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车企暴雷!欠款81亿,车主维权无果,三年前就暴露端倪

发布时间:2025-07-09 20:22  浏览量:1

文|LYZ

编辑|阅微札记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用来形容这家公司再合适不过。

曾几何时凭借一句“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一战封神的汽车巨头,如今却面临破产清算。

总投资170亿元,一度被称为越野车企的鼻祖,为何等到清算之时净资产却成-7.9亿元?

网友更是直言其为寿命最短的合资车企,它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逼至绝境,破产之后它又该何去何从?

深入了解之后方才发觉,此车企近8亿亏损的背后,竟存在三个如同“无底洞”般吞噬企业的诱因。

首当其冲的是其严重的资不抵债以及资产处置的失败。

据了解,等到了它破产清算之时,其总资产为73.22亿元,总负债却超过了80亿元,资产负债率一度超过了110%,已造成严重的资不抵债现象。

并且在清算拍卖名下资产时,其位于长沙的核心工厂历经5次拍卖,均以流拍告终。

起拍价从近20亿元腰斩至9.92亿元仍无人接盘,有业内人士认为,流拍原因主要是其工厂产线以燃油生产线为主,与如今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背道相驰。

第二个原因便是销量的断崖式下跌,要知道该合资车企早在十几年前就已打入我国汽车市场,并且一度成为车企巨头。

其销量于2017年登峰造极,高达22万辆。但此后逐年递减,到了2022年,销量居然不到2000辆。

等到其2023年面临清算时遭全面停产,仅能依赖进口车维持,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市场早已不复当年。

以前一句广告就能霸占汽车产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它的生存空间也在进一步被挤压。

股东战略的分歧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早在销量出现暴跌之时,合资的外方Stellantis集团就希望自己拿回中国市场主导权。

当时它提出增持至75%股权以此来主导电动化转型,但广汽集团却拒绝让步,双方的长期博弈造成了决策的停滞,从而影响了公司运营,最终在今年法院的一纸裁定书下。

该公司彻底宣告破产清算,再无翻身可能,相信看到这儿不少网友已经能猜出来是哪家汽车品牌了,那就是曾经的合资车企的巨头广汽菲克。

直到此时关于它的黑料也随即被扒。

央视在其销量最巅峰时刻曝光了这家公司名下Jeep自由光、指南者2.4L发动机存在严重烧机油问题,导致行驶过程中熄火的问题。

一度被网友戏称为“机油光”,相信熟悉车况的人都知道,这一问题算是对车损害较大的了,它会使发动机磨损加剧,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发动机过热、抱轴甚至是报废。

随即广汽菲克宣布召回共计超10万辆自由光和指南者汽车,对外宣称则是通过升级动力系统控制模块软件及仪表软件的方式进行解决,并对发动机提供终身保修。

然而在事情过去半年之久后,却有一位河南的Jeep2.4L车主在网上诉苦称,他自己买了不到三年的车子,一共更换了三次发动机。

相当于不到一年就更换一次,而且最近一次就在去年年底,但还是存在机油消耗过快的现象。

不仅如此,其到官方4S店询问竟还得知一个让人心惊的消息,它这家店目前已经不营业了。

但这家4S店的总经理称,广汽菲克总部甩锅问题十分严重,Jeep品牌有部分车型2.4L的发动机被曝出现大面积烧机油后。

客户大面积维权、堵门,甚至导致店里无法正常经营,广汽菲克虽然对问题发动机给出更换发动机的方案,但烧机油的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

厂家后续生产也没有在技术或者汽车部件上做过任何改进,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一行为很大程度上败坏了这家车企的企业形象。

第二个问题便是经销商体系的崩坏,据了解,当时有些经销商有时月售仅能做到30台,但其却被强制分配了80台的销售任务。

如果做不到还会被扣罚返利,不仅如此,在销售的过程中,还要搭售高价随车物品(脚垫、配件),这些都与评星返利挂钩。

不少旗下的4S店因此入不敷出,且库存积压严重,很多店铺都宣告退网。

而售后乱象以及车主的困境彻底将这家车企淹没。

对于超过百万的Jeep车主而言,噩梦才刚刚开始,破产后配件供应断链导致价格暴涨10倍以上,一条原价两三千元的前保险杠,要价竟高达4万至5万元。

若需更换前后保险杠,费用接近9万元,这就相当于一辆全新合资轿车的价格。

随着企业黄昏来临,全国授权维修点从超200家缩水至数十家,车主跨城维修已成常态。

直到今年,关于广汽菲克的大结局才终于降临,但迎接他的或许不单单破产这么简单。

未来迷局

广汽菲克曾有过辉煌时刻,早在十年前,随着菲亚特集团完成对克莱斯勒集团的收购,原广汽菲亚特更名为广汽菲克,并积极推进Jeep品牌国产化。

两年后,公司的销量攀升至巅峰。Jeep年销量成功突破22万辆,净资产也曾一度突破44亿元。

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这三款国产车型的热卖,使得广汽菲克在SUV市场中成为明星企业。

但其终归没有抵挡住时代的浪潮,广汽菲克是广汽旗下第三家破产的合资车企(此前已有广汽标致等)。

凸显传统合资模式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脆弱性,其破产影响深远,债权人损失惨重。

如交通银行6.35亿元不良贷款以不到一折的6300万元“白菜价”甩卖。

广汽集团虽预留近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员工安置补助,可一线工人的去向仍然迷雾重重。

经销商保证金与返利追偿无望,部分已提起维权诉讼。Stellantis集团虽承诺继续提供售后服务,然实际执行时,配件延迟、网点缩减等问题始终困扰车主。

广汽菲克的破产,绝非仅是一个企业个体的消亡,实则为传统燃油车时代转型剧痛的写照,这一事件背后,映射着整个传统燃油车行业在转型浪潮中的挣扎与困境。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成之际,那些未能及时转身的车企,终将成为历史车轮下的尘埃。

国际金融报-2025-07-09-广汽菲克正式破产,国产Jeep退出中国市场

中工报财金-2024-10-23-交通银行“踩雷”广汽菲克,不到一折“白菜价”甩卖6亿元不良贷款