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称,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

发布时间:2025-07-05 07:18  浏览量:1

B-2腾云炸中东,德媒拍手赞神功;不见东风织天网,台海潮头有真龙。

美军“神兵”伊朗秀肌肉:一场精心编排的威慑哑剧

2025年6月21日凌晨,7架美军B-2隐形轰炸机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经37小时长途奔袭,向伊朗福尔多核设施投下14枚单重13.6吨的GBU-57/B巨型钻地弹。特朗普高调宣称将伊朗核计划“炸回石器时代”,甚至“摧毁地下100米核心设施”。

然而这场“外科手术式打击”很快露出破绽:

技术漏洞:B-2的隐身涂层在长途飞行中易损耗,37小时航程让飞行员濒临生理极限,突防成功率存疑;

效果存疑: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显示福尔多辐射数据正常,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穆罕默德·伊斯拉米公开承认“核材料早已转移”,美国防情报局内部评估称“仅拖延伊朗核计划数月”;

战略失算:伊朗次日即发射“法塔赫-2”高超音速导弹反击以色列炼油厂,更以“中东无核化”为条件反将美国一军,要求以色列同步弃核,直戳西方双重标准软肋。

这场耗资数亿美元的表演,恰似《皇帝的新衣》现代版——德媒眼中的“雷霆之威”,实为政治威慑的虚张声势。

德媒逻辑三大谬误:错把台海当中东

德媒以伊朗案例揣测台海,犯下三重战略误判:

1、战场维度错配:远洋奔袭 vs 家门作战

美军在伊朗的37小时劳师远征,若复制到台海将成致命短板。解放军依托本土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早已将2000公里内海域化为“火力禁区”:

东风快递:东风-21D/26D反舰弹道导弹覆盖第一、第二岛链,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突破现有反导系统;

天网感知:北斗卫星+量子通信实现西太平洋实时监控,2000公里内动态尽在掌握。

五角大楼兵推显示:美军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后生存时间不足72小时

2、盟友幻想:纸面联盟 vs 现实掣肘

德媒臆想美日澳菲“联合制华”,却无视盟友体系的千疮百孔:

菲律宾2025年“肩并肩”军演竟用二战古董舰当靶船,主力舰队缺乏现代化驱逐舰;

美军在菲部署“堤丰”中程导弹耗时数月组装,战时恐成东风导弹的活靶。

相较之下,解放军山东舰航母编队2025年4月直插台岛以东,歼-35与鹰击-21的协同演练,已展露“家门口作战”的绝对地利。

3、发展模式误读:透支霸权 vs 内生增长

美国军费虽高达中国的4倍(9000亿vs 1.78万亿人民币),但效率天差地别

造船业:中国年产能2300万吨,美国不足10万吨,仅占1/232;

装备成本:055大驱单价5亿美元,美国同级舰27亿;

战备状态:美军40%舰艇因维护积压无法出海,F-35出勤率不足50%。

此消彼长间,西太力量天平早已倾斜。

典故照现实:霸权黄昏的宿命轮回

德媒的逻辑恰似战国时“刻舟求剑”——以旧尺丈量新局。而美军困境印证了《晋书》所言:“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美国副总统万斯2025年5月23日在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坦承:“美国绝对主导时代已结束……中国决心在全领域击败我们。”

此番“霸权讣告”背后,是美元交易份额十年间从88%暴跌至58%,金砖银行对IMF的挑战,以及全球百余国签署本币结算协议的系统性反噬。

反观中国,台海战略深得《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精髓:

科技突围:华为突破5纳米芯片封锁,DeepSeek大模型超越OpenAI;

体系作战:歼-20“踹门”、空警-500预警、攻击-11无人机自杀打击的“四位一体”体系,形成非对称优势。

误判者当醒,弄潮者自强

德媒将美军炸伊朗的“政治烟花”视为对华威慑筹码,犹如劝龙王爷献宝——错认了真神。今日台海,东风压境、北斗巡天,中国以“瘦骆驼比病马”的务实积累(军费占GDP仅1.5% vs 美国4.4%),筑起拒止霸权的钢铁长城。

当万斯在安纳波利斯哀叹霸权终结时,东方的答案早已写在福建舰电磁弹射的钢甲之上:世界潮流浩荡,唯顺势者永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