同源药材:麦冬(润肺生津)、玉竹(养阴润燥)、天花粉(清热生津),可煲汤或代茶饮。

3. 生活方式干预:从细节守护津液

口腔护理: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定期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环境调节:室内湿度保持在 50%-60%,使用加湿器,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或暖气环境;

运动选择: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 “微微汗出” 为度,防止津液过度耗散。

四、王德敏主任临床案例:药物 + 饮食调理逆转干燥症状

62 岁的张女士,高血压病史 10 年,长期服用氢氯噻嗪,近 2 年逐渐出现口干、眼干,需频繁喝水润口,夜间因口干醒后难以入睡。王德敏主任接诊后,辨证为 “阴虚燥热、津不上承”,制定方案如下:

药物调整:经心内科会诊,逐步将利尿剂更换为硝苯地平,减少津液流失;

中药调理: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 15g、麦冬 12g、玉竹 10g、石斛 10g、甘草 6g),每日 1 剂;

饮食指导:停用生姜、红枣等热性食材,改为每日饮用梨藕汁(梨 + 莲藕榨汁),晚餐以冬瓜薏米汤佐餐。

调理 3 个月后,张女士口干明显缓解,夜间无需起床喝水,泪液分泌试验提示泪液量恢复至正常范围。

五、王德敏主任特别提醒

“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往往被忽视,但却是许多慢性病加重的关键因素。” 王德敏主任强调,干燥症的预防需树立 “整体健康观”,尤其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应主动告知医生自身过敏史、家族病史,评估潜在风险。若已出现干燥症状,需及时至风湿免疫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导致肺、肾等多系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